小販中心景物定格爲袖珍精巧的立體模型,顯得玲珑有趣。三名本地藝術工作者以巧手打造小販中心縮形立體布景,配合“新加坡小販文化巡回展”展出至下個月底。
這幅小販中心縮形立體布景(diorama),由全職藝術工作者張艾薇(31)和余欣滿(23歲),以及南洋藝術學院三年級生黃碗萍(20歲)攜手制作。她們獲國家文物局委托,花一個多月時間完成作品。
三名女生喜愛制作以人物和美食爲主題的微小模型。她們首次合作,將小販中心景物縮小至10分之一,打造出三個小販檔口、三套小販中心桌椅,以及沙爹、雲吞面、印度煎餅等食物造型。整幅布景約80公分長、60公分寬。個別模型當中,最大的是25公分高、20公分長和15公分寬的檔口,最小的包括一撮2毫米長的芫荽和一個直徑8毫米的醬料碟。
反映多元和包容性色彩
余欣滿說,她們通過社交媒體認識,一直期待有合作機會,而決定競標這個項目,也是希望以各自的手藝,爲新加坡小販文化申遺宣傳工作盡一分力。
迷你模型攤位包括海南雞飯、印度回教食品,以及馬來沙爹檔口,人物造型則有不同種族和年齡的食客和小販,當中還有乘坐輪椅的體障人士,反映本地小販中心的多元和包容性色彩。
余欣滿說:“我和很多新加坡人一樣,平時將小販中心視爲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這次制作模型,才意識到小販中心的人事物,原來那麽親切,在我們心中占有很重要地位。”
余欣滿負責制作檔口和桌椅等結構,張艾薇和黃碗萍分別負責食物和人物造型。余欣滿說,她們平時習慣以黏土爲制作材料,這次嘗試更多元的材料,包括塑料、紙張和木材,同時也須相互協調,讓她們彼此在手藝上精益求精。
作品目前在海軍部村莊小販中心,配合“新加坡小販文化巡回展”展出至星期天,明年1月起陸續在裕華小販中心、大巴窯建屋局中心廣場和中央圖書館展出。
公衆可到巡回展或文物局設立的網站www.oursgheritage.sg,支持我國小販文化申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