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點燈
義工一針一鈎編制的“愛心福袋”是送給乳癌病患的貼心禮物,
讓她們在乳房切除手術出院後,可把這個附有肩帶的包包挂在身上,這樣一來,裝在裏頭的引流瓶就更加隱秘,
看起來就好像斜跨了個小包包。
一針一鈎,一個個用心編織的“愛心福袋”,承載著義工們對乳癌病患的鼓勵。
每個平均由1萬4000多針、花上約22個小時完成的“愛心福袋”是送給乳癌病患的貼心禮物,讓她們在乳房切除手術出院後,可把這個附有肩帶的包包挂在身上,這樣一來,裝在裏頭的引流瓶就更加隱秘,看起來就好像斜跨了個小包包。
切除乳房或淋巴的病患在手術後得佩戴一個引流瓶,由導管讓傷口分泌的血水排出體外,流進瓶子。這個複原過程一般需要七天至十天,之後病患就可回醫院拆線取出導管。
這項愛心福袋(Yarn Wonders)計劃由竹腳婦幼醫院約兩年前推出,旨在支持乳癌病患。每個愛心袋都是一群編織愛好者的心血,他們出力出錢來爲病患送暖。
竹腳婦幼醫院護理系助理處長黃睿萍是愛心福袋計劃的創辦人。她幾年前到澳大利亞悉尼考察實習,在當地的醫院看到這類裝置引流瓶的布袋,回國後原本想找一組人縫制這類布袋。
40多名義工定期制作福袋
她通過朋友聯系上編織愛好者黃慧真,對方建議以毛線編織愛心福袋,計劃由此在2016年正式推展,至今已有40多名義工定期制作這份貼心禮物。
黃睿萍:“使用引流瓶時,許多病患覺得很不方便,她們出門時會以塑料袋或紙袋裝瓶子。部分導管仍會暴露在衣服外,所以一般上她們不太想出門,行動上也比較麻煩。病患收到義工編織的愛心袋後覺得很實用。她們能把瓶子裝進袋子內,導管也能藏在裏頭,把包包斜跨在身上,她們的行動就不會受阻。
她也說,跨上愛心福袋後,病患還能做家務,不像之前得一只手托著裝有瓶子的袋子。
之前,導管也會暴露在外,一不小心鈎到,傷口會疼痛。
“我們希望這個愛心福袋能鼓勵她們在康複期間如常生活。”
醫院平均每年有150名至200名乳癌病患須進行手術。義工至今已貢獻600多個愛心福袋,其中約180個已贈送給病患。
竹腳婦幼醫院的崇卉乳癌輔助小組(KK Alpine Blossoms Breast Cancer Support Group)也利用愛心福袋籌款,在一些宣導場合讓公衆以20元買下愛心福袋送給病患,並寫下對病患的祝福。籌款所得會投入竹腳婦幼醫院保健基金,用來幫助有經濟需要的病患。基金也用來支持改善婦女與孩童健康的研究與教育項目。
愛心福袋設計獨特展現創意
黃慧真(51歲)帶領一組編織愛好者爲病患送暖。她20來歲時學習編織手藝,但後來停了很久,直到六年前爲新加坡防癌協會編織頭套,送給癌症病患。
她之後也與一群志同道合者支持社區活動,編織一些用品給年長者。黃睿萍後來聯系上她,她得知竹腳婦幼醫院要推出愛心福袋計劃,義不容辭支持,並召集一群義工。
愛心福袋所使用的毛線是義工自費或找人贊助的。每個愛心福袋的設計獨特,展現創作者的風格。義工不僅投入時間,有的還自掏腰包,爲愛心袋添上小飾品。
黃慧真說,相較于爲癌症病患編織的頭套,愛心福袋的做法複雜一些,得將袋子的底部、肩帶等“結合”在一塊兒。她初次進行這項任務前參考引流瓶的尺寸,做了樣本後,發現袋子無法支撐裝有液體的瓶子,于是研究如何通過針織技巧使肩帶更牢固。她把做法定下來後,通過群組短信和視頻與其他義工分享。
義工們介于40歲左右至60來歲,大家在閑暇時編織,還會通過群組分享彼此的作品。她一般每兩個月與她們聚會並“取貨”,但小組對義工沒有硬性目標,重點是大家在自己的能力範圍獻出愛心。
盼病患感受絲絲溫暖
黃慧真受訪時說:“有時收到病患寫給我們的感謝卡,就覺得這一切都是值得的。每個愛心福袋是手工制的,並盡量以色彩鮮豔的毛線編織,希望病患在收到這份心意時,能感受到絲絲溫暖,知道社會有人在關心他們。能把嗜好作爲一種行善方式,我覺得非常有意義。”
想了解或支持愛心福袋計劃的公衆可通過電郵聯系,郵址是[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