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地新建的一些公寓項目,已經開始把廚房變小,甚至“淘汰”了廚房。沒有廚房的家,還稱得上是“家”嗎?
一直以爲,一個家,如果沒有廚房,沒有那種烈火烹油的煙火味道,便不能稱它爲家。最近讀了《廚房就是家的味道》這本書,看了內容,感受很深,同意作者所說的“但凡有家都離不開廚房”。每天回家、假日在家、家人聚會,一頓美食就是一個家。家的味道就是從廚房體現。
這就像香港朋友說的:沒有茶餐廳的香港,就像沒有廚房的家。可見廚房對一般人還是很重要。
然而,在本地新建的一些公寓項目,已經開始把廚房變小,甚至“淘汰”了廚房。沒有廚房的家,還稱得上是“家”嗎?
去年5月,我在本專欄也寫過一篇《當高房價遇見共享經濟》,文中就是探討未來發展商爲讓買家負擔得起房價,新建私宅單位的空間將進一步壓縮,例如把原有的飯廳或廚房空間騰出來,作爲另一個小房間,把下廚和進餐的空間移到公寓俱樂部內,當作共用設施。
新一代公寓進入“共享”時代
想不到最近就有讀者告知,一些新建私宅項目的設計,較大單位的廚房變小了,小單位就索性不設廚房,不僅如此,廁所少了,洗衣區也消失了,過去買房附送冰箱、烘烤爐和洗衣機的優惠也沒了。
原來我們新一代公寓已經進入“共享”時代,居民沒有自己的廚房、洗衣機、冰箱。下廚到樓下的的共用廚房,洗衣到樓下共用洗衣間。或許年輕單身居民會喜歡這種“共享”環境,有家庭的居民未必認同。
新建公寓的共享設施是有了,但傳統的共用設施是否改善了?有個讀者就告知了讓他尴尬的經曆。去年底,他到朋友新買的公寓參加聖誕聚會,活動是在遊泳池旁舉行,當他抵達現場,簡直讓他看傻了眼。因爲這個尺價曾一度被炒到近2000元的公寓項目,泳池形狀窄小,長度竟然才30多米(一般大衆公寓至少都有50米長泳池),而且池旁的設施空間狹窄又毫無設計感可言,讓他大跌眼鏡。
中央區外私宅項目單位 數量新限制1月17日生效
更讓他吃驚的是,他和幾個朋友在泳池戲水後,准備梳洗換衣時,卻發現泳池旁竟然沒有更衣室或洗澡間,他們必須濕漉漉一身狼狽爬上兩層樓梯到附近的健身房借用洗手間。這名讀者不禁感歎:新一代公寓的共用設施明顯縮水,有些則悄然消失了。
面對節節上升的地價、上升的建築成本、房地産降溫措施種種實況,市場上一些仍然活躍的發展商恐怕得面對獲利遭受壓縮的壓力。有些爲了保持一定的發展盈利,唯有各出奇招。
近年來,很多發展商通過把戶型面積縮小,小型單位的尺價被拉高,從而取得利潤最大化。對于這些小型單位的泛濫,市區重建局已經在2012年推出限制單位縮小的條例。但爲了更徹底地防止發展商繼續建更多小型單位,避免對公寓附近的基礎設施造成過多負荷,當局于去年更進一步宣布限制中央區外私宅項目的單位數量,新限制將在今年1月17日生效,以建築總樓面除以85平方公尺來計算可建設的單位上限。2012年宣布的條例則是除以70平方公尺。
發展商在玩大量單位面積縮水的空間已受限,有些已在近年轉而針對一些單位中利用率較低的空間,進行縮水或淘汰。例如,一般由單身人士或年輕夫婦(多數是租戶)居住的單或雙臥房的小型單位,因爲較少在家用餐,因此一些公寓項目小型單位的廚房都變小,被簡化成一個多功能廚桌,只供擺放微波爐或煮水器等電器,或索性連廚桌都免掉。這些除去的空間所騰出來的面積,可造就相對比較大的臥房或客廳。
這種室內空間的調整策略可以涉及到洗衣機、烤爐、冰箱等所占據的空間,或其他利用率較低的空間,目的不外是讓小型單位的利用率高空間顯得更舒適些。所以,一些新建的私宅項目已不再附送這些過去家庭必備的基本家電。
除了將小型單位數量最大化,發展商也同時把可出售空間最大化,試圖提高盈利。換句話說,發展商會把大部分土地利用在建造公寓單位,因爲其余的共用設施所占的土地是不能出售的。因此,難免造成一些公寓項目的共用設施不齊全或不夠完善。
“奢華”設施漸消失 私宅買家情何以堪?
根據另一位讀者的反饋,他說幾年前訂購公寓單位的時候,宣傳冊和廣告詞都猛打這個公寓項目提供多達50多項共用設施。可是搬進公寓後,才發現很多設施盡是濫竽充數的縮小版。例如,所謂的多用途活動廳卻只是個麻將室般大小的空間,根本沒多大用處,更沒宣傳冊中“構想圖”中所呈現的非凡氣派。更離譜的是,標榜著有最多綠意盎然地段的公寓項目,竟然把公寓四處的步行道也列爲多項“主題花園”。
曾幾何時,本地一些比較早期的公寓裏還提供網球場、羽球場、俱樂部會所(clubhouse)、奧林匹克規格的泳池等康樂設施,現在這些相對顯得奢華的設施,都已漸漸在新一代的公寓項目中消失,一去不複返。
本來私人公寓就是比一般組屋多了“奢華”的康樂設施,如今連這種設施都縮水甚至被淘汰,叫付高房價買下公寓、無法享受到公寓設施的買家情何以堪呢?
未來幾年的私宅價格走勢看似較難放緩,畢竟地價都標得不便宜,發展商怎肯賤價賣出呢?其實,若高價買回來的公寓單位讓一家大小住得舒服,室外也能享有完善無比的公寓設施,讓生活素質有所提升,還算花得值得。然而,高價買入的公寓,房子面積卻還不如同等組屋的面積寬敞,公寓設施更是零零落落,看不得也用不得,那就簡直是悲劇一場了。
我比較在意公寓的廚房被淘汰,因爲我相信廚房消失後會影響傳統的家庭價值觀,人類是以廚房爲中心營造幸福感的,家人回家後可能各自在房間裏休息、在客廳看電視、在洗手間沐浴,但只有廚房才能把家人聚在一起。
有人認爲,近年來網上平台或外賣手機應用的迅速發展,造成千禧世代習慣叫外賣,是公寓廚房逐漸消失的一個因素;也有人認爲,房價只漲不跌,公寓單位的設計越來越傾向“犧牲”廚房的空間。到底誰才是真正“殺死”廚房的“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