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部政務部長紮吉哈說,在處理不公平雇傭案件時,當局一般上不會公開公司名字,以保護有關員工的隱私,但會根據真實案件制定案例研究材料,用來教育其他雇主。
他昨日在國會答複議員詢問時說:“雖然列出所有不良雇主的名字有阻遏作用,但也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後果。我們可能會間接透露受影響的員工是誰,侵犯他們的隱私。”
官委議員特斯拉副教授說,雖然人力部與勞資政公平與良好雇傭聯盟(TAFEP)盡力鏟除不公平雇傭做法,但不公布不良雇主的身份,可能會讓遭到差別待遇的員工覺得投訴是無效的。
議員鄭德源(西海岸集選區)則認爲,當局應該至少公布不良企業所屬行業、公司大小與投訴性質。
紮吉哈說,就極爲惡劣的案件而言,當局會公布不良雇主的身份。但不公平雇傭做法的嚴重程度有別,若雇主願意妥協,當局希望糾紛能和平解決。“多數投訴有關對新加坡人的不公平考量或年齡歧視。調查這些案件時,勞資政公平與良好雇傭聯盟會與雇主接洽,而這些雇主一般上都相當願意合作。”
紮吉哈說,多數糾紛是因爲雇主沒有設立內部申訴管道或是對員工的需求不敏感而引起。2015年至2017年間,勞資政公平與良好雇傭聯盟每年平均接獲450起投訴。至于不知悔改的雇主,他說,當局會予以懲罰,包括減少他們能申請的工作准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