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轉型 重塑未來系列
面對數碼時代的挑戰和機遇,企業尤其中小企業善用創新科技刻不容緩。順應商業環境的變化,積極進行轉型,采納創新科技,是中小企業形塑未來的制勝之道。本系列分成十期,本周已來到最後一期,登場的是傳統木業公司聯合木業控股 ,公司董事經理葉美思分享公司如何依靠創新和科技成功轉型。
傳統木業公司依靠創新和科技成功轉型,還開創出全球獨一無二的技術木,公司也憑借科技在區域木業市場占有一席之地。
談到公司的發展之路,聯合木業控股(LHT Holdings)董事經理葉美思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目前,完全是科技主宰整個行業,如果單憑辛勞,沒有科技作爲後盾,無法取得成功。”
公司于1977年成立,之後規模不斷擴大,如今已成爲我國領先的木制托盤和貨箱制造商。
科技和市場環保意識的提高,在公司的發展和轉型過程中扮演了重要的推動角色。
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木原料漲價,公司于是思考如何做環保,用廢木進行再循環。它在1999年設立了我國首個擁有德國自動化系統的再循環廠,生産一系列技術木産品。
多年來,該公司認真推動研究與開發,與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旗下新加坡制造技術研究院(SIMTech)合作,一步步通過創新爲業務轉型。
2009年,聯合木業開發無線射頻識別技術(RFID)托盤管理系統,提供可實時追蹤托盤的服務。
2016年,公司又開發了托盤與貨箱設計系統,不必專家也能夠利用軟件畫出托盤與貨箱的技術圖案。有關設計提高了托盤與貨箱的重新使用率。
2017年,在新加坡企業發展局(Enterprise Singapore)的支持下,聯合木業開發了一種新的環保材料,利用再循環塑料與木廢料制造出木與塑膠的合成物。
葉美思說,聯合木業對于創新的追求,盡管如今見到成果,但過程並非一帆風順。
公司在1997年花錢研究用廢木進行再循環,制作環保産品,可是很快卻發現現實沒有想象中盡如人意。
用技術木創造環保産品也做托盤租賃業務
公司在1999年上市,並投下1500萬元裝置可對廢木進行再循環的機器後,但木材價格這時卻突然猛跌,加上人們當時對綠色産品的需求原本就不高,公司的業務頓時備受沖擊。
由于技術木賣不出,加上折舊又高,公司在2001年蒙受虧損,這也是它自成立以來首次虧錢。
公司掙紮求存,于是利用技術木做成家具配件,創造出許多環保産品,也做托盤租賃業務。
2004年,聯合木業終于遇到轉機。
原來,菲律賓和印度商家因爲原木産品發黴,要尋找替代包裝,結果找上聯合木業的技術木。葉美思說:“因爲這樣,我們的産品才能區域化,若我們沒有自己的産品,將很難區域化。”
此外,國際上要求原木材,必須經過熱處理熏蒸,但是這個過程耗時耗電、須要搬動,木材也可能出現龜裂。相比之下,公司生産的技術木就沒有這些問題。
葉美思說:“我們的技術木産品沒有這個問題。我們當時于是要求農糧與獸醫局(AVA)提供認證,證明我們已經達到國際植物保護公約 (IPPC)國際木質包裝檢疫措施第15項標准。”
這項標准的主要目的,是爲防止昆蟲經由國際運輸,在其他地方傳播疾病,對當地植物或生態系統造成破壞。
公司向客戶群宣傳技術木的許多好處,包括同原木材相近、無須經過熏蒸處理,並且把公司的托盤標榜爲“無蟲托盤”。結果,公司終于轉虧爲盈。
聯合木業的另一項重要發展,是在2013年收購了面對經營困難的競爭者。該家公司的木材屬于綠色産品,而且直接做成托盤,于是買下該公司的工廠和機器,以及取得對方制作托盤的技術。
公司的管理層了解到,業務要經營下去,必須創造出新穎和可持續性的生意模式。因此,一有機會,公司就派員工出席中小企業大會或新科研舉辦的會議,從中發現有些科技可供采用。
她說:“我們必須迎合創新,不可能天天都在做買賣,以價格同對手競爭,這是不明智的。
“我們必須有綠色和可持續的商業模式,並用科技來證明我們所描述的産品確實達到標准。我們也要引入科技才能與同行競爭。”
提及公司托盤與貨箱設計系統的優勢,葉美思指出,系統可計算排碳量和節省的能源,並且專業地向客戶呈現設計,公司在這方面可說是先鋒。
她說:“環境及水源部長馬善高去年訪問我們的工廠,新加坡制造技術研究學院就告訴他,我們把廢木制成技術木,一年救了超過4500棵樹。”
至于公司制作的木與塑膠合成物,她表示,這種外層爲塑料,內層爲木材的新材料將使得所制作的托盤更加耐用。“公司盈利的四成都用在修理托盤,如果修理減少,我們就能夠賺更多錢。”
利用科技轉型爲親環境企業
公司的科技也讓它能夠轉型爲親環境的企業,一改人們普遍認爲木材業傷害環境的既定印象。
她指出,公司是不折不扣的綠色大使。一些獲准砍伐的路旁樹木、舊木制家具和廢棄的托盤等,可送交該公司進行再循環。該公司的機器可攪碎這些木棄料、剔除鐵釘,再循環制造木材。
此外,把木廢料送交聯合木業進行再循環,也比交給國家環境局處理來得便宜。這對聯合木業和要丟棄木廢料的公司來說都有利,屬于雙贏策略。
公司對創新的追求與推動,使得它能夠擴大在海外的足迹。2016年,其客戶“可口可樂裝瓶投資集團”邀請他在菲律賓設立工廠。
展望未來,公司計劃通過收購與兼並把業務擴大到海外市場。
(完結篇)
【本系列由未來經濟理事會呈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