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願書說,蘇醫生所爲出自善意,“我們是醫生,不是驗證真相的調查人員”“很少人利用漏洞去犯罪”“需要保護善意的醫療行爲,而不是懲罰它”。
爲假冒女病人丈夫的家屬寫醫療便箋,卻成了對方申請個人保護令的工具,精神科醫生被譴責違反醫德和罰款5萬元,引起醫生界反彈,上網爲他請願,短短一天就有超過6800人簽名。
這些同行認爲,醫患之間基于信任的溝通被濫用,不應懲罰好心幫忙的醫生,希望醫藥理事會“保護善意的醫療行爲”,檢討這項裁決。
《聯合早報》星期四報道,一名女病患四年前服食過量止痛藥入住國大醫院,她的兄弟冒充是她丈夫,撥電向精神科醫生蘇宣昌說她有自殺傾向,請他寫醫療便箋給“救護人員/負責警員”,讓他拿去轉介給心理衛生學院進行自殺風險的評估。
男子隨後向家事法庭申請個人保護令,把便箋當成指責女病患向他施家暴的支持文件。女病患受到打擊,向新加坡醫藥理事會投訴蘇宣昌。蘇宣昌向紀律審裁庭承認沒采取查證措施,確保病人的醫療資料不會落入未受權者手中,審裁庭最終裁定他疏忽行爲嚴重,有違醫藥道德准則,決定以罰款5萬元作爲懲治。
代表蘇宣昌的律師說,蘇宣昌當天得看17個病人,未經查證就簽發便箋是無心之過。他承認所犯的錯誤可能對女病患造成傷害,但他並非出于私利或居心不良,也已從中吸取教訓。
審裁庭認爲,一個合理和有能力的醫生,應該向對方索取名字和身份證號碼。蘇宣昌理當找出女病患的醫藥記錄,查看她丈夫的聯絡號碼和名字,或直接聯絡女病患。
醫藥協會主席:5萬元罰款“太重也太苛刻”
新加坡醫藥協會主席李育文醫生昨天在面簿上發表聲明時說,雖然受影響病人的病情確實被泄漏,但5萬元罰款“太重也太苛刻”,當局同時也沒考慮到蘇宣昌在什麽情況下泄漏病人病情。李育文直言,此案充分地體現紀律審裁庭在作出的裁決,並沒充分考慮到醫生每天工作所面臨的挑戰。
李育文也指出,蘇宣昌醫生當時是被病人的家屬蓄意誤導,而且病人有抑郁症的病史,醫生很難在不刺激她的情況下證實病人丈夫的身份。李育文說,令人沮喪的是,當局不把這些因素納入考量。
李育文希望醫藥理事會和衛生部能爲取得病人同意的程序、以維持病人隱私的查證身份程序等方面,提供訓練和指導方針。
腸胃及肝膽專科顧問醫生韋俊韬受訪時說,往後任何人來電要病人資料,就算電話中提供身份確認,醫生也會擔心對方有不良動機,而堅持病人要親自來拿資料。
“我想知道如今義務熱心幫人的醫生被罰了,接下來當局是否會調查和提控說謊的人?
蘇宣昌2004年畢業于國大醫學院,2014年獲得精神專科資格,現爲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心理醫療科部門顧問醫生兼腦神經診所主任,事發時是副顧問醫生。
請願書說,蘇醫生所爲出自善意,“我們是醫生,不是驗證真相的調查人員”“很少人利用漏洞去犯罪”“需要保護善意的醫療行爲,而不是懲罰它”。
網上請願書前午2時許上線,一小時內2000人表示支持,至昨晚10時許,已超過6800人簽名。
衛生部發言人回複《聯合早報》詢問時說,衛生部知道網上有針對紀律審裁庭對蘇宣昌事件裁決而發起的請願書。衛生部正在對有關判決進行研究。(人名譯音)(余忠達支援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