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萌 [email protected] 陳勁禾 [email protected]
求同存異、化零爲整,新加坡利用多元社會的優勢,彼此取長補短,打磨出更有韌性的國民性格,自信地面對日益極端化的世界帶來的挑戰。
在這個過程中,每個國人無論背景和力量大小,都能有所貢獻,當我們跟不同背景的人交流合作時,也能夠建立更穩固的聯系,消除對彼此的既定印象。
文化、社區及青年部爲不同領域的人提供交流機會,但在日常的生活中,普通人也不乏機會結交新朋友,打破藩籬。《聯合早報》采訪了一些這樣的小故事。
個案1
參加樂團營 認識新朋友
參與管弦樂團演奏,聆聽非常重要。“所有樂器聽起來要像同一個聲音,要時時意識到其他演奏者的樂聲,但你不能有意識地聽,它是一種無意識的自然表現。”
新加坡藝術學院中提琴學生法拉赫(Farrah Adystyaning Dewanti,17歲)分享參與管弦樂團營經驗時這麽說道。
在2017年前從未參與管弦樂團演奏的她說,通過樂團營認識到演奏其他樂器的新朋友,更學習到弦樂器該如何與其他樂器融合。
談到在樂團中演奏的“無我”狀態,她說,唯有把樂譜練到爐火純青的境界,才能與樂團合爲一體,因爲越是在意自己,就越難注意周遭。
“練習時,我們都只專注于自己的演奏。你得練習很多次,得非常熟悉樂譜才行。”
自2011年,創樂者交響樂團(Orchestra for the Music Makers)就與新加坡藝術學院合作,每年舉辦樂團營,邀請各院校年輕音樂家前來交流,在專業音樂家的指導下,體驗樂團演奏。
樂團營是免費的,參加得先面試,名額有限。樂團營的籌備工作則由藝術學院生在創樂者交響樂團委員會的指導下負責。
學會聆聽 融合樂器
法拉赫說:“這是我第一次在真正的樂團演奏。我學會聆聽,也學會與他人協調和溝通。人們常以言語溝通,但演奏者是以音樂溝通。”
三年前開始參加樂團營的黃玮程(17歲)說,與其他年輕音樂家的交流過程讓他有機會跳出原本狹小的世界。
在新加坡藝術學院學習鋼琴的他說:“鋼琴家的音樂觀僅限于鋼琴,很多時候,我們都活在自己的世界裏。看到樂團是如何運作,讓我大開眼界。”
管弦樂團的演奏通常沒有鋼琴的部分,但黃玮程2016年第一次參加樂團營時,其中一個演奏曲中就有用到鋼琴。
他說,鋼琴在樂團裏會跟其他打擊樂器歸在一起,用來提供不同的音色,因此需要跟著指揮員彈奏。
“獨奏鋼琴不用聽任何的指示。在樂團裏,多數時候是聽不太見鋼琴的聲音的。”
過去三年,黃玮程都參與樂團營的籌備工作,去年他甚至毛遂自薦,擔任其中一名領隊。除了負責規劃整個樂團營,他也參加人事細分籌委會,幫忙面試與錄取音樂家的工作。
此外,他與樂團營的朋友們也有機會向幼兒園的小朋友介紹樂器,推廣音樂,讓他覺得很有意義。
“雖然鋼琴家不能參與演出,但這仍不會削弱籌備樂團營的滿足感。”
個案2
辦善心活動爲居民送暖
燈飾公司亮銳(Lumileds)落戶義順7道已經12年了,爲了跟附近的居民拉近距離,走進社區,三年前他們開始籌劃一系列的善心活動
公司裏幾個不同部門的熱心職員,先是組織起來,成立聯系委員會,然後通過跟西北社區發展理事會和義順東基層組織合作,找出區內需要幫忙的居民。
經社理會牽線,他們決定爲公司附近的兩座租賃組屋居民送去溫暖。2017年,他們發起公司的服務周,組織100多名員工把西北善心一百俱樂部捐出來的愛心食品包成300多包,在過年之前把這些禮包送給居民。
由于從公司步行10分鍾就到義順22街第269A和269B這兩座租賃組屋,派發禮包那天,有車的員工負責把禮包載過去,沒有車的則走過去。
不同語言 無阻溝通
2018年,除了過年期間送禮包外,公司也跟非盈利組織SiloamXperience合作,配合西北關懷計劃服務周,在這兩座組屋底層舉辦名爲“Cherish & Nourish”的愛心市集,讓居民更有參與感。
他們先是在公司內部發起捐贈舊物活動,再沿家挨戶派發自制的固本給這些家庭,邀請他們來市集免費挑選物品。
去年12月29日是市集舉行的那天,居民都被熱鬧的場景吸引,他們不但能用固本換取物品,也能剪頭發、玩遊戲、看表演甚至是“享受”盲人按摩,一整天下來,歡聲笑語感染了居民,也感動了亮銳的員工。
參與籌劃的品質經理沈萊華說:“籌劃這些活動的同事中有菲律賓人、馬來西亞人和中國來的。我們能用不同的語言,與居民溝通。”
個案3
參加外展訓練 培養協作能力
從“害怕”“尴尬”“想放棄”,到“信任”“自信”和“接受彼此”,參加過五天外展訓練營的學生,這幾天離開父母的集體生活都會讓他們經曆心境上的轉變。
在教育部的“全國戶外探險教育總藍圖”(National Outdoor Adventure Education Master Plan)下,教育部與文化、社區及青年部在2017年共同推出中三外展訓練營計劃,並打算逐步讓所有中學參加。新推出的外展訓練營主要目的是培養學生的韌性和團隊協作能力。
爲了讓不同背景的學生能夠一起生活學習,每次至少都有兩所學校聯合參加。目前,已有超過1萬8000名中三生參與。
培華中學的若燕(Royan Beatrice Tanisha,16歲)是在去年8月跟公教中學和聖嬰德蘭女校的學生一起參加外展訓練營。自認很害羞的她,剛開始時也以爲會很難跟不認識的人相處。不過,幾天活動下來,她發現自己必須學會信任同伴,才能一道完成任務,即便覺得很艱難、想放棄,也因爲有彼此的鼓勵而堅持下去。
共用盤子吃飯 親密如一家人
她說:“給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野外生火煮飯,我們必須事先規劃好五天的糧食,這樣才有足夠吃的。大家一起煮飯,用同一個盤子吃飯讓我感到很親切,感覺放下了差異,就像親密的一家人。”
到了最後一天,同伴們要用手接住往後仰的同學,這更是加深了大家的信任,這次的經曆讓她覺得自己有信心跟不同背景的人做朋友,突破自己的局限。
育林中學的蕭伊吟(16歲)回憶,隊友們在劃獨木舟之前,必須先練習浮水,大家手拉手,學習靠著對方浮起來。
她說:“那些很怕水的人有了彼此的支撐,會覺得更有安全感。我們也走了一整夜,互相鼓勵完成旅程。這段經曆給大家留下美好的回憶,我也拍照留念。”
個案4
爲特需與年長者打造更包容社會
胡裏奧·讓娜(Huril Jannah,21歲)去年跟一群義工帶著慈光樂陶苑(Metta Home)的智障人士出門拍照,原本希望通過攝影開闊他們的視野,但她注意到,一名智障人士買4元的面,他遞給小販5元,卻沒等小販找錢。
這個意外的發現,讓她意識到原來不常出門的特需人士連錢都不太會用,與其學攝影,他們可能需要的是平日會用到的生活技能。這名理工學院學生開始重新思考,自己應該如何讓義務工作更有意義。
到了今年,這名青年志願團隊(Youth Corps Singapore)“走入我的世界”(Journey into my World)項目組組長決定改變做法,組織20多名義工到慈光樂陶苑去,一對一教導這些智障人士如何認錢、算錢,用錢來買吃的,以及應該怎麽買較健康的食物。
她說:“我發現他們在樂陶苑的時候吃得挺健康,但出去外面就喜歡買不健康的東西比如油炸的,所以我們想到利用玩遊戲的方式來教導他們辨認蔬菜水果,潛移默化地告訴他們應該吃得更健康。”
青年志願團隊的義工經驗,也令她學到如何有效地發揮義工的長處。“我一開始也沒有跟智障人士接觸過,不知道怎麽跟他們溝通。後來我發現,應該把那些比較沒有經驗的義工跟比較愛聊天的智障人士配對,或者讓比較有把握的義工接觸內向的智障人士,達到互補。”
當義工不僅要付出,也要完善自己的技能,胡裏奧參加的青年志願團隊年長者服務群也安排義工學習福建話、廣東話和馬來語,幫助義工更好地跟年長者溝通。
這名畢業自新加坡理工學院機電與機械人工程的女生,現在正在一個志願福利團體實習,她今後也打算從事社會服務,爲特需人士和年長者打造更包容的社會盡一己之力。
本專題由文化、社區及青年部和《聯合早報》聯合呈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