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場第四搭客過境廳的文化區,展示了19世紀80年代至上世紀50年代的店屋外觀,其中兩間店屋“暗藏玄機”,一到特定時間,窗戶就會化身爲巨型LED屏幕,播放數碼音樂劇。
啓用約一年半,樟宜機場第四搭客大廈傳統文化區再添新內容,LED屏幕上映一套嶄新數碼音樂劇,講述祖先下南洋謀生及落地生根的曆程,讓旅客進一步了解新加坡的曆史與文化。
樟宜機場集團機場運作管理董事總經理吳汭剛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當初在第四搭客大廈(Terminal 4,簡稱T4)設立文化區,用意就是要利用這個平台展現不同內容……我們想要呈現出這些舊店屋外觀背後的許許多多故事。”
位于T4過境廳的文化區,展示了19世紀80年代至上世紀50年代的店屋外觀,其中兩間店屋“暗藏玄機”,一到特定時間,窗戶就會化身爲巨型LED屏幕,播放數碼音樂劇。
樟宜機場集團推出的第一套音樂劇《娘惹之戀》(Peranakan Love Story),通過一段愛情故事,呈現了土生華人的風土民情。
嶄新的音樂劇名爲《綻放南洋》(Nanyang Blossoms),時間點定在19世紀30年代,比《娘惹之戀》早了約一個世紀,劇情圍繞一家船務公司和毗鄰的茶樓。主題曲再次邀請資深音樂人李迪文操刀,曲目改編自他所創作的《China Rain》。
劇中,背著簡單行囊的一男一女分別到船務公司和茶樓應聘,有一天,女主角險遭茶樓客人欺負,男主角英雄救美,兩人結下良緣。最後,有情人終成眷屬,在這裏共組家庭,譜寫未來。
吳汭剛說,《綻放南洋》雖也帶有愛情元素,但希望表達的內容更爲深遠。
“主角其實是那個年代的小人物,他們從中國到南洋,就爲了尋找更好的生活、更好的未來。我們要展現的就是先輩這種刻苦耐勞,共創家園的精神。”
他補充,公衆對于20世紀的風貌會比較熟悉,因此,音樂劇如果定在這個時間點,“就沒有那麽大的吸引力”。
不過,把時間點定在19世紀,也同時爲團隊帶來另一個挑戰。
輪流播放《綻放南洋》和《娘惹之戀》
吳汭剛說:“音樂劇有了曆史根據,我們就須確保劇中的情節和服裝等都符合那個時代的社會和人文發展……這也是我們花最大功夫去做的。”
《綻放南洋》前天起上映,和《娘惹之戀》輪流播放。
問及爲何不直接制作《娘惹之戀》續集,吳汭剛解釋,旅客過境時,在文化區逗留的時間有限,因此團隊須在五六分鍾內,把所要呈現的內容展現出來。“旅客未必有時間看完兩部劇,如果故事有連貫性,可能會看不懂。”
他說,樟宜機場集團有意推出第三部數碼音樂劇,但題材和上映時間都未定。
新加坡開埠200年部長指導委員會聯合主席、人力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前天到T4觀看了《綻放南洋》。
她說,樟宜機場是向訪客介紹我國多元文化特色的一個非常好的平台。《綻放南洋》的推出恰逢新加坡紀念開埠200年,肯定了多年來到我國謀生,後落地生根人士所作出的貢獻。
T4于2017年10月31日投入運作。過去一年,T4接待了超過800萬旅客人次,在T4運作的航空公司也已增至15家。
吳汭剛透露,T4過境廳下來將推出新的遊樂設施,適合成人和小孩玩樂,更多細節將在日後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