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航英
“叮咚,您有新的餓了麽訂單”,不時有外賣小哥匆匆而過。如果你在甯波聯心菜場看到這個場景,不要覺得驚訝。
一個月前,聯心菜場整體升級爲了“聯心餓了麽智慧菜場”,附近三公裏的居民可以在手機上用餓了麽逛菜市場了。經曆一個多月的試運營,1月7日,這個智慧菜場項目正式啓動。
據了解,這是甯波首家智慧菜場3.0項目,將爲甯波菜場改造升級探路。
甯波鄞州區市場監管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把它稱之爲全國首個‘智慧菜場3.0’模式,主要在于它不再是簡單的硬件鋪設,而是打造了一個智慧農貿綜合服務系統。”
相比于之前的1.0和2.0簡單的掃碼支付等手段,智慧菜場3.0的最大變化就是使得每個參與其中的人和攤位都實現數字化、可視化,並且鏈接到網絡大數據之中。
全部“數字化”了
聯心菜場的入口處,有一個大大的顯示屏,上邊信息很豐富,交易額、銷售量、訂單量、檢測數等數字一個不少。“24小時交易分析”顯示出菜場交易的峰流變化,實時交易數據將菜場內每一筆“買賣”都記錄下來。菜場銷售排行榜還給菜場內的商戶來了個排名。
秘密在每個攤位前面的聯網雙面屏大秤上,實則是每個檔口自己的“數智中台”。
待機狀態下,一體機外屏幕向顧客呈現著每個對應攤位的經營執照信息、商品種類、單價和産地等。稱重的時候,屏幕上就會出現購買菜品的名稱、稱重、價格。結算後,可以拉出小票。與此同時,關于這一單的數據也將被實時同步在大屏上。
顧客不僅可以掃碼支付,還可以選擇刷臉支付,拉出小票後,所有信息一目了然。一位顧客說,“這樣方便了很多。而且有了這個憑證,出了事我就可以來找他。如果他不認,我還可以找市場管理員。”
對于攤主來說,雙面屏大秤可以實時記錄、修改自家檔口的菜品信息。此外,每天的交易數據被記錄下來,攤主心中的賬本再清楚,也比不過如今可查詢、可追蹤的數據賬本。
“所有買菜、賣菜流程數據都會被收集,通過分析,大家喜歡什麽菜、喜歡什麽時候買菜,價格如何,大家都知道了,就可以根據需要進貨、鋪貨。”一位商戶說。
此外,菜場工作人員也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菜品産地、供貨來源和渠道等信息一目了然。無論是菜價,又或是菜品,都實現了公開透明化,從而在最大程度上保障菜品的新鮮與安全。
“以前所有菜場的交易都是沒有清單和數據支撐的,現在所有數據都會到市場監管局。像這個菜場的話,一年的銷售額應該在10億以上。”城數集團董事長許峰表示。
聯心菜場內,有一處“餓了麽訂單取餐處”。餓了麽訂單揀貨好了,就會送到這裏,由餓了麽配送小哥進行配送,用戶半個小時就能拿到新鮮蔬菜。
1月7日上午,聯心菜場接到的餓了麽訂單量已經占到總體訂單的近2成。
菜市場的線上生意
90後攤主小盧把兒子送進幼兒園後,原本打算去上班,結果被婆婆拉了過來,掌管菜攤的線上生意。
“我們年輕人比較會用這些數字化的産品”,根據一天的淡時旺時,小盧可以很方便地在一體機稱系統裏修改蔬菜的價格,“比如到晚上青菜還剩很多,我就可以在把價格調低,這些原本的稱都不能改,現在都非常方便。”半個早上過去,小盧家的菜攤就已經接了30個線上的訂單。
這其中,預訂單不少,有的還是前一天晚上的。
家住鄞州區的陳女士就在下班前點好了今日晚餐用的蔬菜,回家後就等著餓了麽小哥上門送菜。她說,家裏是雙職工,又沒有老人幫襯,平時下班回家再買菜做飯,孩子往往要餓肚子。如今可以在手機下單,就大大節約了時間。
菜場的生意,對應著人們一日三餐固定的時間,潮汐效應明顯。也因此,似乎與年輕人的時間天然“對沖”。而把菜場數字化後,“隨時隨地”買菜成爲可能,只需要選個自己在家的配送時間。
口碑餓了麽數據顯示,2018年餓了麽平台上生鮮商戶數增量超100%,2019年一季度生鮮活躍用戶訂單量超過了去年全年。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生鮮線上用戶是年輕人。通過餓了麽上菜場買菜最多的一位用戶,下單了524次,平均每天1.4單。
“年輕人不會總是點(熟食)外賣,(他們同樣)也是有做飯需求的。”餓了麽智慧菜場負責人班和表示:希望借助技術的力量,在線上還原菜場的煙火氣。
令人意外的是,2019年,甯波本地60後與95後用戶線上訂單數增長量不相上下,這兩個年齡段的買菜用戶數相比2018年都出現了翻倍增長。中老年消費者對于線上“逛菜場”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
數字化,讓原本一個菜攤5平方米的生意擴展到了附近三公裏的生活圈,也讓菜場經營時擺脫了時間的局限。線下有早晚高峰,線上出現多高峰時段,菜場的“夜市出清”難題也得到緩解。
過去的一年,生鮮新零售行業慘烈洗牌,呆蘿蔔、妙生活、吉及鮮等紛紛折戟,與此同時,樸樸超市、錢大媽、食享會仍在逆勢擴張。生鮮賽道風起雲湧中,傳統菜場也在通過積極地轉型升級,探索新的發展道路。
甯波的聯心菜場便是其中一個例子。據悉,二期已在規劃中,未來還將引入AI、區塊鏈等新技術。在2020年,鄞州全區預計還將陸續改造31家傳統菜場,農批市場也正下一步智慧改造的清單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