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之愛子,則爲之計深遠。這計是什麽?站在一個心理學人的角度來說,這計應該是讓孩子有一套健康的內在關系模式。
這關系模式投射到外部世界,不就是跟人的關系,跟事的關系,跟自己的關系嗎,所謂的命運不就是這三者的來回勾連嗎?
與自己的關系就是努力活出真實的自己
很多心理問題之所以出現就是因爲人們不能、不願活出真實的自己,總是努力活成別人期望的樣子,真實的自己被壓抑,虛假的自己在無精打采的搖旗呐喊,自我在真實和虛假之間被撕扯。
著名心理學家卡爾·古斯塔夫·荣格曾经说过,比起完美,他更希望自己活得真實。可是活出真實的自己,需要有動力,更需要有勇氣。
這動力和勇氣從何而來,就是從最初和父母的關系裏來,當一個孩子還處在幼小狀態的時候,父母鼓勵他做自己,給他引導和鼓勵,信任他,給他支持,自然他的這個動力不會少,這份勇氣也不會丟。
可是現實情況是,絕大多數的父母並不鼓勵孩子做自己,他們更希望孩子活成他們期望的樣子,成爲他們的延申。
我的一個來訪者,他在家鄉一個事業單位做會計,今年32歲,每天悶悶不樂,不會應付單位裏的各種人際關系,也沒有遇到自己喜歡的人,用他的話說,他感覺自己的人生會很悲涼。
他告訴我他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但是感覺自己身無長物,不知道能幹什麽,不知道自己喜歡什麽。之所選擇這個專業,從事這個工作,是聽父母的話,因爲他們覺得這份工作穩定。
自己的爸爸媽媽是做生意的,到處漂泊,所以希望他能有個穩定的工作。我問他爸爸媽媽知道你喜歡什麽樣的工作嗎?他說,那個不重要,他們是爲了我好。
但是結果是他過得並不好,他不開心、不快樂!
跟別人的關系,就是相互獨立,尊重邊界,真實的愛恨
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父母和孩子也是,孩子和父母之間,父母一點點放手,孩子一步步獨立,最終“離開”父母,去創造屬于自己的空間,這樣才是健康的。
父母從小剝奪了孩子的自由,他必定在心理上不會成熟,甚至都不可能成長,那麽成年之後他構建的關系,普通的人際關系也好,情感關系也罷,都不會是健康的,都會出現很多問題。
我的一個來訪者,他是一位剛畢業的大學生,目前在一家互聯網公司實習,他感覺自己啥也幹不成,很挫敗,于是想找我咨詢。他的父母是老來得子,從小對他甚是溺愛,基本上他只要聽媽媽的話就可以,其他的都不用管。
可是進入社會之後才發現,他需要選擇,他需要負責,他討好別人沒有用,他壓抑自己,順從別人效果也非常有限。
他從小沒有機會習得獨立,于是成年之後他不知道要去尊重邊界,不知道不能隨隨便便打擾別人,不知道關系也不能太親近,而這些是一個成年人心理健康的屏障。
跟事情的關系,選擇、負責,對事不對人
做事是一個成年人的生存技能,更是體現自己價值的必要過程,人的這一生,事那麽多,有些需要選擇,有些需要負責,有些需要先選擇,後負責。
而這些能力來自哪裏?
來自父母給予的愛與自由,愛就是鼓勵與支持,就是強大的後盾,自由就是你可以選擇,但是凡有選擇,必有代價,正是在一次次小小的,沒有多少現實意義的選擇中,孩子才學會了選擇、負責的能力。
于是當他進入真實的社會之後,面對真實的事情時,他的這種能力才可能是趨于成熟的,因爲這也是一項心理技能,需要從小就學習,並且錯過了關鍵期,很難補得上。
最後再說一下,對事不對人。這也是一種心理習慣,如果父母從小“對事不對人”地對待孩子,那麽他也會習得這樣的處理方式,反之父母動不動就拿一件事上升到孩子的品質上,施以批評或是打罵,大概率山他也會學會用這樣的方式來和其他的存在互動。
與人的關系,與事的關系,與自己的關系,就是一個人的內在關系模式的外在表現,恰是這些編制成了一個人的命運。那麽從這個角度來看,它在原生家庭,在我們的童年時期就被注定了,也不無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