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應邀去鄰居家玩,一進門,就看到5歲的小波正在一邊堆積木,一邊大聲地自言自語“對了,這裏要放一塊正方形的,噢,三角形的屋頂在這呢……”。小波奶奶有點不好意思地對我說:“我家這傻娃,經常自己跟自己說話,跟他說別這樣,他還發脾氣。”
“小波爲什麽會這樣自言自語,我要不要糾正他?”小波媽媽神情有些焦慮。
據了解,小波平時該吃就吃,該睡就睡,身體、精神各方面都沒啥反常,就是近來玩玩具時喜歡邊玩邊自言自語。
“沒事,這種行爲完全符合5歲孩子的生理和心理發育特征。”我安慰小波媽媽。
確實,根據心理學家維果茨基關于兒童認知發展的“最近發展區”理論,小波這種自言自語的行爲恰恰表明了他正處于某個認知的“最近發展區”內。
只要細心觀察,你會發現,幼兒在生活中自言自語的情景其實挺多的,比如我的5歲的侄子玩七巧板遊戲時,會對自己說:“紅的在哪?這個是藍的,不行,放這不合適,換塊黃色的。”
以往,“最近發展區”理論多用于學校教育,作爲教師教學的指導。但其實,維果茨基認爲嬰兒一出生便存在“最近發展區”,在兒童的早期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父母應加以重視並積極把握孩子的“最近發展區”,幫助和促進其各項能力發展。
來一起認識“最近發展區”
維果茨基認爲,最近發展區指介于兒童現有能力與可能達到的發展水平之間的一個“潛能範圍”,這個區域內,兒童單獨完成任務很困難,但可以在成人和其他技能熟練的同伴幫助下完成。
- ①“最近發展區”是動態發展的。
每個年齡段孩子的“最近發展區”,在一定條件下都可以轉變爲下一個年齡段的現實發展水平,而下一個年齡段又有新的“最近發展區”。也就是說,人的發展,本質上等于不同時期一系列“最近發展區”的發展所得。
- ②“教”和“學”創造著“最近發展區”。
在適應孩子現有發展水平的基礎上,挖缺其潛能,提出更高發展要求的教學模式,更有利于孩子成長。比如,父母在孩子學會拼4塊拼圖的基礎上,引導其學習拼更複雜的6塊、8塊拼圖。
- ③學習存在最佳年齡期。
根據“最近發展區”理論,維果茨基指出兒童學習有最佳年齡期。“如果教育脫離了兒童學習某一知識或技能的最佳年齡,從發展的觀點來看是不利的,它會造成兒童智力發展的障礙。”
比如,一個3歲的兒童,由于某些原因沒有掌握言語,從3歲起才開始學說話,那麽,便會出現這樣的情況:3歲兒童學說話要比1歲半的兒童困難得多。
把握“最近發展區”,可以促進孩子多方面的發展
- ①自信和樂觀
關于自信,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曾提出两个概念,“感觉满意”和“表现满意”,感觉满意指的是认为自己有权利高兴和享受努力之后的成果。表现满意指的是相信自己有能力应对日常挑战。詹姆斯提出,没有任何方法可以绕过表现满意,直接获得感觉满意。也即是,孩子需要先從生活中得到掌控感,獲得“表現滿意”,進而才能達到“感覺滿意”。
從某種程度上說,“感覺滿意”也可等同于“自我價值感高”,意思是相信自己是一個有價值的人,有發自內心的自信,這是心理健康的基礎。
如果孩子從小就能在父母的引導和幫助下獲得各種掌控行爲,比如孩子學著自己吃飯、上廁所、自己穿衣服穿鞋等等,通過自身努力學會了各種生活技能,從而獲得對這些技能的控制力。那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就會比較高,容易形成積極樂觀的心態,這種掌控行爲的建立,同時還能幫孩子建立起面對困難不退縮的習慣。
- ②自控力
著名的斯坦福棉花糖實驗是一個有關延遲滿足的示範性實驗。在這個實驗中,孩子等待時間的長短與他長大後參加“美國高考”SAT考試所取得的分數具有顯著的相關性。這一實驗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也推翻了之前心理學家提出的智商能預測一個人是否成功的觀點,從而自控力取代智力,成爲決定一個人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在學齡前的孩子中,他們多用個人言語(也即自言自語)以及假裝遊戲來進行“最近發展區”的學習。
維果茨基認爲兒童對自己說話時爲了自我指導,研究表明,在兒童感到任務較難,不知如何解決時,就會較多地使用這種個人言語。而且,隨著年齡的增長,個人言語會變成小聲言語和無聲的唇部動作。與不善言談的同伴相比,在困難的活動中能靈活使用個人言語的兒童,其注意力更集中、更投入,任務也完成得更好。
維果茨基指出,“假裝遊戲是一種獨特的、影響廣泛的最近發展區”,假裝遊戲能夠促進各種認知和社交技能。有研究發現,參與假裝遊戲較多的兒童,在遵守班級規則和調節情緒方面表現得更好,有利于增強兒童的自控力。
- ③社交和情商
“最近發展區”讓孩子們沉浸于各種各樣的假裝遊戲中,通過與年長的兒童、成人互動,孩子擴展認知技能,學習本土文化。在這過程中,無論是“教”的孩子還是“學”的孩子,都能從中獲益,發展出社交互動的技能。
有研究發現,3~4歲時,兒童就會給弟弟妹妹提供豐富和富有挑戰性的刺激,認真承擔起教育責任。8歲時,哥哥姐姐能以高超的技能給兩歲的弟弟妹妹示範,怎樣用假裝遊戲來假裝日常活動,如洗衣服和做飯。他們常在遊戲時用言語和動作指導弟弟妹妹並作出反饋。在這種積極互動中,孩子右腦的共情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也即“情商”得到了發展。
盡管“最近發展區”對孩子的成長有著積極作用,但在養育中,很多父母通常會忽視或錯用“最近發展區”,比如以下4種情形。
- ①預期過高
即忽視了孩子現有的發展水平,直接把“最近發展區”或是下一個“最近發展區”當成孩子的現有水平,對孩子提出不當的發展要求。這樣不僅會錯過對孩子最近發展區的開發,更容易導致揠苗助長,有損孩子的自我價值感。
有心理學家曾就此做過實驗:
將一群學生隨機分成兩組,讓他們摘懸挂于半空中的蘋果。兩組摘蘋果的方法各不相同:第一組學生一開始就去摘懸挂高度超過自己跳躍能力的蘋果;第二組學生,蘋果懸挂在他們通過努力跳躍就能達到的高度,然後逐步提高高度。心理學家認爲:又紅又大的蘋果對兩組學生的誘惑力是相同的。因此,兩組學生開始時都很興奮,不斷跳躍,嘗試去摘蘋果。
摘蘋果的結果不難想象:第一組的學生根本摘不到蘋果,因爲懸挂的高度遠遠超過了他們的跳躍極限;而第二組的學生不僅摘到了不少蘋果,保持著剛開始的激情,而且跳躍能力也有很大的進步。
心理學家緊接著讓兩組的學生都摘同樣高度的蘋果,令人吃驚的是,情況大不一樣了:第一組學生懶洋洋的,他們中的多數人走過場地應付幾下了事,明顯感覺失去了興趣;第二組學生則充滿活力和興奮,他們不斷跳躍,跳躍的平均高度明顯高于第一組。
所以,真正能促進孩子發展的,應以其現有水平爲基礎,制定“跳一跳,夠得著”的目標。
- ②插手太多或代替
有些父母的控制欲太強,看到孩子玩玩具或者練習穿衣服、吃飯,不是覺得孩子做得不夠好,就是嫌棄孩子太慢,或是擔心孩子把東西弄亂弄髒,又或者“愛孩子,爲孩子多做一些”,于是,忍不住插手,或是直接剝奪孩子的探索機會。
哈佛心理學博士斯科特• 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中說,“愛是爲了促進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斷拓展自我界限,實現自我完善的一種意願。”
放到親子個關系上,就是說父母和孩子之間的愛,應該是互利的,有助于對方成長的。只有讓孩子自個體驗,才能發展掌控力,才能從“表現滿意”中獲得“感覺滿意”。
- ③自信附加
“積極心理學之父”馬丁·塞利格曼在《教出乐观的孩子》中提到一个案例:
湯姆是個六歲的小男孩,他覺得自己做什麽事都不如姐姐。
有一天湯姆跟姐姐玩搭積木,姐姐在搭一艘火箭。湯姆模仿姐姐,姐姐怎麽做他就怎麽做,但湯姆卻無法搭成火箭,因爲姐姐的動作太快了,湯姆趕不上她。湯姆越來越焦躁不安。每一次將積木推倒重新開始遊戲,他就很生氣。後來他把積木扔向姐姐。
湯姆的父親看到了,就來安慰他,誇湯姆做得好,是最優秀的火箭制造家。但湯姆還是很沮喪,說姐姐什麽都比他強,他做的火箭翅膀老是掉下來,他討厭搭積木,他覺得自己什麽事都做不好。
湯姆的父親實在不願意看到兒子難過,就親自上陣,幫助湯姆做了一個很漂亮的火箭。
湯姆父親的做法就是典型的自信附加。父親“爲了讓湯姆高興”,直接替湯姆做了個他自己做不到的東西。
這樣傳遞出來的信息是:當事情發展到不符合自己希望的時候,你就得放棄讓別人來解救你。這實際上反而是在教湯姆無助。失敗本身不可怕,讓孩子習慣性無助才可怕。
把自信直接附加到孩子身上,這是家長經常犯的錯誤,這並不能讓孩子學習到樂觀,反而會起反作用。
說白了就是,當一個小孩沒有獲得掌控能力的時候,將自尊直接加在他身上,反而會降低他的自尊。只有掌控挑戰,克服挫折,才能獲得自尊和愉悅感。
湯姆的父親就是將因果關系顛倒了,試圖直接將信心加到孩子身上。其實他應該說實話,向湯姆解釋,當湯姆像姐姐那樣長到9歲的時候,他做的東西就會更結實。他還可以向湯姆解釋,當姐姐6歲的時候,做的東西跟湯姆是一樣的。
- ④一成不變
當孩子已經掌握了“最近發展區”學到的技能,就應該鼓勵孩子繼續探索,引導孩子進入下一個“最近發展區”,而不是一成不變。否之,容易使孩子形成“固步自封”的學習舒適區,而不願發生改變。
之所以會形成“學習舒適區”,就是因爲原有環境中的應對方式讓人最熟悉,能讓人有控制感和安全感,久而久之就失去了踏出舒適區的勇氣,有了畏難情緒。
比如生活中常見的,孩子拼圖一錯就放棄、搭積木一倒就哭、學舞蹈不肯練新動作等等,就是舒適區在作怪。
如果父母在孩子小時候,就去引導他們在一個接一個的“最近發展區”裏接受挑戰,孩子長大後就更可能迎難而上。
利用“最近發展區”挖掘孩子的潛能,我們可以從這3方面入手。
- ①父母提供腳手架指導
腳手架指的是建樓時,在樓房外圍提供臨時支持的支架,一般是搭一層腳手架,蓋一層樓,高樓建成後就會拆除腳手架。
孩子的發展就跟建樓似的,父母如腳手架,在孩子學習新事物時,給予支持,隨著孩子慢慢成長,父母逐漸撤除支架,讓孩子獨立。
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要扮演好“促進者”和“幫助者”的角色。當孩子用個人言語自己玩遊戲時,不要打擾;參與並引導孩子進行假裝遊戲,還可以通過兒歌等給孩子口頭提示。例如,在教孩子系鞋帶時,可以用有趣的形象進行提示:小兔子繞著小洞跑,一下子從小洞裏鑽了過去。
《教出樂觀的孩子》中提到一個教科書級別的示範:
傑西發現一歲的兒子經常爬到沙發後面的角落,盡管她試圖堵住那個通道,但小男孩還是會使出吃奶的勁,賣力地鑽進那個角落,每次爬進去他都會高興的歡呼,似乎在宣稱那是他的領地。
後來,傑西慢慢發現,兒子喜歡攀爬的挑戰,打這之後,傑西沒再阻止孩子的探索,她會在一個安全的環境裏,給孩子制造新的挑戰,比如用舊箱子和枕頭蓋一座城堡,把木偶藏在城堡裏,讓孩子去找,當孩子找到之後都會興奮地拍手歡呼,傑西會分享孩子探險後的驕傲。通過這種做法,傑西幫助兒子得到掌控感,還會不斷地爲她的兒子創造獲得掌控的新機會。
總結一下,父母應指導、激勵、幫助孩子全面發展。
首先,對孩子進行動態評估,清楚了解其所處的發展階段。
其次,選擇恰當的活動目標,使學習任務適應最近發展區,不至于太難或太易,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跳一跳就能夠得著的”。太容易達到的目標孩子會無感,太難的目標會挫傷他的積極性,只有難易適中處于其“最近發展區”內的目標,能最大限度得調動孩子的主觀能動性。
最後,父母要給孩子提供一定的支持。當孩子快達到一個較高層次的發展水平時,父母不能完全將孩子的探索過程包辦,也不能對孩子遇到的困難置之不理。
有研究表明,父母這種腳手架式的支持和兒童的遊戲掌控、語言表達、解決問題能力的進步存在正向相關。
- ②重複練習和鼓勵輸出
腦科學有研究發現,只有經過充分練習的人,才可能精通腦力活。大腦的空間是有限的,重複練習可以把低層次的思考過程自動化,這樣就能給更高層次的思考留出足夠的空間。所以,有目標、有方法地在最近發展區進行刻意練習,才會進步和成長。
人腦的記憶系統偏好小批量的持續練習,這樣最能加深記憶。所以合理安排,分散時間,多次練習的模式更有利于孩子掌握和提高技能。
另外,研究還發現,從記憶中提取信息,會讓腦部與記憶鞏固相關的區域活動水平更高,能促進深度學習。也就是說,我們每次從記憶中檢索一個知識點,它在腦子裏的信號就更強、更穩定,因爲大腦判定這個知識點將來更有可能被我們用到,這就是提取練習效應。所以,除了讓孩子輸入知識,也鼓勵他提取記憶,前後聯系各知識點,聯系起來,進行輸出。
比如,我給2歲的孩子講繪本,講了兩三遍後,我會嘗試讓她講給我聽。經曆第一次、第二次後,她自己邊看繪本邊描述的能力越來越高,鍛煉了語言表達能力和觀察能力,我還會提醒她提取同類繪本的記憶,描述出來。
- ③給予反饋,提升自信,進入下一最近發展區
北大心理學教授魏坤琳認爲,對待孩子的學習過程,家長通常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環,即提供反饋。
“反饋就是看看孩子努力産生的結果是不是符合預期。如果不符合預期,就去修正策略。”
給孩子反饋,家長要做到:及時、全面、具體。發現孩子哪裏不足、哪裏優秀,要及時告知孩子,但只需要描述狀態,不加評判。同時,不要簡單的表揚或是只給負面反饋,而應該具體全面,讓孩子知道自己具體哪一點做得好,哪一點做得不夠好,以便他調整發展策略,獲得掌控感。
維果茨基認爲:
僅依據兒童的實際發展水平進行教育是保守的、落後的,有效的教學應走在發展的前面去引導發展。
因此,父母不僅要了解孩子的實際發展水平,更要了解孩子潛在的發展水平,引導孩子進入下一“最近發展區”,把握養育的最佳期限,向著潛在的、更高的水平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