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點燈
病患參與麻將這類休閑活動後變得比較開朗,更願意與醫療人員交談,這樣的環境有助病患早日康複。
“打麻將能讓我保持心情愉快。要不然,每天待在醫院裏是很無聊的。”
陳萊玲(56歲)之前不慎在住家廁所滑倒,被送入盛港綜合醫院後,發現雙腿膝蓋關節受到病菌感染。她之後轉往盛港社區醫院接受物理治療,以加強和恢複腿部活動能力。
陳萊玲過去三個月來,也定期參與院方爲她與其他病患安排的麻將休閑活動,除了保持心境愉快,也借此與其他病人多交流。
去年10月初起,盛港社區醫院開始讓病患和義工一起打麻將,每周一次,至今已有約100名病患參與。院方每次會讓四名至八名病患在院內的活動室打麻將,並安排兩名至四名義工從旁協助。參與者大多是60歲或以上的病患。
除了盛港社區醫院,同屬于新加坡保健服務集團(SingHealth)的觀明醫院(Bright Vision Hospital)自2016年起已推出這項活動,每兩周一次,至今有約320名病患參與。
陳萊玲說:“打麻將就是一種娛樂消遣,可以認識其他病患,也可以分享人生經曆。我們會聊:‘你怎麽會在這裏啊?生什麽病啊?’在這個過程中也成爲朋友。”陳萊玲還和一些病患相約,出院後一起去享受美食,小聚一下。
陳萊玲之前在其他住院時沒參與過這類活動。她說:“如果有這類活動,就沒那麽無聊,至少可以消磨時間,說說話。”她偶爾也會和家人打打麻將,這項活動讓她感覺自己仿佛就在家裏,不是在醫院。
新保集團社區醫院社區關系部經理許麗蓮(45歲)受訪時說,醫院有很多種活動讓病患參與,以讓病患進行平時參與或是在家喜歡做的一些事,打麻將就是其中一種。
許麗蓮說:“從維系社區關系的角度來看,麻將或西洋麻將(Rummy-O)等休閑康樂活動有助病患和他人交流,同時增進病患與義工之間的友情。”
她也解釋,在院內進行的麻將休閑活動不涉及金錢,也不使用籌碼。打麻將的重點在于讓病人交朋友聊聊天,無關輸贏。“我們也會確保病患每一次進行麻將活動時會在准時結束(兩小時以內),而且一定會有職員在場。”
醫院還有很多其他活動
根據許麗蓮觀察,病患參與麻將這類休閑活動後變得比較開朗,更願意與醫療人員交談。這樣的環境有助病患早日康複。
記者從旁觀察時也發現,陳萊玲與病患鄭秀芳(68歲),還有兩名義工楊佩瓊(69歲)和鄭桂英(71歲)打麻將時不時哈哈大笑,仿佛相識數十年的老友,不管是“吃”還是“碰”,都默契十足。
盛港社區醫院急性護理後與持續醫療照顧科主任兼顧問劉思源醫生受訪時說,盛港社區醫院希望將醫療保健與社會照料(health and social care)結合在一起,以確保病患獲得全面的照顧。
劉醫生舉例,病患如果申訴晚上睡不好,醫生有可能將這名病患的情況診斷爲失眠。
“但這也可能是病患白天睡太多了,晚上變得極度清醒。因此,這類情況背後的導因可能是生活因素,而非真的有病。與其開安眠藥,白天讓病患充分活動、跟人交流可能更有幫助。”
除了打麻將,盛港社區醫院和觀明醫院義工與病患一起進行的活動還有很多種,義工加起來近550人。這包括觀明醫院的每周“娛樂一小時”(Variety Hour),讓病患觀賞和參與輕松的歌舞和遊戲,院方也借此教導病患出院後如何更順利地過渡並融入周遭社群。
此外,盛港社區醫院也與14所中小學合作,讓學生在醫院以及毗鄰的社區醫院病房舉辦音樂表演,透過藝術帶給病患更多歡樂。
切磋牌技 義工與病人不“打”不相識
“在這裏不是看我打麻將有多厲害,而是要如何全神貫注去照顧每名病患。”
自去年底開始到盛港社區醫院和病患“切磋牌技”後,盛港居民楊佩瓊和不少病患成了好朋友,其中包括陳萊玲。
楊佩瓊的丈夫已過世,近年來生活重心原本是放在媳婦和孫子身上。孫子前年出世後,她忙著照顧媳婦和帶孫子。後來,兒子和媳婦決定將寶寶送給提供托嬰服務的專人照顧後,她的時間就空了下來。
楊佩瓊的女兒認爲母親不能閑著,于是爲母親報名到住家附近的盛港社區醫院當義工,開始成爲病患們熟悉的“牌友”。
楊佩瓊自認牌技是“專業”等級,但她很清楚,這並非她展現牌技的地方,更需要的是發揮愛心與細心。她說:“我會告訴病患,打幾個小時就夠了。我們就是動動手和動動腦,不可以打一整天的。”
楊佩瓊每周一、二和四會來盛港社區醫院當義工。除了陪伴病患打麻將,她的語言天分也派上用場。
要是病患不會說英語,她就充當翻譯,讓護士們知道病患的飲食要求。
她說:“我會說馬來語、潮州話、福建話、海南話、廣東話等。有我們這些義工從旁翻譯是好事,他們就可以順利和護士溝通。看到他們開心用餐,我就知道我有做好我的工作。”
從表面看來,楊佩瓊是在回饋社會,幫助有需要的人。但對楊佩瓊而言,當義工的過程像是上了一堂又一堂的課,讓她獲益不淺。她在和病患聊天的過程中也學會如何照顧自己,什麽該吃,什麽不該吃。
更重要的是,她也常常借出“耳朵”,聽到病患傷心經曆時也會有感而發,覺得難過。但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她保持不發表意見,只聆聽的原則。
當義工也讓楊佩瓊對自己的生活更加感恩:“我覺得我很幸福了,所以我希望能與他人分享我的福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