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擬定後的預先護理計劃會被輸入求診醫院的系統中,過後每一家醫院的醫療人員都能知道病人的醫療護理相關意願。顧問醫生藍依齡坦言,盡管參與預先護理計劃的人數有上升趨勢,在本地推行計劃仍有不少挑戰。
陳笃生醫院擬定“預先護理計劃”(Advance Care Planning)的人數逐年上升,從2013年的415人增加至去年的1279人。這顯示,越來越多本地病人願意和家人討論,如何安排自己的醫療和健康護理。
陳笃生醫院普通醫療部門擬定“預先護理計劃”的病人,就從2012年的47人,增加到2018年的323人。
負責在陳笃生醫院推廣預先護理計劃的顧問醫生藍依齡(45歲)受訪時說,該計劃讓人們通過討論,提前安排自己未來的醫療和健康護理。“病人病情嚴重到無法和家人溝通時,家人至少能遵照病人的意願做安排。”
病人擬定後的預先護理計劃會被輸入求診醫院的系統中,過後每一家醫院的醫療人員都能知道病人的醫療護理相關意願。
藍依齡醫生的病人黃亞袅(87歲)前年擬定了自己的醫療護理相關意願。黃亞袅說,10年前中風後,健康開始出狀況,她在計劃裏聲明,只願意在能自理的情況下活下去。“有了這項預先護理計劃,我更能安心生活。”
黃亞袅的女兒林明瓊(60歲,行政人員)受訪時說,母親在預先護理計劃中表示不想做任何侵入性手術,若碰上需依靠生命維持儀器的情況,也不會選擇保命。“母親年事已高,她覺得動手術未必能改善病情。”
林明瓊說:“母親非常重視自己能不能獨立生活,她中風後雖然有些行動不便,但還能自理,只有外出時需要輪椅。她常說,若她真的需要生命維持儀器才能保命,就讓她走吧。”
藍依齡坦言,盡管參與預先護理計劃的人數有上升趨勢,在本地推行計劃仍有不少挑戰。例如,死亡的話題在亞洲社會向來是個禁忌。
“好些病人的家屬也覺得討論如何安排病人的醫療護理,等于奪走他們的希望。”
與預先醫療指示不同
藍依齡強調,擬定預先護理計劃與預先醫療指示(Advance Medical Directive)不同,後者是一份法律文件,只有在病人得了不治之症且陷入昏迷狀態時才生效。
擬定預先護理計劃時,醫生和病人討論的主要是病人想要的生活品質,和他們想如何生活,而並不只是臨終護理問題。
預先醫療指示屬于機密文件,院方並沒記錄簽署文件的人數,因此無法判斷是否有更多病人簽署這份文件。
隨著我國人口逐漸老化,院方近五年來主要與年介60歲至70歲的病人討論預先護理計劃。藍依齡說:“我們希望未來有更多人參加計劃,包括健康和年輕的公衆,而不只是較年長的病人。”
預知詳情,可浏覽[email protected]或撥電6359 6410詢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