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穆根首次公開本地釋囚的五年重犯率,于2013年出獄的人當中,截至2018年有41%再度觸法。相比之下,這一批人首兩年裏再犯的比率爲25.9%。他表示,有充分證據顯示嗜毒者更易犯罪。
魏瑜嶙 報道
雖然多年來釋囚兩年內重犯的百分比都維持在約20%的低水平,但是即使安然度過最初階段的“危險期”,前路也未必平順。最新的三年數據就顯示,釋囚的五年重犯率達40%以上。
內政部長兼律政部長尚穆根昨天在“關懷網絡”(CARE Network)工作研討會上致辭時,首次公布本地釋囚的五年重犯率,于2013年出獄的人當中,截至2018年有41%再度觸法。相比之下,這一批人首兩年裏再犯的比率爲25.9%。
新加坡監獄署提供給《聯合早報》的數據顯示,2012年釋囚的兩年重犯率爲27.6%,五年則是43.2%;2011年分別是27.4%和43.1%。
他說:“我們的情況雖然比其他國家好,不過幾乎每兩名前囚犯中就有一人刑滿五年後又再入獄,這是值得關注的。我們能做得更好。我們專注于跟夥伴合作,包括關懷網絡的夥伴。”
尚穆根提到,有充分證據顯示嗜毒者更易犯罪。其中原因包括瘾君子爲了購買毒品而偷竊、搶劫,他們很多也進行毒品交易。
他指出,嗜毒和販毒帶動其他犯罪行爲,若沒有毒品我國的犯罪率會更低,因此須協助嗜毒者打破這個循環。
加入社區監督計劃毒犯
明年底料增至3000人
政府今年初就修改了濫用毒品法令,注入更多改造元素,讓多一些毒犯可以加入社區監督計劃。尚穆根透露,截至今年5月,約2300名毒犯在接受社區監督,到了明年底這個數目預計增至3000人,並會持續增加。
對于釋囚重犯情況,新加坡複員技訓企業管理局(SCORE)關懷網絡行政處總監珊蒂(Shanti Pandian)受訪時說,改造是一個旅程,不管是兩年或五年,無法爲重犯風險設定一個截止日期,釋囚每天都面對挑戰。
新加坡監獄團契(Prison Fellowship Singapore)自1950年代開始提供獄內和獄後服務,機構執行董事鄭少平認爲,一些前囚犯首幾年生活穩定之後就松懈下來,沒有保持警惕,有時就不自覺地重拾惡習。
監獄團契執行董事:
要建立社區讓釋囚有歸屬感
“我們要建立一個社區,讓他們有歸屬感,不要回到舊社群去。”
監獄署B4獄所獄署長費沙同意說,初期階段替釋囚解決衣食住行的問題後,接下來更重要是讓他們有可去的地方,有傾述對象。社會向他們伸出援手,他們也得有幫助自己的意志。
來自破碎家庭的詹姆士(46歲,化名)14歲加入私會黨,16歲開始吸毒,往後16年八次進出監獄。他透過關懷網絡的扶持,已回到生活正軌,目前在一家物流公司當主管。
點醒詹姆士的是當時還在念小學的兒子,他受訪時說,他最後一次入獄被判八年改造性監禁。兒子有一次來探監問說學校慶祝兒童節爲什麽別人的父母都在,就他不在時,他當下覺得過去是在浪費生命。
詹姆士服刑期間參加計劃提升自己,2014年獲釋後獲工業與服務合作社(ISCOS)協助考取駕照並找到工作,現在是ISCOS義工,常跟其他釋囚分享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