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凱基證券分析師黃感恩認爲,買方必須認爲能夠從收購中獲益才會出手,因此除牌條例的改變未必一定會推高收購價。
本地股市正吹起除牌風,平均每個月有兩家公司尋求除牌,盡管新加坡交易所本月初調整了自願除牌條例,分析師卻認爲,今年下半年上市公司的除牌風仍將繼續吹,甚至風勢會更大。 受訪分析師認爲,條規雖然改變了,但仍無法改變本地股市受到低估值困擾的局面。根據彭博社數據,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目前的一年預估市賬比(price-to-book ratio)是1.13倍,低于MSCI東南亞指數的1.71倍。
調整後的自願除牌條例,可以讓小股東對除牌有更大的發言權,也意味著獻議收購方可能必須以更高的價格來促成交易,除牌成本因此提高。
本地股市缺乏流動性許多企業甯可除牌
分析師也認爲,本地股市缺乏流動性,加上許多企業不願意受到我國過多的上市條規和要求束縛,因此甯可除牌或轉到其他股市挂牌。
FSMOne.com股票和挂牌基金研究部股票分析員陳怡瑾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我們認爲在下半年,企業除牌情況可能會基于其他因素而增加。例如,由于股票缺乏流動性,可能不值得企業花費金錢和精力繼續維持上市地位,企業最終將尋求除牌。”
她認爲,中美貿易緊張關系所造成的不明朗因素,也影響了投資者情緒,“除非情緒好轉,否則我們預料今年將出現更多公司除牌的現象。”
盡管除牌條例改變,普遍被認爲能促成更高收購價,但不少受訪分析師仍表示事實未必如此。
新加坡凱基證券(KGI Securities)分析師黃感恩認爲,買方必須認爲能夠從收購中獲益才會出手,因此除牌條例的改變未必一定會推高收購價。
不過,他也指出,根據曆史記錄,收購價一般上會比交易量加權季平均價(volume weighted average price)高出約15%至20%,讓小股東有套現離場的機會。”
市場分析員顔子偉也認爲,盡管條例改變,但在實際操作上,仍然是持股最多者在遊戲中占上風。說到底,“誰可以逼公司支付更高的溢價”?
“挑戰者科技(Challenger Technologies)除牌計劃失敗,但那只是千分之一的情況,是小股東極力爭取的結果。”
也有分析師認爲,條例改變是爲了矯正自2011年所推出的一些不利于市場的政策和做法,因此無助于促使除牌勢頭放緩。
輝立證券首席股票經紀卓家揚認爲,低估值是供需問題,而新交所這些年來推行的“不利政策”造成市場顯得“不友善”,促使人們更少買賣股票,導致股價下滑。
“近來最低交易價(MTP)規定可能被取消的消息一傳出,許多小股頓時被‘注入血液’,開始上漲。難道這還不夠清楚嗎?”
分析師建議新交所解決估值過低等問題
因此,分析師建議,新交所與其調整條例來緩解除牌情況,不如解決流動性不足、估值過低和合規負擔沉重的問題。
本地股市近年來上市公司私有化的情況顯著。大股東、機構投資者和同行基于一些上市公司的估值過低而出手收購。
今年以來,至少11家企業已經除牌,包括第一通(M1)、城貿控股(Cityneon)和吉寶訊通(KT&T)。
目前已知在尋求自願除牌,或者被勒令除牌與接到除牌通知的公司至少有13家,包括萬德國際(Memtech)、聖和控股(JEP Holdings)、寶德隆(Boardroom)和置富産業信托(Fortune REIT)。
此外,至少還有另外兩家公司中國傑化(Fabchem China)和首航融資信托(First Ship Lease Trust)提出收購獻議。盡管它們並沒有明確表明最終會除牌,但由于一般上公司在完成收購後都達不到公衆至少占股10%的上市要求,因此預料最終也會被納入除牌之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