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列 本報特約
觀看李顯龍總理在今年國慶群衆大會電視直播的民衆都會同意這次演說很成功。他用淺白的語言,簡單明了地解釋了什麽是氣候變化和爲什麽國人應該關注這個課題。
對于氣候變化,普通老百姓長期以來都像“霧裏看花”,長期處于“高風險、低認知”的狀態。
因此,媒體記者在這方面應發揮影響力,以簡明的文筆解釋、分析複雜的事實,並且淺白地報道出來,促進公衆理解。
李顯龍總理在國慶群衆大會談到氣候變化對我國的影響時表示,氣候變化對一些人而言,或許看似抽象和遙遠。但這是人類面臨的最嚴峻挑戰之一,國人必須對它有所了解、緩解和適應。
自從上世紀80年代末期,“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這兩個詞彙登上國際舞台後,科學家們一再拉響警報:再不采取行動,地球和人類都將面臨滅亡,而拯救地球所剩的時間屈指可數。
國際社會和許多國家政府都承諾要采取行動保護地球,減緩氣候變暖的速度。
氣候議題之緊迫和重大,甚至驚動了諾貝爾獎評委會。去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50周年,就特地把獎頒給兩位在解決氣候變化難題方面做出獨到貢獻的美國經濟學家。
然而,在另一盡頭,普通老百姓對氣候變化卻像“霧裏看花”,長期處于“高風險、低認知”的狀態。
多項調研發現,世界各國民衆雖然知道氣候變化,但懂它內涵的人很少。
幾年前,美國耶魯大學做過一項研究,調查人們對氣候變化的認知,發現大部分美國人都相信,全球變暖正在發生,而且他們大都認爲是人類的活動造成環境的變化。但是,當被問及問題的嚴重性時,只有29%的人表示非常擔憂。
一個解釋是,在進行由上而下的氣候問題宣傳和教育時,所倚靠的往往是抽象的概念和冷冰冰的數據。在專業人士眼中,研究數據可能反映著末世危機,但在大衆眼裏,這些研究報告實在枯燥無味,數據所指向的未來雖然糟糕,但終究離活在當下的他們過于遙遠。
另一解釋是,由于氣候變化災害是緩發性的,地球百年升溫零點幾攝氏度、海平面百年漲零點幾米,在老百姓眼裏並不嚴重,而忽視其累積效果,未予重視。
中國氣候傳播項目中心2012年底發布的《中國公衆氣候變化與氣候傳播認知狀況調研報告》則顯示,雖然公衆對氣候變化的認知度高達93%,但仔細分析這組數據發現,這93%受訪者中,認爲自己只了解一點的占28%,了解一些的占54%,了解較多的占11%。可見,中國公衆對氣候變化的了解還不是很深入。他們對氣候變化內涵的理解有待提高。
台灣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徐美苓去年在一篇論文中提到,台灣多數民衆獲得科技風險(全球暖化是其中一個重要議題)資訊的主要來源是傳播媒體,其中與風險相關的報道不僅會影響民衆的認知與觀感,也是政府與利益團體溝通風險的重要依據。
民衆多從電視獲暖化議題資訊
她指出,常民百姓與專家的思考大不相同。專家仰賴科學方法與數據,大衆多半不依賴數學式的理性計算,而是來自于社會影響,包括親身經驗、人際溝通、大衆傳媒及社群媒體等。換句話說,科學家提供的資訊雖然是完整的科學論述,但對常民百姓卻生澀難懂。
因此,媒體記者在這方面應發揮影響力,以簡明的文筆解釋、分析複雜的事實,並且淺白地報道出來,促進公衆理解。
徐教授幾年前在另一篇論文《台灣全球暖化風險溝通的常民認知》裏提到在13種不同的傳播管道中,受訪者獲得全球暖化議題資訊最多者爲電視,有將近八成(77. 6%),其次爲互聯網(37.1%)、報紙(35.8%)、雜志(16.5%)與廣播(10.3%),其余的管道皆在百分之四以下。
整體而言,多數人答通過一種(占30.6%)或兩種(占34.6%)資訊獲得管道。此結果顯示,民衆獲得全球暖化信息的傳播管道來源仍不夠多元,並高度集中在電視。
可見,電視在全球暖化信息傳播方面扮演關鍵角色。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工作組還爲此制定了手冊,指導科學家們如何有效地把信息有效地散播出去,其中一個建議就是將抽象的觀點通俗化,包括通過講故事方式,尤其是人物故事,而不是圖標和數字來傳達信息,讓民衆直觀了解並真實感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
觀看總理群衆大會電視直播的民衆都會同意這次演說很成功。他用淺白的語言,簡單明了地解釋了什麽是氣候變化和爲什麽國人應該關注這個課題。
有位朋友開玩笑說,聽了總理的演說,才明白地鐵站的進口爲什麽要搭客先爬樓梯再坐電扶梯下樓搭車以及荷蘭風車用途的奧妙。我則告訴他,總理提到的六七十年代牛車水經常淹水,使我想起當年同在羅敏申路一帶辦公的《星洲日報》和《南洋商報》就曾因潮水漲落有沒有淹水的問題大打筆戰。
說到電視媒體在傳播氣候變化信息方面扮演的重要角色,不得不提星和視界BBC自然知性台(BBC Earth,407頻道)過去一個月每逢周六晚播映的一套四集系列紀錄片《城市沉沒》(Sinking Cities),講述紐約、東京、倫敦和邁阿密四座超級城市所面臨的既相似而又各具特點的危機,並介紹它們爲應對海平面上升和極端氣候變化的實時影響所做的准備。它們的經驗很值得我國借鑒。
根據制作組提供的新聞稿,《城市沉沒》采訪了抗洪第一線的氣候科學家、城市規劃者、工程師等專家,以及直接受極端氣候影響的居民。每一集講述洪水來臨時,四座城市各自的獨特地理狀況和風險,分析未來面臨的科學與工程挑戰。片集還深入了解每個城市爲了應對氣候變化正在進行的有創建性的複雜的基礎設施和工程建設。
上周看了倫敦專輯,才發現我國濱海灣蓄水池堤壩原來和倫敦泰晤士河防洪閘有異曲同工之妙。1982年完工的泰晤士河防洪閘服務30多年後已不敷所用,倫敦政府正在尋找新的對策。聯合國報告估計,地球海平面將在半世紀末上升一公尺,到時濱海堤壩將面臨更嚴峻的排水困難。政府已著手籌建第二個水泵房。
政府也在探討以填海方式從濱海東至樟宜造小島,與不同堤壩連接形成蓄水池防洪。預計在未來100年,將投入至少1000億元應對海平面的上升。
最後一集邁阿密剛在昨晚播出。節目會在今天傍晚6時15分重播。今晚7時10分,同一頻道也將播出英國“國寶級”博物學家大衛·愛登堡主持兼旁述的新紀錄片:《氣候變化:事實真相》。
放眼東南亞國家,面臨海平面上升的不只我國,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泰國首都曼谷和菲律賓首都馬尼拉都面臨滅頂和陸沉之災。
我國綠化有功登旅遊推薦名單
雅加達情況最嚴重,預料2050年之前,北部大部分地區將沉入水中。當局打算在雅加達灣建設長達32公裏的海堤,以及17個人工島,耗資約400億美元。但專家指出至今提出的各種補救措施都是治標不治本,頂多只能爲雅加達多爭取20至30年時間,以致佐科總統建議遷都加裏曼丹。印尼一些旅行社趁機發“災難財”,號召遊客趁雅加達滅頂前到此一遊。
每年年初,《紐約時報》都會發布一份年度最值得去旅遊的地方名單。2019年就有52個地方。
榜單考量的因素包括可能因氣候原因而即將絕迹的地方、曆史淵源,以及避免和往年的名單重複,爲全球旅行者提供新鮮有價值的參考。
我不記得雅加達是否曾上榜,但新加坡在2013年上榜,並在46個地方名列第11。我國中選主要原因是綠化和環保有功。以下是評委的評語:
新加坡:在金融中心打造綠色地帶。
作爲世界上最富有的城市和全球金融中心,新加坡幾十年來一直被綠化所覆蓋。不過最近,這座人口密集的城邦正在將自己打造成另一種綠色中心——這是指生態學方面的。《經濟學人》雜志信息部和西門子公司在2011年公布的一項研究,將新加坡列爲亞洲最佳綠色城市,而今年,這座集綠化與鋼筋于一身的大都市更是啓動了兩個重大項目,將肯定進一步擴大其綠化比例並且提升這座城市作爲綠色旅遊城的形象。濱海灣花園(Gardens by the Bay)——一個雄心勃勃的250英畝自然保護區,憑借其玻璃外牆的山形主建築,在世界建築節(World Architecture Festival)贏得年度建築獎,其主建築當中設有花穹冷室和雲霧林。而新的聖淘沙海洋生物園(Marine Park)更是史無前例,它標榜自己是“全世界最大的海洋水族館”。它擁有一個可以乘坐交通工具遊覽的水上公園,還有一個水族館,展覽800個物種的海底生物。——Seth Sherwood
雖說每年的名單盡量避免重複,然而,氣候變遷應變工作何其龐大,雖然城市面臨巨變,卻有不少創新政策與方案應變,我國爲應對海平面上升所采取的創意工程建設和綠意盎然、比濱海灣綠地大六倍的南部瀕水生活圈,說不定會讓我國再度上榜。
更希望總理的演講起著帶頭作用,提高國人對氣候變化的認知度。
注意到這幾年外國電視台制作了不少以我國爲主題和與我國利益相關的高水准益智節目。但不是每個家庭都有安裝電纜電視。希望本地電視台多采購這類節目,配上字幕,並在節目播出前多打預告,讓更多觀衆足不出戶也能增廣見聞。
大衛·愛登堡帶你認識氣候變化
沒有人比大衛·愛登堡(David Attenborough)更有資格和更有說服力講解氣候變化。
這位英國國寶級“世界自然紀錄片之父”通過屏幕告訴我們:“我們快沒時間了,但還有希望。”
雖然已經93歲高齡,他仍然誨人不倦,親上火線主持和旁述了英國廣播公司最新紀錄片《氣候變化:事實真相》(Climate Change: The Facts)。
制作單位新聞稿稱,紀錄片采訪了世界領先的氣候科學家,探討氣候變化造成的惡劣影響、揭開了因與果背後的科學面紗。
影片今年中在英國首播,獲得好評。今晚7時10分,在星和視界407頻道BBC自然知性台(BBC Earth)將首播,配有中文字幕。明天(26日)下午,晚上和午夜還會重播。
我上網先睹爲快。
愛登堡一出場,就告訴你尋常百姓對氣候變遷存在的盲點:“站在英國的郊區,雖然看起來並不明顯,但我們正在面臨全球規模的人造災難。”
接著話鋒一轉:“對世界帶來改變的20年裏,事態變化得比我想象中要迅速得多。”
猩猩失家園 觸動網民心
“如果我們在未來10年內不采取有力的措施,我們將面臨對自然不可逆轉的傷害。”
片子沒有太多枯燥的數據和圖表,有的是人類生活環境和野生動物自然環境不斷受到摧殘的痛心鏡頭。
說到溫室氣體排放持續上升,問題越來越棘手,而能夠吸收二氧化碳的森林卻不斷被砍伐時,只見印尼森林砍伐現場,一頭紅毛猩猩奮不顧身,沖向挖土機揮拳阻擋機器繼續摧毀家園。
但肉掌難敵鐵手,猩猩失掉了家園。這無助又淒涼的一幕觸動了不少網民的心。
而砍伐森林的原因,則是爲了改種棕榈樹,生産棕榈油。
愛登堡從事自然曆史紀錄片的制作已60多年,幾乎親身探索過地球已知的所有生態環境,所觀察過的物種比地球上任何人還要多。
他用一生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業,親身去感受世界各角落的生命。
人生如此,不虛此行。
他從事科學工作,卻是一個成功的說故事人。
電視在全球暖化信息傳播方面扮演關鍵角色。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工作組還爲此制定了手冊,指導科學家們如何有效地把信息有效地散播出去,其中一個建議就是將抽象的觀點通俗化,包括通過講故事方式,尤其是人物故事,而不是圖標和數字來傳達信息,讓民衆直觀了解並真實感受到氣候變化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