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點燈
惹蘭加由居委會關懷之心興趣小組除了送枕頭上門及免費爲弱勢家庭居民剪發,
還舉辦幫年長者收拾屋子、刷油漆、收集舊書本等活動,
在幫助有需要的家庭同時,還加強了居民的凝聚力。
送枕頭上門、免費理發,惹蘭加由社區組織居民當義工,鼓勵大家力所能及散發愛心,關懷弱勢群體。
67歲的呂雅萊住在惹蘭加由社區,大約五年前,她開始在住家附近打太極拳,還因此結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群人一周見面好幾次,發現除了太極拳,還都對縫制手工藝品頗有興趣。
“于是我們從兩年前開始,兩周一次聚在居委會做手工,縫制一些小包包或小飾品之類的。去年聖誕前夕,我們還做了一次義賣,將累積到一定數量的工藝品賣出做慈善。”
能夠幫助他人,讓呂雅萊感到分外開心,也因此接受了居委會的建議,于今年6月開始,縫制100個枕頭套,再裝上居委會新買的枕頭,派發給鄰裏的弱勢家庭。
“每天吃完晚餐我就會下來縫枕頭套,不覺得辛苦。和朋友們一起做感興趣的事情,同時還能幫到別人,讓我感到非常滿足。”
一對套著由呂雅萊親手縫制枕頭套的枕頭,就送到了惹蘭勿刹區居民楊女士的手上。楊女士和17歲的女兒同住在二房式組屋,當清潔工的她收入有限,每月薪水只能滿足基本生活所需,在扣除生活費和女兒的學費後,幾乎所剩無幾,家裏頭的物品能用則用,楊女士就足足有五年沒有更換枕頭。
對于義工送來的新枕頭,楊女士感激不已。“我會好好用新枕頭。”
義務剪發
讓每個人幹淨漂亮出門
與呂雅萊一樣熱衷于服務社區的,還有來自馬來西亞的45歲新移民陳瑞美。從事幼教工作的她從五年前開始在老人院、教堂及社區等地當義工,雖然家住實龍崗,卻也不介意跑到惹蘭加由去幫助別人。
陳瑞美回憶,自己20多年前爲了看看世界而來到新加坡,並在不久後結識了共度一生的伴侶。在新加坡安家的她一直心存感激,並決心一有機會,就要盡力回饋社會。
“我每年回馬國好幾次,家人都很支持我定居新加坡,這邊讓我有安全感。”
如今,一對兒女都已長大,陳瑞美更是作爲表率,積極參與義工活動,讓兒女明白助人爲快樂之本的道理。她在朋友的推薦下,加入惹蘭加由社區的關懷之心興趣小組,參與爲年長和低收入人士免費理發的活動。
“剪頭發算是我的興趣之一,我兒女從小都是我幫他們理發,所以我的理發經驗已經有10多年了。”
此外,陳瑞美說,以前她在社區碰到沒有整理頭發的女傭時,都會主動提出幫忙剪發,大家對她的技術也都相當滿意。
“我的想法是,不論你來自哪裏,家庭情況如何,是不是生病甚至坐輪椅,都要幹幹淨淨,漂漂亮亮地走出家門。”
加入社區理發義工行列後,外行出身的陳美瑞也曾遇到一些困難。例如,有的年長者不信任她的技術,或者有的頭上長膿,一碰就破,須有足夠的細心和耐心。
“幸好有專業人士教我們。如今我的理發技術也有所提升,居然還能滿足18歲兒子對發型的刁鑽要求。”
談到未來,陳瑞美表示,不排除有機會真的成爲理發師,不過目前還是以照顧家庭和當義工爲主。
家住附近租賃組屋的葉怡頓(76歲)在記者前去采訪當天剛好到居委會剪發。他受訪時指出,自己過年期間左腿因病菌感染被迫截肢,住院兩個月後,如今只能靠輪椅代步。
“我一直很注意形象,每月都要花10元理發。如今坐輪椅不方便,能在住家樓下剪,是再好不過了。”
讓義工提出活動建議 培養積極參與精神
不論是送枕頭,還是剪頭發,都是惹蘭加由居委會關懷之心興趣小組爲居民開展的服務項目。惹蘭加由國民融合委員會主席周世豪(51歲)受訪時表示,興趣小組舉辦的活動一般都是由義工自己建議,這樣更能夠培養他們積極、認真參與活動的精神。義工們每年都會想出一些新項目,再根據不同人的特長編組,而基層領袖則是從旁協助他們。
“除了上述兩個項目,我們
還有幫年長者收拾屋子、刷油漆等活動。有時義工也會到居民家裏收集舊書本,再派發給要閱讀的人。”
興趣小組的義工不限年齡國籍,周世豪指出,居委會實際上非常歡迎新移民和年長者加入。
“這樣更能體現社區的包容性,也能給不同背景的居民提供更好融入社區的機會。”
他強調,社區義工活動不僅增加居民凝聚力,更重要的是,還能提供給需要幫助的居民一個求助管道。
“一些居民來參加活動,認識了義工或基層領袖。那他們以後遇到什麽生活上的問題,也就知道能找誰傾訴或尋求幫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