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越來越重視健康,對環境保護的意識也日漸提高, 飲食成爲下一個被科技顛覆的領域。
不論是從菌類和豆類提煉出高蛋白質食材的Life3 Biotech、以科學方法改良高卡路裏和高糖食品的昊福食品科技(Hoow Foods)、研發出讓不健康的米飯變成健康米飯的Alchemy Foodtech,以及這一期在陸地築起海産高樓垂直養殖場的Apollo Aquaculture,皆以創新方式,試圖挑戰現代人對飲食的想象和習慣。
本地阿波羅水産養殖集團(Apollo Aquaculture),自1972年創辦迄今已年近半百。集團成立初期,正逢觀賞魚熱潮大興的時代。然而當年超過300家漁農,如今還屹立不倒的已爲數不多。阿波羅便是其一,每年仍出口價值數百萬元的觀賞魚。
阿波羅最令人贊歎的是其海産業務;集團率先開發了現代自動化的陸地垂直養殖系統。在傳統漁業面對氣候與科技的雙重壓力、瀕臨絕迹的情況下,集團創造了另一個企業高峰,爲業界開拓了一條新路。
這一切皆源自集團第二代掌舵人,總裁黃偉傑的願景。然而,這樣的戰果得來不易。
黃偉傑年輕時念的是機械電子的繪圖設計,與父業風馬牛不相及。因爲每每犧牲假期爲父親打工,做的又是低層的粗活兒,即便他自小對做生意感興趣,卻不喜好父親經營的漁業。歲數漸長後,他才深切體會父親的辛勞、目睹他生意上面對的挫折,便放棄澳洲求學的計劃,選擇加入父親的公司。
可父子倆頻頻出現摩擦。因爲年輕、血氣方剛,在一次沖突後,黃偉傑毅然離開父親的公司,自立門戶發展建築事業。他迅速取得輝煌的成績,還遠到迪拜拓展業務,成功者的氣焰一度讓人不敢直視。
但登高易跌重。顧客屢欠付款,導致黃偉傑的公司資金周轉不來,債台高築。向父親借錢而遭婉拒,爲了不讓母親擔憂還故作堅強,然而那時的他早已墜落谷底。
逃避了約莫半年,父親說服他面對問題,承擔責任。在父親的支持下,黃偉傑約見了所有的債主,表達歉意的同時還許諾償還債務。這些前輩們不僅接受了他的方案,還鼓勵他說生意失敗是常有的事,不要氣餒。
經此一事,黃偉傑終于明白父親的苦心。他說:“我雖是獨生子,但父親從未因此而溺愛。建築生意失敗時,父親在不予以金錢救濟的情況下,教會了我更爲重要且珍貴的東西:即做人、做事的道理,以及面對問題的勇氣。”黃偉傑與那些前輩們至今還有生意上的往來,也不忘在他們遇難時伸出援手,報答當年的恩惠。
重返漁業後,爲了給予他時間與空間再度站起來,父親要黃偉傑專研改善漁業營運的方法。
于是,黃偉傑埋首深究,巧妙地運用科技以及精心設計的流程,研發了一套自動化系統,即便是新手員工也能有效、持續地養殖出健康魚蝦。但公司的老員工不服,還與黃偉傑請的外勞員工來了一場比試。老員工落敗後,威脅辭工。在這關鍵點上,父親義無反顧地選擇支持兒子。
2009年,父親過世後,黃偉傑繼承了家業。他頻密地走訪諸多先進國家取經。憑借毅力、巧思、活學活用的本事,以及養殖觀賞魚的多年經驗,他帶領集團投入鹹水魚蝦等海産的養殖,進行自動化轉型、數據分析和適用的科技。
一直以來,黃偉傑都時時關心海洋及同行業者面對的問題。爲了解決海洋過度捕撈的問題,他便想到通過陸地垂直養殖場來取代傳統的海水捕撈及養殖。
傳統鹹水漁業靠“老天”吃飯,風險高、勞力多,收益卻不穩定。一旦出狀況得立即搶救、業者一顆心總是懸著。有鑒于近年來海藻繁殖所摧毀的大量養殖魚,他感歎:“現在以傳統方式做事太不可預測了。”
慶幸的是先前的建築公司Cube2猶在,已磨練成了一支專業的工程團隊,能夠打造他心目中定制養殖系統。先進科技、工程團隊,以及養殖知識的協同作用促成了阿波羅獨特且連貫的無縫隙解決方案。他常對人說:“我們不是科技的創造者,我們是科技發明的創意實用者。”
垂直養殖場三層樓高 通過四步驟過濾用水
從起心動念到落實願景共花了三年。2015年,三層樓高的鋼鐵架構垂直養殖場終于建成。每層設有兩個養殖池,每個池是135平方公尺,可容納約2萬2000只魚苗,或每立方公尺的水養殖150公斤至250公斤的魚。産量不僅穩定,增幅還達到海裏養殖的三至六倍。
至于勞力,阿波羅通過種種科技的整合,例如遠程監控系統、魚蝦的健康數據、用水的回收及多層次的處理等,大幅度降低病菌的風險,也減少了養殖場對人力與資源的依賴。以往一名員工對一個養殖池的比例,如今改爲一名員工掌管四個養殖池。
綜合産量、資源與人力的變化,阿波羅的整體生産力可謂暴增。
尤爲關鍵的是水質。阿波羅通過四個步驟過濾用水,達到納米層面的消毒、去汙和徹底的淨化。唯有提供最幹淨的池水與環境,通過高密度的掌控,才能夠生産出高質量且可安全食用的海鮮。
阿波羅采用對資源及廢物的管理實踐了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策略,大幅度地減輕對環境的壓力,取得可持續生産及消費的績效,響應新加坡的“零廢物總計劃”(Zero Waste Masterplan)願景。
新養殖場每年産量大增
集團已在興建預計耗資7000萬元、高度自動化、樓高八層的水泥陸地鹹水魚場。因規模較大,單是地基便打了938根。這個占地約3萬8400平方公尺的建築物預計在2020年次季竣工,屆時新的養殖場將大幅度增加每年的産量,從目前的110噸魚上漲20倍至2200噸魚。
淡馬錫(Temasek Holdings)也將注資,幫忙承擔這個本地中小企業的部分建築費用。
黃偉傑說:“目前,每條魚的能源成本約30%,往後便可降至3%。”即每年節省約350萬元的能源費用。
與新魚場比鄰,同在梁宙彎(Neo Tiew Crescent)的,將是集團的辦公處及食品加工中心,預計在2021年完工。這兩者極有可能是全世界首個垂直海産養殖的開源地以及未來研究發展的樞紐。
集團也與外國業者緊密合作。集團不久前獲得了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頒發的“日本食品和配料支持者”(Japanese Food and Ingredient Supporters)證書,是我國首家獲得該證書的非日本公司。集團還收到邀請,爲中國一家企業建造類似的養殖場。
阿波羅除了讓新加坡在觀賞魚出口的世界版圖上占有一席之地,其海産養殖業務也爲新加坡的食品安全,乃至整個漁業做出了貢獻。
四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