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馬錫基金會和國立癌症中心合作推出新項目,借由對專業醫療人員和社區的培訓與支持,爲乳癌病患及幸存者提供從身體到心理的全方位出院後關懷護理。
名爲“淡馬錫基金會—愛惜關懷項目(便利癌症護理,扶持癌症病患)”(Temasek Foundation-ACCESS programme,Accessible Cancer Care to Enable Support for Survivors)的計劃由淡馬錫基金會和國立癌症中心合作推出,除爲病患提供全方位護理支持,還有長期措施幫助病患預防和管理癌症複發。項目將試行兩年,預計將有超過4000人受益。
淡馬錫基金會承諾爲上述項目投入210萬元。
乳癌病患將在預約就醫或定期檢查的兩天前收到包含“痛苦溫度計”(Distress thermometer)的手機短信,要求他們先自行測試壓力指數,然後在就醫過程中跟醫生討論。若有必要,醫生會推薦病人去專門的機構,接受進一步的康複或心理治療。
國立癌症中心腫瘤內科顧問羅偉仁醫生透露,我國醫院目前雖然大多都有相關服務,但已出院病人若不自行前來尋求幫助,醫生就很難知道其實他們正爲一些病情以外的問題所困擾。
“新項目走進社區,通過對社區診所、家庭醫生及護理人員等夥伴的培訓,幫助病人及早發現問題,采取應對措施。”
羅偉仁指出,一些病人出院後行動不便,但他們卻不甘願一直靠著拐杖行走。解決這類問題的方法是將他們轉介到康複治療中心等,協助病患做複健運動。
“大多數病人面對的是心理問題。比如,因爲害怕癌症複發,他們會非常焦慮,以致影響了正常的工作和生活。這時,就可以讓他們去看心理醫生。”
63歲的珍奈麗(Jenelle)在2010年患上乳癌,2018年癌症又複發。在接受化療之後,她開始服用終生性藥物來控制癌細胞的擴散。藥物産生的副作用,如情緒波動大、健忘、注意力不集中和手腳麻木等讓本就爲病痛煩惱的她備受煎熬。珍奈麗于是向醫生求助,並在之後被轉介到國立癌症中心的支持護理小組。小組不僅對她提供情感支持,還教授她不少對抗失眠等問題的實際方法。
衛生部兼環境及水源部高級政務部長許連碹博士昨天爲新項目主持推介時指出,愛惜關懷項目可幫助病患重回社會,也讓他們的愛人及家人安心。
“我們最終的目標是將項目惠及其它類型的癌症患者。這樣,所有病患都能獲得他們需要的幫助,以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