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氣候變化秘書處展開的調查顯示,多達94.9%的受訪者對“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有所認識。其中,超過六成受訪者堅信個人行爲有助于對抗氣候變化,而這麽做的最大原因是爲後代保留一個宜居的世界。
本地一項最新調查顯示,民衆近年對氣候變化的認知度不斷提升,“省錢”不再是他們采取緩解氣候變化行爲的最主要原因,反而甚至願意爲此投入更高的生活成本,忍受不便。
總理公署屬下的全國氣候變化秘書處(NCCS)今年5月至7月對1000名15歲及以上,涵蓋不同教育程度、住房類型和種族的本地居民展開面對面采訪,了解他們對氣候變化的認知情況。
這也是氣候變化秘書處首次統一公開部分調查數據。自2011年以來,該機構每兩年進行一次相關調查。
結果顯示,多達94.9%受訪者對“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有所認識,較2015年的80.6%與2017年的89.5%顯著提高。
當中絕大部分人也了解氣候變化帶來的後果,例如擾亂生態系統、高溫使人更容易患上骨痛熱症等疾病,以及海平面上升等。
超過六成受訪者堅信個人行爲有助于對抗氣候變化,而這麽做的最大原因是“爲後代保留一個宜居的世界”。2017年調查中排名第一的“省錢”,此次僅是第五大原因。
超過95%支持我國邁向低碳經濟
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副教授陳恩賜受詢時說,調查結果說明國人向政府發出明確信號,即政府無須再大費周章向國人傳達對抗氣候變化的迫切性。
“政府因此應專注于動員國人,積極參與應對氣候變化的集體行動中。”
調查中有超過95%的受訪者支持我國朝低碳經濟發展,其中78.2%受訪者已經准備爲此助一臂之力,包括承擔更高的費用以及忍受不便。
低碳經濟指的是以減低排放與汙染,提高能源利用率爲基礎的經濟模式。一些例子包括民衆放棄便利出行方式,改搭使用清潔能源的公共交通,或是選擇單價較高的綠色能源配套等。
調查也發現,越來越多民衆在日常生活中做出改變,包括關掉電器插座的電源、省水以及留意食物保質期,減少食物浪費。但今年僅有不到一半(48.3%)的受訪者表示知道應對氣候變化的具體措施。
零廢新加坡經理白海琳接受《聯合早報》采訪時認爲,這可能是受訪者僅從宏觀角度思考氣候變化,未能直接將生活習慣改變與減緩氣候變化沖擊的做法直接聯系起來。
根據政府2016年推出的氣候行動計劃,使用節能電器、將冷氣溫度設定在25攝氏度或以上,以及縮短沖涼時間等,都是一些簡單易行,又有助于應對氣候變化的實際行動。
盡管同意對抗氣候變化須整個社會共同努力,但受訪者普遍認爲,政府應承擔最多責任,企業次之,個人第三,社區及非政府組織所能發揮的空間最小。
作爲一個非政府組織負責人,白海琳對此表示:“人們可能不完全理解非政府組織的作用。但對我們而言,我們處在民衆與政府間的中間立場,架起溝通的橋梁,推動企業和政府朝更大程度減少氣候影響的方向發展。”
環境及水源部長馬善高昨晚在面簿就調查結果發文說:“作爲一個國家,我們須繼續在全球對抗氣候變化中盡一分力量。我們的共同行動可爲子孫後代帶來積極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