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引述人力部調查的數據指出,目前受雇于資訊通信、建築環境、專業服務和制造業四個行業,加上金融和保險服務、批發貿易和醫療三大領域的PMET中,約75%是本地人。
較難雇用本地專業人員、經理、執行人員及技師(PMET)來填補職位空缺的行業,包括資訊通信、建築環境、專業服務和制造業。這四個行業外加另外三個發展前景良好的領域的PMET職位中,約75%是本地人。
人力部長兼內政部第二部長楊莉明答複議員畢丹星(阿裕尼集選區)國會詢問時,引述人力部調查的上述數據。
她說,整體來看,受雇爲PMET的本地人數量與占比,在過去數年穩定增加。受雇爲PMET的本地人數從2009年的約96萬人增加至2019年的130萬人,同期占比也從51.4%穩定增長至58.3%,本地公民的趨勢也類似。
人力部2017年透過“增長領域計劃”(Growth Sectors Initiative),密切與各行業機構合作,協助本地人從事具備良好增長潛能領域的PMET工作。
除了資訊通信、建築環境、專業服務和制造業,具發展潛力的領域還包括金融和保險服務、批發貿易和醫療。
目前受雇于這七個增長領域的PMET中,約75%是本地人。
楊莉明說,過去三年,政府在應變與提升計劃下,協助超過4萬8000名本地求職者找到PMET工作。大部分本地人從事的工作包括數據分析員、數碼廣告從業員和技術銷售工程師。
勞動力發展局與各行業機構也通過增長領域計劃,幫助1萬多名中途轉業的本地人從事增長領域的PMET工作。專業人士轉業計劃參與者中,每10人有超過九人轉業後留在同個工作,約七人的薪水比之前更高。
楊莉明指出,政府必須繼續創造良好的工作機會、鼓勵個人提升技能或重新培訓、督促雇主落實公平雇傭和晉升,政府也會持續投資在教育與培訓,以維持就業目標。
“爲了幫助新加坡人,我們必須盡力繼續進行這方面的工作,而不是狹隘地著重在取代勞動隊伍中的永久居民和外籍人士。那是個零和遊戲,會促使企業重新考慮應否在新加坡開展高價值活動。最終結果不會符合新加坡和新加坡人的最佳利益。”
楊莉明提到,40歲及以上成熟員工的就業進展良好,每四名成熟員工中,約有一人在加入勞動隊伍時持有本地專業文憑或大學文憑,預計可從事PMET工作,但現在其實已有近半數成熟員工擔任PMET工作,進展亮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