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學
多財
從普通市民的角度來理解常見的經濟和財經術語和課題。
周文龍 報道
冠病在全球快速蔓延,導致金融市場劇烈波動、大量經濟活動受疫情影響暫停、失業率飙升,許多國家的經濟告急。
爲應對經濟和金融穩定,各國央行近來推出了各種寬松貨幣政策,像美國聯邦儲備局上月就推出有如“組合拳”的貨幣政策,力度之大,在某些方面甚至超過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期。
到底什麽是寬松貨幣政策?它的具體操作手法有哪些?效果又如何呢?
簡單來說,寬松貨幣政策就是增加市場貨幣供應量,或市場俗稱的“給市場灌水”。因爲貨幣資金就好比是水,而貨幣政策就好比是水庫的閘門。當企業急需資金,寬松貨幣政策就是把閘門或者水龍頭放松一點,讓水多流出來一些。相反地,緊縮貨幣政策就是把閘門或水龍頭關緊一點,讓水少流出來一些。
這聽上去好像很簡單,但是現實操作卻非常複雜。像閘門怎麽松、松多少,都關系到市場上的資金量、影響市場預期和經濟冷熱程度。其中,降息是最典型的寬松貨幣手段。通過降低利率,政府可刺激房地産購置、建築施工和企業投資等,從而拉動消費需求、刺激經濟增長。
聯儲局上月3日和15日兩次宣布緊急降低聯邦基金利率,把利率區間降至0%至0.25%,進入“零利率時代”,就是降息的例子。
我國是通過調整新元彙率來達到收緊或放寬貨幣政策的作用,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約兩周前讓新元停止升值,並調低新元彙率波動範圍中心軸,也可視爲寬松貨幣手段之一。
除了降息,另一個常見的寬松貨幣手段,就是降准,即降低銀行的存款准備金率(Required Reserve Rate)。各國金融法規一般都規定銀行必須將吸納存款的一部分存到央行,不能用來向外貸款。這部分占存款多大比率,由央行決定,直接影響銀行使用存款向外放貸的規模。
如果央行降准,市場流通中的貨幣量便會成倍增加,反之亦然。
例如中國人民銀行3月中就進行定向降准,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約1110.88億新元),支撐備受冠病疫情打擊的經濟。
最後得提的是公開市場操作(Open Market Operation)這個寬松貨幣。它指的是央行在金融市場上公開買賣有價證券,以改變商業銀行等存款貨幣機構的准備金,進而影響貨幣供應量和利率,實現貨幣政策目標的手段。
當央行在實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後,這種手段又稱爲量化寬松(quantitative easing),相當于“間接增印鈔票”。
量化寬松對聯儲局來說不陌生。它已多次啓動量化寬松。上月15日,聯儲局就啓動7000億美元量化寬松,23日還進一步將量化寬松規模增加至“無上限”。
量化寬松是一種非常規貨幣政策,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時,聯儲局在兩輪量化寬松政策下,總計購入2.3萬億美元的債券和公債,穩住了金融市場。
然而,再寬松的貨幣政策也不是“萬靈丹”。聯儲局的量化寬松“無上限”就受到不少分析師批評。他們擔心,當疫情平緩後,一旦流動性需求降低,可能會形成“美元災”,屆時又是新一輪危機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