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突如其來的冠病疫情打亂了一家七口的生活,丈夫無法開工,養家擔子落在太太一人的肩上。
陸鳳燕(37歲)是一所學校的財務人員,月入約2500元,和丈夫育有四名孩子,年齡分別是九歲、16歲、18歲和19歲。
她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一家六口原住在一個三房式組屋單位,但母親今年初搬來和他們同住後,房子變得更擁擠。“我和丈夫去年10月左右就開始物色新房子,當時丈夫還在一家高爾夫球俱樂部做兼職,每月收入至少1500元。”
陸鳳燕告訴記者,他們是在今年3月,于轉售市場買了新四房式單位。賣掉舊房子後,加上夫妻倆的收入,本來應足以應付裝修費和每月的房貸等,甚至還有些存款,但疫情卻讓他們陷入了一場危機。
丈夫2月被要求暫時停工
今年2月,丈夫任職的俱樂部活動逐一取消,他也被要求暫時停工。
陸鳳燕說:“少了丈夫的收入,影響很大。我們每個月須支付的貸款約1700元,我的收入扣除公積金後,只剩1900元左右,付了貸款,剩下的真的不多。爲了幫補家用,丈夫也開始兼職送餐,能賺多少是多少。”
雪上加霜的是,病毒阻斷措施4月7日施行後,新房子的裝修工作必須暫停,購買的部分家具也無法送到家中。
三個孩子須居家學習 但家裏只有兩台電腦
陸鳳燕說:“幸好地板已鋪好,我們就將就著暫住,但廚房還沒裝修好,沒辦法煮飯。一開始,我們每天三餐都得打包,由于家裏人多,一天單是吃飯錢就要約150元。朋友得知後,把電鍋借給我們,才省了些開銷。”
另外,學校假期前,還在求學的三個孩子都得居家學習,但家裏只有兩台電腦。陸鳳燕說:“雖然可向學校借電腦,但需要一些時間。16歲的兒子今年考N水准,我最後決定買個二手筆記本給他,避免耽誤他的學習。”
她感歎,因爲疫情,生活被打亂,還有很多意料之外的開銷。慶幸一家人可從預算案中的不同計劃受益,包括短期援助基金、一次性“同舟共濟現金補貼”,以及育有20歲及以下新加坡籍孩子的家長可獲額外現金入息等。
“初步計算,我一家可拿到3000多元的援助。幸好政府新宣布另外給100元的水電費補貼……現在大家都在家,用水和用電量都很高,過去一個月,單是水費已經100多元。”
陸鳳燕也說,孩子都納入學校的經濟援助計劃,小女兒也參加了中區社區發展理事會的“培育計劃”。“學校盡可能幫助孩子,但做家長的還是要負起其他責任,壓力肯定有,只可以要想辦法克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