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E
專版
中小
企業
本專版每逢星期四刊登。歡迎商團提供資訊,請傳真到63198125或電郵到[email protected]
醫療創新
科技抗疫
系列
2019冠狀病毒疾病疫情至今已在全球造成數十萬人死亡 。新加坡企業發展局( ESG)的數據顯示,目前本地有超過300家生物醫藥起步公司,其中40多家本地企業正在發展新的解決方案,協助對抗疫情。
本系列邀請四家本地企業分享如何參與這場抗疫之戰。這包括研發全國首個無線遠程心電圖監控系統Spyder的Web Biotechnology、發展無線追蹤系統的恺悌科技、推出唾液采樣器SAFER Sample的路勝基因,以及這一期受訪積極投入疫苗研發的Esco Aster公司。
韓寶鎮 報道
2019冠狀病毒疾病橫空而來,眼下似乎只有疫苗問世才能夠平息疫情,就在各國競相研發疫苗對抗冠病之際,本地一家公司也積極投入了疫苗的研發工作。
然而,惱人的冠病未息,纏人的骨痛熱症卻再度來襲,連這家公司的創辦人也難以幸免,染上骨痛熱症。或許是生命要給他什麽啓示,一場病加強了他更懇切追求公司使命的信念。
醫藥合同研發與生産公司(CDMO)Esco Aster創辦人林向亮(34歲)出院後接受《聯合早報》訪問說:“最近,我因骨痛熱症住院治療。說起來,這真是一個天大的諷刺,因爲我們公司可能會研發骨痛熱症的診斷和骨痛熱症克隆抗體(mabs)。”
不久前,他剛同杜克-新加坡國立大學醫學院(Duke-NUS)的一位教授,談到共同開發對方研究出來的骨痛熱症候選疫苗(vaccine candidate)。
患病後決心爲我國及區域 爭取疫苗和診斷自給自足
耐人尋味的是,林向亮雖然患上骨痛熱症,但醫院的診斷測試一度居然無法檢驗出來。原來,這一季的骨痛熱症是一種新菌株,在本地並不普遍。
“我的醫生還說,目前的診斷准確度僅爲三成。新加坡不僅深陷冠病19大流行,如今也可能出現曆來染病人數最多的情況。”
留院期間,他幾個晚上都無法入眠。由于全身出現紅疹,是屬于許多重疾的征兆,讓他不禁擔心自己是否患上了更嚴重的病症。
“這一次的親身體驗,確實啓發我要在爲新加坡和本區域爭取疫苗與診斷的自給自足方面,進一步做出努力。當前的疫苗只能用在患過骨痛熱症的人身上,而且還不能完全抵禦骨痛熱症的所有血清型(serotypes)。”
Esco Aster是本土生命科學公司Esco集團(Esco Group)于2017年分拆出來的公司,專注于提供疫苗、生物、細胞和基因療法的研發制造服務。
透過新加坡企業發展局的牽線,Esco Aster同本地兩家生物科技公司MiRXES和威特實驗室(Veredus Laboratories)合作,迎合本地擴大測試能力和提高測試便利性的迫切需要,借以防止冠病的社區感染。
林向亮的哥哥林向前(36歲)目前是Esco集團總裁。兩兄弟的父母林麗佑和羅于紅于1978年創立Esco集團,原本只生産淨室設備和用品,之後擴大至藥劑、生命科學、生物科技等領域,公司目前已銷售至超過100個國家。
林向亮畢業自澳大利亞悉尼大學,擁有生命科學學位,主修臨床心理學;林向前畢業自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專攻金融與經濟學。
成長于家族公司,林向前從小接受父親的訓練。他13歲加入公司,在辦公室打雜,之後升任資訊通訊與網絡經理,在十七八歲的時候已肩負著出口經理的任務。
回想當年,他說:“員工最初將我視爲老板的兒子,但我必須向他們證明自己的能力。”
18歲時,他只身前往美國密歇根州的公共衛生認證機構NSF國際參與考試,以及同當地導師學習生物安全櫃設計和測試的知識,成爲當時全球最年輕的合格生物安全櫃現場認證員(biosafety cabinetfield certifier),這項紀錄相信迄今未被打破。
生物安全櫃的用途是保護用戶和周圍環境,免受生物汙染物和其他有害物質的侵害。他把專業知識帶回國,並在發展公司業務方面得到全面發揮。
他自豪地說:“我把Esco從一家爲跨國公司提供服務的中小企業,轉變爲一家全球知名品牌持有者和制造商……我們的業務也在沙斯之後起飛。”
成立生命科學投資公司
與武田制藥簽12億研究協議
30歲之後,他決定探索在家族公司業務以外的相關領域,于是成立了生命科學投資公司Esco Ventures,並花了幾年時間摸索和學習,如今終于見到成果。
上周三(1日),Esco Ventures旗下公司所孵化的生物科技起步公司Carmine Therapeutics,與日本武田制藥公司簽署了一項9億美元(12億5300萬新元)的研究協議,以研發兩種罕見病藥物以及把它們推出市場。
相對于哥哥,林向亮從小憧憬當臨床心理學家,雖然直至就讀初級學院每逢學校假期都到公司幫忙,但卻從來沒有想過有朝一日自己會加入家族公司。
大學畢業後,他巧遇維多利亞初級學院前院長李佩文,對方曾經不計較他O水准表現欠佳,而讓他順利進入該初院求學。這名恩師建議他先累積工作經驗,之後才修讀博士學位,轉當一個臨床心理學家,經過對方的鼓勵,他終于在2008年加入公司。
期間,他發現許多國外客戶正在提升生産和品質管理設施,從本地和世界衛生組織(WHO)所定的“藥品生産質量管理規範”(簡稱GMP),提升至主要爲PIC/S的國際cGMP標准。
透過他的推動,Esco集團開始爲現有的生物科學客戶提供cGMP生産工具,協助它們以較低成本取得高質量的藥物,讓它們在各自的市場維持令人負擔得起的醫藥系統。
在這個過程中,他也重新發現自我。“我發現自己想要當臨床心理學家的主要原因,是我有創造的訴求,但又要以富有詩意、精神上不受拘束的形式來達成,我覺得自己可以繼續通過經營家族生意來滿足這一訴求。這份試驗和創建新工具及藥品的自由,是在企業界無法找到的。”
降低疫苗成本
使發展中國家負擔得起
他認爲,疫苗的目的是要降低成本,使得發展中國家的普羅大衆能夠負擔得起。如此“反資本主義市場”的目的,只有他的家族公司——同時處于發展中國家地區、又有能力以自家平台支撐社會企業運作的公司,能夠迎接這項挑戰。
從分拆出來的Esco Aster,目前就肩負了這項任務。一方面,它可以同發達國家取得更高收費,但另一方面向發展中國家收取較低費用。
目前,抵禦疫情將是兄弟倆最迫切的計劃。林向前說:“Esco的首要任務是繼續應對冠病大流行,以確保運營和産品與服務供應方面不會中斷,同時確保與我們合作的員工和供應商的安全。”
他指出,自大流行以來,全球對公司的生物安全櫃有大量需求。Esco已執行業務持續計劃,並將繼續跟進最新發展和當局的建議做出反應。
四之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