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麗娟
就勢
論市
大家也清楚知道短期內行業的情況不會好轉,唯一能做的是趁早做准備,爲自己覓得一條出路。
在這方面,政府的“新心相連”就業與技能配套所提供近10萬個就業、實習及培訓機會,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這是一個散發著濃濃憂愁的財報季節。
從7月中開始,各家上市公司陸續發布截至6月底的最新季度財務或業務報告,幾乎家家都傳出壞消息,不是出現虧損就是淨利銳減。
星期三下午閉市後,新加坡航空公司(SIA)公布現財年首季淨虧11億2300萬元。新航大多數航班停飛,載客量在4月至6月暴跌99.5%,雖然出現虧損已是意料之事,但虧損超過11億元還是讓新航小股東的心涼了一大半。
隔天輪到吉寶企業(Keppel Corp)公布業績,集團第二季淨虧6億9700萬元,主要因爲蒙受了岸外與海事業務相關逾9億元的顯著折損。
之前還有勝科工業(Sembcorp Industries),集團在上半財年轉盈爲虧,淨虧1億3100萬元,全年料將虧損;凱德集團(CapitaLand)則發布盈利預警,上半財年淨利可能下挫多達95%,凱德來臨周五開市前發布業績。
根據《聯合早報》整理的數據,今年來已有超過90家挂牌公司更新盈利預期,絕大多數是發布盈利預警,是近幾年來同期最多的一次。
即使是業務情況還算不錯的三家本地銀行,也響應新加坡金融管理局節制派發股息的呼籲,把本財年的股息額限制在上財年的60%,以便讓銀行有充裕資金來滿足企業和國人的融資需求,並爲更惡劣的經濟狀況做好應對准備。
這一兩個月,有越來越多的上市公司和房地産投資信托(REIT)爲了保留現金,而減少派息。
以上的情況相信不必多解釋,大家都知道是冠病惹的禍。
數據反映出冠病沖擊力
這場突如其來、又揮之不去的冠病大流行對我國經濟的沖擊,正透過一組組的數據切切實實地反映出來。
企業表現不佳,首當其沖的是員工。在新加坡進入冠病阻斷措施的第二季,就業人數(不包括外籍女傭)銳減12萬1800人,是曆來最糟糕的情況。裁員人數急速上升,從首季的3220人翻倍至次季的6700人。6月份的公民失業率攀升至4%,是全球金融危機2009年第三季以來的最高水平。經濟師普遍擔心,隨著雇傭補貼計劃(Jobs Support Scheme)的結束,就業市場可能進一步惡化。
這半年下來,新加坡的冠病人數已增至超過5萬人。全球冠病疫情不見消退的迹象,染病人數屢創新高,至今已超過1700萬人。美國、巴西,以及印度等確診病例持續上升,傳播情況原以爲受控的國家和地區,隨著經濟活動的重啓,又出現新一波疫情。一國接一國,一波接一波,冠病疫情不見結束的一天,然而大家引頸長盼的疫苗仍在臨床測試中,尚未面市。
致命率不高的冠病病毒,對經濟和企業界的打擊卻是致命的。
對于我和同輩這一代人來說,冠病危機是我們未曾經曆的。之前的沙斯風暴和全球金融危機造成的沖擊固然猛烈,卻是相對短暫。
我們的社會、我們的經濟,究竟要如何與這場疫情抗爭呢?
我想,從企業的層面來看,不得不接受的事實是一些生存能力原本就有問題的公司難逃倒閉的厄運。
根據新加坡會計與企業管制局(ACRA)的統計數據,在今年第二季終止營業的商業實體(cessation of business entities)每月平均有3700多家,與首季相差不遠。不過,終止營業的統計數據是落後指標,例如已在6月份結束業務的公司其實還沒反映在當月的統計數據中。一般上,停止營業的公司須花上一段時間才會正式從會計企管局的注冊中刪除,快則一個月,慢則可能拖上一年。
接下來,哪些公司會生存下來,又有多少會被淘汰呢?
李顯龍總理周一在新內閣宣誓就職典禮發表講話時談到,一些受冠病危機重創的行業不複以往,政府下來將把資源投入在建立新優勢和能力上,以開拓新領域,創造新就業機會。國務資政尚達曼日前也在一場論壇上提醒,有些領域必定會出現現金流斷裂,公司無法生存,工作也因此流失。即使政府全力援助,仍然無法保住員工,而這種情況全球都在發生。
趁早准備爲自己找出路
從資源分配的層面來看,有限的資源必須被善用,以換取最大的回報。然而,從個人的角度來看,丟失工作等于失去生計,失業者不是報告中冰冷的數據。要如何幫助這些已受影響,或即將失去飯碗的國人,是我國最迫切的挑戰之一。
除了人力供應被中斷的建築業,受疫情沖擊最嚴重的行業主要是旅遊相關行業,以及面向消費者的國內服務業如零售、餐飲,以及陸路交通業。這些行業的員工失業的風險最高。
大家也清楚知道短期內行業的情況不會好轉,唯一能做的就是趁早做准備,爲自己覓得一條出路。在這方面,政府的“新心相連”就業與技能配套所提供近10萬個就業、實習及培訓機會,提供了一定的保障。不過,要從自己熟悉的工作環境跨足到全新的領域,除了掌握新技能,更需要有迎接未來的勇氣和決心。
今年3月初時,我寫過一篇《期待疫後春天》,當時天真地奢想春天或許就在轉角處。現在五個月過去了,春天已過,很快迎來秋天,再過不久是冬天。這場疫情究竟何時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