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會觀察
楊浚鑫
yeoch
@sph.com.sg
就在五天的政府施政方針辯論即將結束時,通訊及新聞部長易華仁突然抛出驚喜,宣布政府原則上同意直播國會議事過程,通訊及新聞部將著手研究技術和實施細節。
這是項重大改變。盡管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有反對黨議員提出國會是否應全程轉播的問題,但該議題真正發酵是從2017年之後。工人黨議員多次指出,這有助增加公衆對議事程序,以及決策和辯論過程的了解。
執政黨向來不同意直播。原因包括,人民對此需求不高,即便是政府財政預算案聲明這樣的重大演講,收看網絡直播的公衆,也不及電視新聞的十分之一。
另外,任何人都能到國會大廈觀看議事程序,完整的書面記錄和視頻也會在事後上載到網上。
但執政黨最大的顧慮還是政治方面的。易華仁說,國會的唇槍舌劍在所難免,但議員須充分掌握課題及其複雜性,而不是嘩衆取寵。有了現場直播,可能會影響討論。
換句話說,國會不能淪爲政客表演的舞台。
過去五天,朝野幾乎天天交鋒。主要爭議包括,如何處理外來人才競爭問題、怎麽設計和加固社會安全網,以及政治文化應有怎樣的走向。
但朝野的分歧並非無法逾越,有關國會直播的宣布爲此釋放了積極信號,就像反對黨“不是爲反對而反對”,執政黨也不是爲堅持而堅持。
當然,隨著舊的分歧化解,必然有新的分歧出現。但這在在顯示我國國會不是停滯不前,而是持續蛻變的。
盡管國會直播是反對黨一直爭取的,但不能簡單地將這項宣布視爲一方的勝利,因爲國會直播就像一面照妖鏡,最終是誰被照出原形,目前還言之過早。
反對黨領袖、工人黨秘書長畢丹星昨天回應易華仁的演講內容時就說,工人黨議員對政府提出的顧慮進行過反思,但他們認爲,國會直播本身就能讓嘩衆取寵者無所遁形。
公衆能立即或很快察覺到,誰認真看待國會,將它視爲討論嚴肅課題的平台,誰又把國會當做表演的舞台。
國會昨天還有這一幕。在畢丹星說完這番話後,新加坡前進黨非選區議員梁文輝緊接著向易華仁提問,重申自己對于星展銀行22年仍沒有土生土長總裁的失望。
很可惜的,梁文輝沒有單刀直入,反而繞圈子,以致國會議長陳川仁打斷他說:“你是在尋求澄清?還是在發表演講?”
星展銀行現任總裁高博德印度出生,2009年成爲新加坡公民。易華仁答複梁文輝時說,代議士在發表此類言論時應考量到國人感受,尤其是那些出于信念,選擇放棄原有國籍,成爲新加坡公民的人。
梁文輝之後再起身發言時,沒有直接回應易華仁的這番話,只是再度表達自己的失望。
這樣的姿態,與畢丹星願意聆聽和消化政府的立場,形成鮮明對比。代議士固然得傳達民意,但若以此爲令箭,對政府的解釋或反駁充耳不聞,對開展有建設性的討論無益。民衆也能從國會直播中做出自己的判斷。
直播國會議事不一定對反對黨有利,也不一定對執政黨不利。執政黨過去傾向以政績說話,但如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昨天爲辯論總結時所說,隨著我國民主制度趨于成熟,人們的觀點和想法也更激烈碰撞。
我認爲,置身這樣的社會氛圍,我們固然不要只善于作秀而無實際才幹的政客,但政治家也要適度展現自己的口才和思維邏輯,來說服人民接受對他們有益的政策,才能真正達到良治善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