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雲舟 報道
地緣政治上的多股作用力迫使各國必須重新思考多邊和全球機構與體系的功能,多邊組織必須制定更牢固的規範,並更公平、有效地應用國際法治,應對現有多邊框架的不足。
國防部長黃永宏醫生也提醒,各國不該在應對新環境的同時連帶否定全球化的正面作用,退回到狹隘的本土主義或歧視性思維,否則全世界將再次受害。
黃永宏和德國防長克蘭普—卡倫鮑爾昨天共同在線上出席由拉惹勒南國際研究院與德國阿登納基金會聯辦的部長論壇。黃永宏發言時指出,戰後以多邊主義爲主軸的國際架構爲一代人創造了實質的進步、發展與和平,不過這個框架在過去約10年裏因一系列全球事件而被動搖和削弱。
黃永宏首先指出,美國外交政策過去10年出現相當大的變化,傾向認爲部分國家獲益的同時犧牲了他國的利益,包括美國自己,因此有了“美國第一”的政策。他也說,美國對外政策立場轉移所帶來的影響,在特朗普政權下比在奧巴馬政權下更明顯,這樣的思維相信也將在拜登任內延續。
中國崛起也給全球秩序帶來改變和挑戰,考驗建立在民主和自由等理念上的框架如何接納政治體系迥異的大國。中國在經濟、科技、社會和軍事領域的迅速發展更使這個問題難上加難。
重新思考同時慎防矯枉過正
對多邊主義框架形成挑戰的第三股力量,則是敘利亞、黎巴嫩、伊拉克等地戰亂所引發的聖戰恐怖主義和移民問題相關的緊張關系。這個雙重挑戰使歐洲國家的社會結構緊繃。
黃永宏說,在認識到現有國際框架存在不足的同時,各國必需重新思考和設計多邊主義和全球體系,但也應慎防矯枉過正。
“任何國家一旦退回到狹隘的本土主義或歧視性政策,將導致集團出現利益失衡,這些因素也正是兩次世界大戰的導因。”
德國今年9月剛出台針對印太區域的政策方針,其中包括尋求獲得亞細安加八國防長會議觀察員身份,及在更大程度上參與印太地區安全政策事務。
黃永宏回應德方提出的方針時說,德國可以也應該爲穩定國際秩序盡一分力。他表示,新加坡期待促成德國軍艦在我國海軍基地停靠,也期待加強新德的軍事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