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嶽翔 報道
盡管我國近期有不少店屋推出市場求售,但整體買氣仍顯著受到冠病疫情沖擊。本地今年來店屋交易額達6億7852萬元,與去年相比下跌26%,更創2016年來最低水平。
房地産咨詢顧問世邦魏理仕(CBRE)整理市區重建局房地産資訊系統(Realis)的數據顯示,今年共完成116宗店屋交易,仍然維持在100宗的關鍵水平上。去年共有123宗店屋交易,總額達9億1594萬元。
距離2020年結束僅剩不到三周,世邦魏理仕資本市場高級董事利偉強看好本地店屋今年交易量有望于去年持平,甚至還有可能超越。目前,有約10個店屋在市場求售。
利偉強指出,投資者仍熱衷投資這類防禦性資産,認爲在經濟低迷時期能夠保值。
例如,廈門街77號保留店屋是今年來最大宗店屋交易,轉售價爲2980萬元。這棟三層樓高店屋屬999年地契,2018年已轉手過一次,當時成交價爲2500萬元。
不過利偉強指出,整體店屋交易額下跌是因爲在冠病疫情籠罩下,買家更青睐要價適中的店屋以降低風險。去年最大宗店屋交易是橋南路余仁生百年老店屋,以5400萬元成交。
傳統市中心一帶 今年交易量占比爲16%
另外,傳統市中心一帶(第一、第二郵區)過往都是熱門店屋交易區域,今年來交易量占比爲16%,低于去年23%。
利偉強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說;“這區店屋業主有很強的持守能力,不少人撤回原本求售的資産,認爲在冠病疫情期間無法獲得理想的要價。”
他留意到,投資者越來越青睐在城市邊緣或郊區的店屋,包括加東和東海岸等,主要是看好居家工作趨勢帶動這些區域餐飲和零售業務,比中央商業區的表現來得更好。
在房地産分析師王伽勝看來,店屋的投資收益率其實並不太高,一方面因爲資産較陳舊,需花錢維修,另一方面業主通常不會收取過高租金。不過,由于店屋具有曆史價值,加上市場供應有限,因此買家都有信心店屋會升值。
在新加坡正式步入解封第三階段之前,王伽勝認爲待售店屋及其他房地産都不太可能定價過高,因此他相信這段期間都會是投資者購買店屋的黃金機會。
市場人士估計,我國有介于6500至7000個保留店屋。店屋買家無需支付額外買方印花稅(ABSD),售賣時也無需支付賣方印花稅(SSD),外國人也可以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