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牛羊豬雞魚的你,嘗過“人造肉”了嗎?各地餐桌近年來掀起了人造肉旋風,這股飲食潮流顛覆全球食品行業。面對來勢洶洶的食品科技起步公司,傳統食品巨頭也不敢掉以輕心,趕緊布局以搶占千億美元商機。《悉看大勢》專題系列剖析全球財經格局、商業及科技趨勢,爲你探悉因果,瞻望未來。作爲人造肉市場兩大主流,培植肉的發展速度能否追上植物肉?我國去年開全球先例批准售賣培植肉又能帶來什麽商機?
風靡全球的“未來漢堡”(Beyond Burger)和“不可能漢堡”(Impossible Burger)利用人造肉制成,味道足以媲美真牛肉,征服了不少老饕的味蕾。
推出上述人造肉的美國起步公司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先後在2009年和2011年成立。前者于2019年更在美國納斯達克挂牌上市,有“美國人造肉第一股”之稱,去年股價飙漲逾65%。
全球暴發冠病疫情之際,人造肉市場的需求呈上升趨勢。Beyond Meat業績報告顯示,在産品銷售帶動下,去年首三季營業額增長52.9%至3億零484萬美元(約4億零230萬新元)。
人造肉,也稱替代蛋白質(alternative protein),主要分爲兩大類,一是植物肉,即以谷物、豆類等植物性蛋白質爲生産原料,包括Beyond Meat和Impossible Foods推出的産品;二是培植肉(cultured meat),從動物機體采集細胞,放入生物反應器中增殖生産。
全球上千家起步公司進軍人造肉新興領域
目前,全球有上千家起步公司進軍人造肉這新興領域,並獲得投資者垂青。國際投資網絡FAIRR統計,在風險投資領域,去年上半年有逾11億美元流進替代蛋白質市場,是2019年總投資額5億3400萬美元的雙倍。
在本地,淡馬錫控股(Temasek)于2020財年加大對替代蛋白質領域的支持,除了對Impossible Foods追加投資,也對植物蛋白飲料制造商Califia Farms,以及培植肉起步公司Memphis Meats注資。
淡馬錫也看好本地植物肉制造商成長(Growthwell),去年4月領投800萬美元,跟投的包括DSG Consumer Partners、Insignia Ventures、Genesis Ventures、Brandify和本地知名企業家許文輝。
盡管人造肉前景備受資本市場的青睐,但分析師指出,起步公司目前面對不少挑戰,包括高昂的開發成本及難以打通零售渠道。
信評機構惠譽(Fitch)旗下的Fitch Solutions分析師鄧洛普(Brice Dunlop)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由于有不少大型跨國公司也來分一杯羹,起步公司還得應付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
FAIRR注意到,在全球25家食品巨頭之中,有四成已設有專門團隊來開發和銷售植物肉和植物蛋白爲主的乳制替代品。
例如,荷蘭消費品巨擘聯合利華(Unilever)在2019年對荷蘭瓦格甯根大學的食品創新中心The Hive投資了8500萬歐元(1億3750萬新元),以支持植物肉研發。
此外,聯合利華去年11月公布“未來食品”計劃,立志在未來五到七年內,把集團的植物肉和植物蛋白爲主的乳制替代品業務的銷售額提高到10億歐元。
市場人士普遍看好人造肉的發展前景,增長潛能不容小觑。巴克萊銀行(Barclays)預期到了2029年,替代蛋白質市場將達至1400億美元,占全球肉類市場總值1.4萬億美元的一成。
富瑞金融集團(Jefferies)的眼光更加長遠,全球肉類市場的銷售額目前已逾1.4萬億美元,按年均複合增長率(CAGR)3%來計算,到了2040年料增長至2.7萬億美元。替代蛋白質在未來20年後有望占全球肉類市場的9%或2400億美元,最樂觀甚至能占17%或4700億美元。
傳統畜牧業被視爲溫室氣體排放元凶
由于傳統畜牧業被視爲溫室氣體排放元凶、全球飲食習慣的轉變,以及後冠病時代對個人健康更加講究,這些因素推動替代蛋白質市場迅速發展。
相比動物肉類必須透過蓄養和屠宰,替代蛋白質的生産過程一般被視爲更安全、更低碳及更環保。牛津大學馬丁學院(Oxford Martin School)爲世界經濟論壇展開的研究顯示,從牛肉轉爲食用替代蛋白質,將能大幅削減溫室氣體排放。
咨詢公司普華永道(PwC)、荷蘭合作銀行(Rabobank),以及淡馬錫于2019年聯合發布了《亞洲農業與食品行業挑戰報告:收獲未來》顯示,隨著財富積累、生活水平提高及飲食習慣轉變,亞洲消費者對蛋白質食品的需求日益增加,如牛肉、海鮮等,但他們同時也關注環境可持續性、動物福利等議題,因此更樂意接受替代蛋白質。
打造新型食品發展沃土 我國吸引外國食企進駐
新加坡成爲新型食品發展的沃土,不僅是全球首個允許培植肉面世的國家,更吸引了不少外國食品企業進駐。
隨著新加坡去年批准美國培植肉制造商Eat Just的培植雞塊在本地出售,分析師認爲這爲其他監管機構立下重要先例,相信接下來會有更多國家跟進。
富瑞金融集團分析師鮑威爾和蔣思聰認爲,新加坡此舉絕非偶然,在欠缺農業及依賴從國外進口食品的情況下,替代蛋白質有助增強本地糧食韌性。
另外,我國一直以來致力于成爲農業食品科技樞紐,外國食品企業陸續在本地設立據點。
例如,美國植物蛋白乳制品研發公司Perfect Day去年12月宣布將在我國設立研發中心,並聘請和培訓本地研發人員、科學家和工程師,爲公司的全球研發活動提供支持。
德國植物肉起步公司Next Gen去年10月宣布利用種子輪投資220萬美元在本地設立總部、領導團隊及研發中心,希望打造全球消費品牌,未來三年進軍中國和歐美市場。
Next Gen聯合創辦人梅內塞斯(Andre Menezes)認爲,新加坡提供一個理想創業生態系統,包括私募股權和風險投資,以及法規支持等。
我國政府對新型食品抱持開放態度,新加坡食品局自2018年展開公衆咨詢,以更好地了解新型食品帶來的挑戰,並在2019年11月推出監管框架,提供業者生産新型食品的創新空間。
若食品存在任何安全風險和隱患,或對人體健康有任何影響,當局也能及早發現和處理。
經濟發展局、新加坡企業發展局及新加坡科技研究局(A*STAR)也不斷鼓勵處于領先地位的食品制造商在本地紮根,例如瑞士食品公司Bühler和Givaudan去年2月宣布在本地聯合設立蛋白質創新中心,旨在支持本地起步公司和科研人員爲亞洲市場開發植物蛋白産品。
科技改進成本降低 培植肉發展有望追上植物肉
研發技術艱難,加上制造成本高昂,使培植肉的發展速度一直落後于植物肉。然而,隨著食品科技日益改進及制造成本降低,培植肉有望追上植物肉的發展步伐。
2013年,美國起步公司Mosa Meat推出人類史上首個培植肉漢堡包,當時要價33萬美元,但到了去年1公斤培植肉的制作成本只需112美元。另一家培植肉起步公司Future Meat Technologies過去三年已把制造成本削減一半,估計明年1公斤培植肉僅需22美元。
培植肉的制造過程,是透過采集動物的幹細胞放在生物反應器中的培養基(culture medium),以培植成類似動物肌肉的組織。
富瑞金融集團分析師鮑威爾(Simon Powell)和蔣思聰在報告中指出,培養基的費用最大,1公斤培植肉需要利用500至1000公升培養基,盡管培養基能重複使用,但培養基目前每公升售價逾400美元。因此, 如果培養基價格能降至40美元以下,培植肉就有望大規模生産及開始商業化,他們看好兩年至五年內就有望實現。兩位分析師也在報告中指出,若將産能擴大到一次生産2000至5000公斤,將需要可容納2萬公升培養基的生物反應器,這意味著每生産1公斤培植肉所需的培養基可降到4至10公升。
無論在大規模生産技術及市場商業化方面,植物肉現階段比培植肉更爲成熟,主要因爲植物肉已獲得許多國家地區批准上架,售價也越來越便宜。Impossible Foods近日宣布降低植物肉産品的全球批發價,包括新加坡、加拿大、香港和澳門,減幅達雙位數。在美國,該公司降低批發價逾15%,是繼去年3月份後第二輪減價,意味著不可能漢堡的價格目前約每磅6.8美元。
Fitch Solutions分析師鄧洛普說,許多消費者考慮健康因素而有意減少食用動物肉類,他們也認爲植物肉比培植肉更健康。
盡管植物肉産品已問世多年,但仍引發社會不少爭議,反對派認爲這類新型食品(novel food)不能與真肉畫上等號,更不能在肉類貨架上出售。
歐盟對植物肉和培植肉做明確區分,若植物肉的成分和加工技術在歐盟有曆史紀錄,就無須在新型食品法規下監管。所謂新型食品,歐盟定義是在1997年5月15日前,從未在歐盟廣泛供人類食用的食品,包括刻意改造的食品、含人造納米材料的食品;提取動物、植物、微生物、菌類或藻類細胞及組織培植而成的食品。至于培植肉,除非生産過程中使用轉基因生物,則按照新型食品法規來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