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全職作家,英培安著作等身且獲獎無數。他的小說《一個像我這樣的男人》獲1987/88年書籍獎;《騷動》獲2004年新加坡文學獎;《我與我自己的二三事》被《亞洲周刊》選爲2006年中文十大小說,並獲2008年新加坡文學獎。
曾被改編成舞台劇,並在新加坡國際藝術節上演的《畫室》,也在2011年獲《亞洲周刊》選爲中文十大小說,並獲2012年新加坡文學獎。2013年,英培安出任南洋理工大學首屆駐校作家,同年10月獲頒東南亞文學獎。
他的另一部長篇小說《戲服》也是《亞洲周刊》2015年十大中文小說。2018年,新加坡作家節向英培安致敬,並與藝術之家策劃了特展“英培安:自省與自覺”,介紹英培安生平和作品。
熱衷于辦雜志開書店
關于英培安的作品,本地文學評論家及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張松建認爲,英培安的文學成就體現在多方面:“一是兼擅多種文類。他寫新詩、小說、散文、劇本、文學評論,均有上佳表現。二是現代主義的實驗。他博采衆長,取法西洋現代主義文學,顯出驚人的文學才華。三是‘跨區域’的敘事。他不僅表現新加坡故事且致力于跨區域寫作。四是‘曆史感’的追求。五是‘中長篇小說’的實驗,他推出七部中長篇小說,顯示了雄心和貢獻。六是‘跨語言’和‘跨文化’,《戲服》大量融入粵語方言,顯得別具一格。”
除了作家身份,英培安這一生也熱衷于辦雜志、開書店,曾于1960及70年代創辦文學雜志《茶座》及《前衛》,1990年代辦文化思想雜志《接觸》,並曾于1972年與一群關注時事的朋友一起辦《蝸牛》。
英培安前後在美芝路及橋北路經營前衛書局與草根書室。1995年在橋北中心三樓創辦的草根書室,在其長期苦心經營下,多年來逐漸成爲新加坡一個文化地標,是不少愛書人常光顧的華文書店。支撐著草根走了19年後,英培安于2014年將草根書室轉讓給林韋地、林仁余與林永心經營。
曾在草根書室工作多年的陳婉菁之後也創立了城市書房,繼續在橋北中心經營書店與出版業。
英培安對本地廣播業也做出貢獻。1970年代,他曾在麗的呼聲以“孔大山”爲筆名與徐惠民輪流編寫並演播《雙星伴月》《四星報喜》。在當時,那是新加坡廣播界最早的環境喜劇。
另外,英培安、徐惠民、顔貴娟與曾生蓮,還曾聯手主播麗的呼聲當年紅極一時的另一節目《鴛鴦蝴蝶》。關于這個節目,交通部高級政務次長馬炎慶有一次接受《聯合早報》訪問,談起麗的呼聲的節目時曾說:“我小時候最愛聽的是孔大山(英培安)編寫的诙諧廣播劇,劇中人如徐而慢(徐惠民)、顔如玉(顔貴娟)、曾美麗(曾生蓮)形象鮮明,妙語如珠。”
徐惠民也曾在文章裏回憶道:“他(英培安)編的劇本內容幽默隽永,對白诙諧風趣,無須‘三俗’便能令我等演員頻頻笑場,贏得聽衆喜愛更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