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過去一年的抗疫之路,本地學者和觀察家認爲,我國應對冠病疫情的能力雖值得嘉許,但在關心社會弱勢群體方面仍有不足之處。
新加坡國立大學蘇瑞福公共衛生學院全球衛生方案主任林方源副教授昨晚參與國大香灰莉木學院論壇(Tembusu Forum)時說,比起其他國家,我國的抗疫表現“相當好”,值6分(滿分爲10分);但以我國具備的資源及能力範圍來看,“表現或許沒有我們想象的那麽好”。
林方源提醒,新加坡不能因被其他國家視爲抗疫“黃金標准”而開始松懈,必須繼續增強人力、設施及醫療器材應對病例激增的能力。
《海峽時報》副總編輯維克拉姆·康那(Vikram Khanna)則打了7分。他認爲冠病疫情考驗了我國政府在制定抗疫政策時,如何創新應對從未預見的情況。國人在面對各種困境和挑戰時也展現了韌性和同理心。
康那對零工經濟的員工表示關注。“他們的收入不穩定,很難買房或申請抵押貸款,最後可能要住在租賃組屋。以我國的人均國內生産總值來說,我認爲社會安全網仍不夠健全。”
國大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資深研究員黃國和博士也持相同看法。他認爲疫情凸顯了我國的社會不平等現象,弱勢群體如低收入家庭、外籍客工及街頭露宿者首當其沖,這些不平等問題在後冠病世界或有持續加劇的風險。
黃國和說,我國超過九成的冠病確診病例來自客工宿舍,盡管非盈利組織在疫情暴發前已多次發出警告,問題卻始終沒有獲得關注。“我們應該反思是否對客工群體履行了應盡的義務和關懷。”
昨晚的論壇由國大香灰莉木學院榮譽院長許通美教授主持,邀請學者和觀察家從社會、經濟和醫療體系三方面,就我國從冠病疫情中吸取的經驗發表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