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零售業近來面對電商搶占市場份額和疫情等多重壓力。有160年曆史的羅敏申不敵疫情沖擊,去年10月宣布清盤,關閉位于麒麟大廈和來福士城購物中心的兩家店面;伊勢丹新加坡則在去年3月撤出西城商場。
陳紫筠 報道
近期陸續有百貨商店頂不住營運壓力而倒閉,證券分析師認爲接下來可能有更多百貨品牌撤出商場,這或對其所屬的零售房地産投資信托帶來一定沖擊。
百貨零售業近來面對電商搶占市場份額和疫情等多重壓力。有160年曆史的羅敏申不敵疫情沖擊,去年10月宣布清盤,關閉位于麒麟大廈和來福士城購物中心的兩家店面;伊勢丹新加坡(Singapore Isetan)則在去年3月撤出西城(Westgate)商場。
FSMOne.com股票和挂牌基金研究部股票分析員楊慧詩接受《聯合早報》訪問時指出,羅敏申不太可能是本地最後一家倒閉的百貨公司,這個領域早在疫情暴發前就處于掙紮狀態,而持續疲弱的營運環境可能讓更多業者遭受沖擊。
楊慧詩說:“那些從百貨商店獲取一定收入的零售房地産投資信托將受到影響,例如豐樹商業信托(MCT),在它旗下商場進駐的有詩家董(Tangs)。”
面對國際旅遊未重啓和居家辦公的趨勢,位于市區的商場首當其沖,生意或需要更長時間才能複蘇。有鑒于此,楊慧詩較看好以郊外商場爲主的房地産投資信托更快恢複到疫情前的狀態。
美羅控股首席執行官葉康文日前接受《商業時報》訪問時曾透露,美羅位于百利宮(Paragon)和長堤坊(Causeway Point)商場的租約剩下幾年,它將在這段期間著重于保持成本紀律和建立電子商務能力,盡可能讓這兩家店面取得盈利。
葉康文指出,租金是成本的主要部分,如果集團可以在這方面與業主達成雙贏局面,商店或能維持運作較長時間。不過,這最終必須有利于公司和股東。
對于美羅可能撤出實體百貨店,星展集團分析師陳偉祥和王家儀認爲,這將對百利宮和長堤坊分別所屬的新加坡報業控股房地産投資信托(SPH REIT)和星獅地産信托(Frasers Centrepoint Trust)造成影響。
他們在報告中說:“作爲報業控股房地産投資信托的主要資産,百利宮似乎面對實質性的曝險。美羅在這個商場落戶多年,在我們看來,它處在一個安靜的角落,人流量較少。商場有必要爭取主要租戶繼續在那裏運作,才能吸引到人流。”
另一方面,美羅在長堤坊所處位置較優越,這個商場應該可以輕易在它撤出後找到新的租戶。此外,星獅地産信托旗下PGIM房地産的資産組合可帶來貢獻,進而降低收入風險。
陳偉祥和王家儀認爲,百貨零售模式一直無法打造有效的全通路(omni-channel)策略,加上商場暫停中庭銷售區,進一步打擊收入。他們建議持守報業控股房地産投資信托,以及買入星獅地産信托,目標價分別爲0.80元和3元。
實際上,不少百貨業者同樣面臨疫情帶來的壓力,包括伊勢丹、BHG百貨、高島屋(Takashimaya)、詩家董以及奧奇(OG)。其中,一些品牌落戶的商場由不同房地産投資信托或保薦機構所持有。
不過,也有業者在逆境中積極轉型,營造不一樣的零售概念。例如,BHG和凱德集團旗下的來福士城購物中心合作設立名爲“ONE ASSEMBLY”的新零售概念商店,提供美容、時尚、居家生活和體驗式等方面的購物選擇。BHG進駐的兩層樓空間原本由羅敏申占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