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個月大女嬰患膽道閉鎖症,女嬰父母上網急求捐肝者,陌生年輕男子同意捐肝。手術後,男子到女嬰家作客,才發現兩家的長輩20多年前曾是登婆街的老街坊。
女嬰出生數周後患上罕見肝病,父母上網急求捐肝者。年輕男子挺身而出,爲女嬰捐肝,手術後才偶然發現兩家的長輩原來相識已久。
因肝髒移植重獲新生的印族女嬰瑞雅如今已19個月大。記者日前上門探訪時,活潑好動的她學著電視上的卡通人物唱唱跳跳,看起來與普通健康的孩子無異。
母親魯特拉(30歲,公務員)憐惜地看著女兒,只因此刻的幸福是如此得來不易。
她受訪時憶述,瑞雅出生數天後出現黃疸,接受了紫外線治療,情況卻未見好轉,轉介到新加坡國立大學醫院進行檢測,才發現是膽道閉鎖症(Biliary Atresia)。此病症是由于連接肝髒的膽管阻塞,造成膽汁無法流通到膽囊,進而導致肝髒衰竭。
國大醫院邱德拔——國立大學兒童醫療中心小兒腸胃肝髒營養科高級顧問醫生卡爾蒂克(S. Venkatesh Karthik)受詢時說,約每1萬個嬰兒中,就有一人患膽道閉鎖症。這個罕見的兒科肝病至今仍病因不明,患病嬰兒一般在出生後的兩三周出現黃疸或糞便呈淺白色。卡爾蒂克建議家長,若孩子出生兩周後,黃疸仍未消退,應立即求醫。
盡管瑞雅在確診後迅速接受了肝門腸管吻合術(Kasai),無奈病情卻持續惡化,肝髒移植成了她活命的唯一希望。父親蘇尼爾(31歲,實驗室人員)說:“若不進行肝髒移植,她最多只有一年壽命。”
國大醫院肝髒移植計劃外科主任耶爾(Shridhar Iyer)副教授指出,相較于成年人,兒科肝髒移植只需要捐肝者的肝髒左側約兩三成,手術風險也較低。
耶爾也說,患病嬰兒的家長一般都適合捐肝。不過,礙于瑞雅的母親血型不符,父親因動脈太短不適合捐肝,他們只好心急如焚地在面簿發文求助,希望盡快找到願意捐肝的好心人。
兩三周內90人主動聯系表示願意捐肝
蘇尼爾透露,短短兩三周內就有90人主動聯系表示願意捐肝,28歲的薩克蒂巴蘭是其中一人。
在國際貿易機構擔任項目經理的薩克蒂巴蘭,向來熱心公益,也經常捐血。他到國大醫院接受數項測試,確定自己的肝髒匹配,便毫不猶豫地同意捐肝。
“起初當然擔心傷口會有多痛,多久才會複原。但一想到瑞雅時日無多,而這會改變他們一家三口的人生,我決定不再浪費任何時間了。”
去年9月30日,薩克蒂巴蘭接受了五小時的捐肝手術。他坦言,雖然術後三天就能出院,但之後的兩周,腹部的傷口痛得他無法走動。“營養師提醒我別吃花椰菜、海鮮和油膩食物,以及避免劇烈運動至少三個月。”
今年初,蘇尼爾邀請薩克蒂巴蘭到家中作客,才偶然發現原來兩家的長輩20多年前曾是登婆街的老街坊。向來怕生的瑞雅也與薩克蒂巴蘭很合拍,令蘇尼爾不禁感歎:“仿佛是冥冥中的緣分,感覺就像多了一個家人!”
談及瑞雅目前的健康狀況,魯特拉說,雖然女兒的肝髒情況良好,但她和丈夫已做好心理准備面對變數。“畢竟膽道閉鎖症是個終身疾病,須長期服藥,還得每周複診驗血。不過,現在看到她活潑開朗的樣子,我們已經很感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