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是在母親分娩那天一次過出生的,是生活迫使他們一遍又一遍地重生。”
丹戎巴葛集選區議員,也是社會及家庭發展部兼文化、社區及青年部政務次長蔡瑞隆,昨天在國會撥款委員會辯論教育部開支預算時,引述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百年孤寂》的作者馬爾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這段名言,說明一個人的價值不是在出生時就定下的。
這讓我想到《百歲人生》(The 100-Year Life)這本書。書中提到,隨著人們越來越長壽,百歲人瑞不再罕見,人們原本遵循的“求學—工作—退休”三段式人生也將被顛覆,我們因此必須對生活有新的想象。
多名議員昨天(3月3日)指出,冠病疫情加速了這個趨勢,使得工作和教育的重新設計變得愈發迫切。向來關注教育課題的惹蘭勿刹集選區議員潘麗萍就向教育部提出挑戰。她問:“如果從頭設計,新加坡的理想教育體系是什麽樣子?”
潘麗萍指出,優質的工作崗位未來將是混合型的,講求更複雜且多學科的知識。國內外教育家已呼籲邁向個性化教育,讓人們可隨時隨地、在任何年齡進修。到時,全國考試、實體教室以及由老師主導的群體學習,都將走入曆史。
過去,代議士每每提出廢除小六會考等建議,都會將之形容爲“宰殺聖牛”。如今,潘麗萍的這番言論,形同將整片牛棚夷平重建。
她也意識到自己提出了顛覆性的建議,但強調在面對改變如此迅猛的世界,有必要重新想象我國的教育體系。
有意思的是,教育部長黃循財在回應潘麗萍時,不再提“宰殺聖牛”,而是將教育改革比作“翻石子”。他強調,教育部不受傳統思維或現有做事方法的束縛,教育體系中沒有任何課程或結構是不能重新檢視的。
“我們可以把石子翻過來後,再放回去,也可能有充分的理由把石子放在那裏。但我們會繼續把它撿起,一次又一次,時不時地仔細查看。”
采用另一種比喻來形容教育改革,似乎也標志著在後冠病時代,任何教育政策不論多麽根深蒂固,要改變都不再像“宰殺聖牛”那樣困難,而會如“翻石子”般輕而易舉。
過去,改變一個政策可能需要幾十年,像中學分流制實施了近40年才宣布取消。但冠病疫情讓原本就瞬息萬變的世界,更飛速地改變,教育體系要保持相關,或許真的無法避開翻天覆地的變化。
但這裏要提出兩點:
一,必須確保雇主心態的改變,跟得上教育改革的步伐。
宏茂橋集選區議員傑樂昨天提出,與其讓莘莘學子接受連續四年的大學教育,采用“工作兼學習模式”,或許更爲實用。在現實中,這類非傳統的大學教育,也必須雇主也要能接受,才能保障學生的受雇能力。
二,如黃循財所說,石子能夠翻動,不代表就應該翻動,我們不應該盲目求變。
他強調,我國擁有好的教育體系,它並沒有損壞或急需徹底改造。教育部向來是一步一步,謹慎、有系統且有效地改善系統,至今做出的改革也都是有章可循的。
想象力是人類與生俱來的本能,它是創新的前提條件,也是推動人類進步的根本。通過對既有體系的重新想象,不論是教育或其他方面,我們能檢視當前的不足,探索出更可持續的模式。
采用另一種比喻來形容教育改革,似乎也標志著在後冠病時代,任何教育政策不論多麽根深蒂固,要改變都不再像“宰殺聖牛”那樣困難,而會如“翻石子”般輕而易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