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在冠病疫情的肆虐下,“保住飯碗”是政府與老百姓心心念念的課題。
可以想見,去年的勞動市場數據肯定不會太好看,但大夥心中必然還是希望沒有跌得太重,以便未來還有再度奮起的機會。
人力部今天(16日)公布的《2020年勞動市場報告》給了一絲希望,但也不乏隱憂。
根據報告,不包括外籍女傭,去年我國整體就業人數減少了16萬6600人,毫無意外成爲20年來萎縮幅度最大的一年。
然而,乍看之下很驚人的數據,對國人而言不一定全是壞事。
如果將數據拆開來看,全年居民就業人數反倒逆勢增長了1萬4900人。導致整體就業人數減少的主因,是非居民就業人數銳減18萬1500人,一來一往下才造成了整體就業人數的大幅下滑。
此外,裁員人數在經曆連續五個季度的增加後,終于在去年第四季首度出現下滑,顯示本地勞動市場已有起色。
不過,這間中還是藏著一些隱憂。
去年,在被裁退後半年內重新找到工作的本地居民中,有67%轉換了行業類別。
轉職的本地雇員當中,有相當高比例投入到行政與支援服務。但這衍生了一個問題,這些工作大多屬于臨時性質,一旦工作期限結束,相關雇員有可能又會進入失業狀態。
這些工作包括因應冠病疫情而衍生的“新常態”工作,如拭子檢測助理和安全距離大使。
綜合本地媒體過去的報道,至少有1500人擔任拭子檢測助理,安全距離大使則有約3000人。
在相關崗位上工作的人們的確暫時保住了飯碗,也間接讓本地居民就業人數的數字“好看”一些,但疫情結束後他們何去何從,還得視乎本地勞動市場的恢複狀況。
同樣的情況也困擾著“生不逢時”的社會新鮮人。
本地四所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南洋理工大學、新加坡管理大學和新躍社科大學日前聯合公布的畢業生就業調查顯示,去年只有近七成的本地大學畢業生找到全職工作,比往年的八成有所落差。
從事兼職或臨時工作的比率,則從前年7%大幅飙升至去年的22.3%。
疫情之下,這種折衷的辦法自然無可厚非,但在後疫情時代,稀缺的工作機會能否恢複,或多快恢複到疫情前的水平,才是真正的考驗。
勞動市場報告顯示,去年12月的職缺對失業者比率已攀升至0.77,相當于每位失業者有0.77個職缺,比起9月的0.63已有所改善,但仍未達到1以上的水平。
另外,根據負責管理JobStreet的網絡求職公司SEEK Asia所作的一份調查,由于疫情緣故,新加坡人相較往年更不願意到海外工作。
願意出國工作的本地受訪者從2018年的70%大幅滑落至去年的44%,低于全球平均的50%。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本地受訪者願意到國外工作的比率比全球平均的57%高上許多。
此外,30歲以下的新加坡人只有少于一半(48%)願出國工作,擁有高學曆者也只有45%願意到國外尋求發展機會。
上述調查結果意味著將會有更多新加坡人留在本地工作,新加坡勞動市場未來有沒有足夠的職缺應對國人的這種心態變化,將極爲關鍵。
我國經濟去年萎縮5.4%,是建國以來最嚴重的一次。貿工部給今年訂下的目標是我國經濟將強勢反彈4%至6%。
但過程會有多順利,還得視乎全球的經濟走勢。目前全球疫苗接種的進度參差不齊,邊界越遲開放,對依賴國際貿易的新加坡挑戰就越嚴峻。
經濟是否按預期恢複,將牽動勞動市場的複原進度。
與此同時,政府爲本地企業提供的雇傭補貼計劃(Jobs Support Scheme)將在明年3月逐步結束,副總理兼財政部長王瑞傑曾說過,政府不能無止盡的給予同樣水平的援助。
這也勢必會對本地商家和雇員形成新的挑戰。
已多次動用國家儲備金的情況下,政府未來未必能再以相同力道去支撐國人的飯碗。
因此,政府以及主流媒體口徑一致強打去年本地就業人口增加的正面數據,當然值得高興,但也必須審慎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