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歆小迪
幼兒園家長會上,老師強調一個問題,就是很多孩子都有粗心的毛病,讓家長回家監督孩子改正。坐我身旁的媽媽,很有感觸地說,我家姑娘就很粗心,總把加號看成減號,每次作業總會漏做一兩道題,真是發愁,你們說怎麽幫她改掉這個毛病?
旁邊媽媽插話道:“小孩子,馬虎,粗心,不用太擔心,大一點就好了。”
真是這樣嗎?
專家們曾經做過調查,發現大多數家長把孩子粗心歸咎于好動、不認真、太馬虎。
其實,孩子粗心背後並不這麽簡單。
心理學上把粗心的原因歸結爲四個:情緒的異常波動、認知概念的模糊、不良的生活習慣和缺少精細加工的能力。
找到了粗心背後的原因,對症下藥,才能幫孩子改掉“粗心”的毛病?
1、家長不要給孩子貼“粗心”的標簽
經常聽家長對著孩子說,“這孩子就是粗心”,也有老師總說“你家孩子很聰明,就是太粗心。”
孩子聽多了這樣的話,就認爲自己學得挺好,孩子在做錯的時候,也往往將一些簡單的問題歸結于粗心,而忽略了問題背後的真正原因。
而且心理暗示的力量也很強大,你天天說孩子“粗心”,孩子就真的總粗心了。家長在檢查孩子的作業時,看到孩子做對的題,適時表揚和鼓勵孩子,比如,“寶貝今天的做得很認真細心”,被鼓勵的孩子會做的更好,慢慢孩子會改掉粗心的毛病。
2、孩子的專注力不夠
粗心與注意力有密切的關系。注意力差的孩子,在視知覺把收到的信息傳遞到大腦進行分析時,信息會受到幹擾,就容易出現錯誤、遺漏或遺失,從而導致粗心問題的出現。
家長培養孩子的專注力。培養孩子的專注力,不一定非得做作業時,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識地訓練。孩子在做一件事的時候,如果沒有做完,不要喊他繼續做另一件事。比如孩子正玩得認真時,家長不要一會兒遞水,一會兒和說話,喊“一會兒把你的玩具也收拾好”,讓孩子集中精力地去做完一件事。
專注力好的孩子,學習更專心,不容出錯。
3、培養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的習慣
有的孩子喜歡寫幾個字,不想寫了又去畫畫了,一會兒又去算題去了,這樣就容易出錯。
給孩子定個規則:每次只解決一個問題。不要貪多,一次只解決一個問題,當一個問題徹底解決後,再開始下一個問題。
比如,先讓孩子選擇先完成哪個作業,就一定要把這個作業做完後,再開始下一個。如果中途遇到不會的,家長輔導完成,直至全部完成。切忌遇到難題就跳過不做,改做下一題,這樣不僅容易漏題,也不利于孩子毅力的培養。
4、孩子不良的生活習慣
其實,學習上認真細心的習慣不是單一存在的,而是與生活習慣密不可分,那些平時丟三落四、缺乏條理、缺乏堅持到底的孩子,在學習上往往更容易出現粗心的問題。家長平時培養孩子整理書包,玩具等,養成良好生活習慣。
5、孩子知識掌握得不紮實
粗心,很大程度的原因,是孩子對知識掌握的熟練度不夠。這是一個特別容易被忽視的問題。我們經常會看到孩子對同類型的題,有時候對,有時候錯。很多家長可能認爲孩子是不夠細心,才導致出錯,實際上,有可能是孩子對知識的掌握不夠紮實導致的。
家長檢查作業時,有意識地讓孩子講一講自己算題的思路,你就能很快看出孩子到底有沒有真正理解。就拿幼兒園大班的小朋友來說,你考他們1+1=?我想他們肯定每次都不會錯,這就是熟練的問題。
6、孩子的責任心不夠
責任心是做好一件事情的前提,可以說如果沒有責任心,對什麽事情都敷衍塞責,馬虎了事,必然做不好。培養孩子的責任心,家長光靠說教不行,還得身體力行,親自做示範,嚴格要求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家長自己必須首先做到。
試想一下,一個懶散的父母怎麽會培養出嚴謹細致、富于責任感的孩子。具體來說,在家裏可以給孩子安排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讓他負責掃地或擦桌子或者洗自己小件衣服等,幹好了給予鼓勵或表揚。
總之,訓練孩子對待每件事,每道題都能認真對待,心態很重要,用心了才能提高准確率。
粗心不是原因,是一種結果,也是一種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