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兩個女兒,相差6歲,性格很不一樣。
她倆一路相愛相殺,每一天都在我們家呼嘯上演,蕩氣回腸。
有時會抓狂,但大多時候都美滋滋的。
姐姐出門上學了,妹妹要問一萬遍:姐姐呢?
妹妹去姥姥家玩兒幾天,姐姐每天張羅著通話:我想小米了。
雖然打打鬧鬧,但只要有一個委屈了,另一個肯定仗義出手。
或許,這就是手足吧。
——凱叔
作者 | 李核桃
“你說,我生老二是不是一個錯?”
昨晚閨密跟我視頻聊天,這樣問我。
昨天放學後,她又雙叒叕忘記接老大了!
還是老師打電話提醒,她才匆忙趕往學校。
放學半個多小時了,同學們都走了,教室的空調也關了,看著老大落寞地坐在門口翹首以盼,她忍不住鼻子發酸。
老大看見她也不像小時候那樣高興地撲過來,而是撇撇嘴,一副要哭又忍住不哭的可憐樣。
她自認爲自己是一個公平的媽媽,能做到一碗水端平。
可才3個月的老二明顯需要更多的照顧,僅分配給兩個孩子身上的時間就無法做到公平。
老大下午放學那會兒,她剛給老二餵完奶,老二就吐了。
她剛清理完,老二又拉了,紙尿褲沒固定好,棉褲棉被上都髒了,她又是一翻手忙腳亂,一不小心就錯過了老大的放學時間。
回家後老二正在哭,她一邊從婆婆手裏接過老二哄,一邊催促老大寫作業。
老大磨磨蹭蹭的,她又忍不住吼。
一邊沖老大吼,一邊對著懷裏的老二柔聲輕哄,老大就哭起來了。
老大一邊哭一邊控訴:
“有妹妹後,媽媽就不愛我了,我討厭妹妹!”
老大越說越傷心,越哭聲音越大。
她也好想哭。
生完老二會更忙更累,她預估到了。
但萬萬沒想到,更多的心累來自于已經自立的老大。
老二最小的時候,
恰恰是老大最需要關注的時候
有心理學家建議:
二胎家庭的兩個孩子年齡差最好在3歲以上。
這樣老二出生時老大已經有了一定的自理能力、溝通能力,加上已經上幼兒園,對父母的依戀有所減輕,此時更容易接受老二。
事實上,老大再大也是孩子,別指望一個孩子輕易接受一個競爭者。
老二最小最需要父母照顧時,恰恰是老大最擔心最焦慮的時候。
杭州有個女孩叫叢欣宇,她已經上六年級了,還控訴父母和老二。
小時候她生病了,爸爸會緊張地抱她去看病,連自己腳趾受傷都顧不上清理,爸爸媽媽圍著她轉。
可自從有了妹妹,一切就不一樣了。
早上她幾乎看不到媽媽的身影,因爲媽媽每天早上忙著給妹妹穿衣服、洗臉、餵飯,一點都顧及不到她。
有一次放學,她等到6點半也沒見媽媽來接自己,老師打電話後才知道,媽媽忙著照顧妹妹,竟然忘記了她,還以爲她已經回家了。
難道媽媽沒發現她根本不在家嗎?
她抹著眼淚祈求媽媽:
“你們能不能分一點點時間、一點點時間給我?”
她知道妹妹小,需要更多的照顧,所以也不奢求什麽,只是懇求父母給自己一點點時間,一點點就好。
多少二胎家庭,有了老二之後,就不自覺忽略了老大。
原因無他,只因爲老二不能自理,需要父母更多的關注。
對老大,我們嘴上說著爸爸媽媽對你們是一視同仁的,對你的愛不會因爲弟弟妹妹的到來而減少。
可老大親眼目睹的是:
爸爸媽媽給老二餵飯、穿衣、哄睡,無微不至地照顧,卻要求自己洗臉、刷牙、好好寫作業,諸多苛求。
這樣的對比反差不會讓老大更懂事,只會讓他更失落、更焦慮,失衡感會讓他變得更不可理喻。
網上看到一個女孩,她看到媽媽抱著弟弟哄睡,會偷偷地哭。
看到全家都抱弟弟、哄弟弟,她說話就陰陽怪氣,尖酸刻薄。
弟弟哭了,媽媽去抱,她讓媽媽把弟弟扔了,讓他隨便哭……
她原本也是一個集全家寵愛于一身的寶寶啊!
弟弟來了,非但沒有多一個人愛她,反而分走了本屬于她的愛與呵護。
怎麽還能苛求她懂事理解呢?
所以有了老二後,最需要幫助的,反倒是那個看起來已經長大的老大。
二胎家庭最重要的功課,
是幫老大走出焦慮期
知乎上有個問題:生了二胎,老大不接受怎麽辦?
高贊回答說:先把大孩子要的愛和安全感給夠了,再來說二胎的事。
父母固然有生育權,但老大作爲家庭的重要一員,也該享有他應有的權利。
尊重老大作爲老大的權利,他才能做出符合我們預期的老大樣子。
1.如果老大年紀比較小
心理學家建議,早在老二出生之前,父母就要做好老大的思想工作。
樊登老師給出這樣一個話術:
“爸爸媽媽很愛你,你表現得很好,我們要獎勵你一個特別的禮物,他陪伴你的時間比我們陪你的時間還要長。”
這個禮物,就是他的弟弟或者妹妹。
孕育新生命的過程可以讓老大參與進來,比如讓他給肚子裏的弟弟妹妹講故事、“打”電話,隨著媽媽肚子的隆起,還可以讓他摸一摸、感受一下老二的胎動。
並且在老二出生那天,買一大一小兩個禮物送給老大,讓老大用禮物歡迎弟弟妹妹的到來,讓他親自建立與老二連接。
親自參與新生命迎接的老大,才會對新生命産生認可。
孫俪的女兒出生之前,她就提前向兒子滲透一件事:
你要有一個妹妹或者弟弟了。
這個妹妹或者弟弟就像他的禮物一樣,于是他給這個禮物取名叫“小花”,孫俪果真讓妹妹用了這個名字。
小花妹妹出生後,哥哥也很快就接受了這個禮物。
他會耐心地拿著奶瓶給妹妹餵奶,眼神寵溺而認真。
上車前會紳士地讓妹妹先上,還貼心地給妹妹系好安全帶。
跟妹妹一起出門,他牽著妹妹手的樣子,完美地演繹了什麽叫做手足情深。
2.如果老大已經懂事了
大一點的孩子清楚地知道一件事:老二的到來意味著競爭。
此時要盡可能地教育老二,讓老二愛老大、暖化老大。
《少年說》中有一個女孩特別痛恨弟弟,因爲弟弟是媽媽重組家庭後生的小孩。
她會惡意丟掉弟弟的玩具,故意讓他摔倒。有一次全家出國遊玩,她甚至偷偷將弟弟推到機場的垃圾場裏。
媽媽知道老大的委屈與不滿,她很難過,可她並沒有戳破,也沒有罵她。而是反複告訴老二:
你要愛姐姐、照顧姐姐,長大後要做姐姐的拐杖,代替父母照顧姐姐。
姐姐訴說自己對弟弟的厭惡時,媽媽鼓勵弟弟給姐姐鼓掌,說:
姐姐很棒,是弟弟永遠的榜樣。
而對姐姐卻說:
弟弟很愛你,你虐弟弟千百遍,弟弟始終待你如“初戀”。
還說:
擁有弟弟和你,是媽媽一生中最幸福的事情,
媽媽和弟弟永遠都愛你。
姐姐慢慢發現,無論自己如何苛待弟弟,弟弟還是甜甜地叫她“姐姐”。
開學前一天晚上,弟弟知道她要離家住校了,就賴在她的床上不走。她凶弟弟“回你媽媽床上睡”,可弟弟貼她更緊了。
她在勇氣台上痛訴對弟弟的憎恨時,弟弟笑眯眯地在下面爲她鼓掌。
她下了勇氣台,弟弟又笑眯眯地走到姐姐跟前,要跟姐姐抱抱、親親。
這一刻,姐姐心底多年的委屈被治愈了。
雖然她也在抹眼淚,可這眼淚中不再只是委屈,還有釋然、感動、愧疚。
她終于意識到:
弟弟是媽媽送給自己的“小確幸”,世上真的又多了一個人愛我。
我們常常以爲,生了老二,世界上就又多了一個人愛老大。
道理固然不錯,但對老大來說這個道理是“我不要你以爲,我要我以爲”的關系。
只有老大真真切切體會到老二對自己的愛,他才會發自內心地接受老二、愛老二。
所以有了老二之後,最需要的不是教育老大“你是老大,要讓著弟弟妹妹”,而是反過來對老二說:
要好好愛哥哥(或姐姐),因爲他大方地向你分享了他的父母。
一家人,沒有什麽解不開的結
二胎家庭的矛盾,老二從來不是症結所在,老大更不是。
症結在于,父母如何平衡好對兩個孩子的愛。
教育孩子從來就沒有完美的辦法,就算我們做足了功課,但在老二更需要照顧的無數個瞬間,老大的失落是真真切切存在。
我們唯一能做的是,在老二尚不懂事的時候,盡可能地讓老大知道:
自己才是被偏愛的那個。
作家劉小念的故事就是如此。
她比弟弟大四歲,弟弟出生後她各種鬧情緒。父母理解她的感受,盡可能讓她感覺到被重視。
比如:
早餐煮兩個雞蛋,讓她優先選擇。
姐弟倆分零食玩具,讓她去分配。
姐弟倆去上學,爸爸媽媽各送一個,讓她先挑選是爸爸送還是媽媽送。家長會同理。
每當她和弟弟發生矛盾,父母要麽讓他們自己解決,要麽對弟弟說:
“你是男子漢,要讓著姐姐”。
弟弟從小就習慣了讓著姐姐,遇到好吃好玩的先問姐姐要不要,長大了又像父母一樣去呵護姐姐。
弟弟會覺得委屈嗎?
不會,因爲他對姐姐越好,父母越覺得老二可愛,越愛他。
父母越愛老二,就越在行動上彌補老大,老大越覺得自己被偏愛了。
兩個孩子都獲得了滿滿的愛。
而那個一開始對老二心生抵觸的老大,也因爲被全家愛得富足而學會了愛,與弟弟的感情一直很好。
手足情深,不是父母口頭上說出來的,而是父母引導出來的,是老大和老二身體力行演繹出來的。
真正懂得平衡的父母,會收獲兩個陽光可愛的孩子。
而不是一個被寵壞了的老二,和一個受盡委屈又心生怨恨的老大。
世界上只有一樣東西,
不會少,會翻倍,
這就是愛。
在爸爸媽媽將來當了天使的時候,
還有兄弟姐妹陪伴你。
這幾乎算是最可靠的關系,
是我們能給的保質期最長的禮物。
請笑納,要愛惜;不用謝,別客氣。
如果今天的故事觸動到了你
別忘了文末【點贊】和【在看】喲
—— End ——
作者:李核桃,社科圖書編輯,正走在婚姻路上,探求著育兒密碼。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近期好文:
掃描小編二維碼手動拉你進生肖育兒群備注:孩子出生年份
你的每一個“在看” 我都認真當成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