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政府早前宣布,市中心和南部瀕水地區(Greater Southern Waterfront)等黃金地段將蓋起“可負擔”預購組屋,讓一般工薪階級做起了無敵海景的美夢。
政策本身絕對是立意良善的,黃金地段更具包容性,每個人都住得起,不同背景的新加坡人能同處一個生活圈。
簡單來說,就是要避免這類黃金地段成爲獅城版的“比佛利山莊”。
作爲全球擁屋率最高的國家之一,如果我國能圓滿實踐這項計劃,那絕對又是另一個領先全球的創舉。
不過,這背後有許多挑戰必須克服,尤其是如何避免這些黃金地段組屋,在五年的最低居住年限(MOP)達到後,再度因轉售市場的火熱交易而重新變爲純粹的“富人區”?
位于中央商業區旁側的達士嶺摩天組屋(Pinnacle@Duxton)是大家最熟悉的人例子。
該組屋項目在2004年推出預購時,四房式單位開價29萬元至39萬元,五房式單位介于34萬元到45萬元。
最低居住年限(MOP)一到,就陸續傳出該地區多個單位以翻倍,甚至破百萬元的價格轉售。
原屋主自然是賺得盆滿缽滿,但這樣的價格顯然並不是一般新加坡人負擔得起的。市場效應下,這些地點優越的“可負擔”組屋恐怕又會落入富人手裏。
連帶衍生的,就是這類組屋的“彩票效應”,抽到黃金地段的組屋項目,可能比中多多還好賺。
國家發展部長李智陞今天(17日)在面簿發文提到,爲了避免這種狀況,政府必須在黃金地段組屋轉售時,回收一些當局提供的額外津貼。
“爲了確保這些黃金地段的新組屋是可負擔的,除了原本已提供的大量津貼,我們還必須提供額外的津貼。但這些額外津貼又會導致屋主在市場轉售組屋時,獲利更多。爲了公平起見,我們必須設法回收一些額外的津貼。”
他說,政府至今收到了不少建議,包括在黃金地段組屋實施更長的最低居住年限(MOP)、更嚴格的出租限制、限制這類組屋的轉售對象、實行津貼回收制度或采用回購方案。
然而,這些措施並非百分之百有效,部分限制甚至可能對意外陷入經濟困境的屋主造成負擔。
盡管如此,他強調政府仍會努力貫徹黃金地段組屋計劃,因爲“這是在做對的事”。他也留言請公衆分享想法,爲政府支招。
在貼文底下的留言區,部分網民建議,組屋不該再放到公開市場上轉售。
“確保這些位于黃金地段,而且高度津貼的公共住宅只用來居住,而不是投資是必要的政策。組屋一旦空置,就必須歸還給建屋局,而不是放到市場上轉售。”
這名網民則認爲,作爲公共住宅的組屋,就應該要有公共住宅的“樣子”,不應設計得像五星級公寓單位,因爲這會導致新組屋的價格節節攀高。
“立法規定所有新組屋只能回售給建屋局,這樣就能控制價格,屋主也能獲得相對合理的微薄收益……”
上述建議相當于恢複到我國早期的房屋政策。
本地組屋是在1971年才獲准在公開市場上轉售,主要原因是當時有部分國人收入較高,不符合資格購買新組屋,但又沒有足夠資金購買私人住宅,組屋轉售市場由此應運而生。
也有網民建議,爲轉售組屋建立齊頭式的收益門檻。
“任何在公開市場獲得的收益,不得高過全國轉售組屋得平均收益,超過的必須收回。”
下面這位網民則建議政府應該把更多心思放在提升鄰裏的公共服務和基礎設施。
“只要條件相當,組屋建在哪裏並不重要……鄰裏和黃金地段的面貌和感覺不應該有太大的差距。”
已擁屋、尚未擁屋的蟻粉又有什麽妙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