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整體生育率在前年跌至1.16,去年進一步跌至1.14。協助管理總理公署屬下國家人口及人才署的人力部長楊莉明表示,這主要是因爲國人花更長時間尋找合適的伴侶,也更遲組織家庭。
學者指出,或得放寬移民政策,但得確保是在補足,而非與國人競爭。
移民與關卡局屬下的~生~死~注冊局公布了2018年的全年報告,當中包含生育數據,以及其詳細分布。
2016年數據
數據顯示,2018年新加坡共有3萬9039名新生兒,這同2017年的3萬9615人少了1.5%。這也是自2014年來連續第5年新生兒人數下滑,並且是8年來的新低點。
此外,就死亡數據部分去年爲2萬1282人,比起前年的2萬零905人上升1.8%。新加坡的整體生育率也跌至1.14,遠低于2.1的人口替代水平。
另外,新加坡華族和馬來族新手媽媽的中位數年齡,去年也進一步拉高。華族爲31.4歲,馬來族則爲27.8歲,各上升0.1,顯示有更遲生育迹象。
新加坡國立大學社會學副教授陳恩賜說,對于未來經濟前景不穩定的擔憂或讓國人缺乏安全感,加上一直存在的遲婚和生活費問題,使得生育率進一步下滑。
生育獎勵無效,這麽多年來還不懂爲什麽嗎?
嬰兒花紅現金越給越多,工作的父母還可以有稅務回扣;母親産假可拿16周,父親有薪産假增加到兩周,未來父母還可以靈活共用16周産假,讓父母視情況斟酌誰負責照顧孩子。這麽看起來相當豐厚的獎勵,爲什麽國人不買單,到底出了什麽問題?
所謂沒錢萬萬不能,有錢拿當然很好,但別忘了錢也不是萬能的,養育孩子是一輩子的事,那可絕對不只是錢的問題而已。
政府在物質上幫的一點小忙(爲什麽說是一點小忙?因爲以新加坡的生活水准,說實在地那一點嬰兒花紅真的只是杯水車薪),講真的也沒差多少。
政府要真的顯示誠意,最起碼也該讓與嬰兒相關的用品如嬰兒奶粉和紙尿片等能免于支付消費稅,在這個課題上,曾有人要求政府在生活必需品上免除或減低消費稅,以幫助低收入家庭,但政府不同意,當時官方給予的理由是,很難界定哪些産品才算是必需品。那嬰兒用品應該不難界定吧,爲什麽政府仍然不願意這麽做呢?留給大家來討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