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有花園城市之稱,這裏素來以四季常綠,空氣清新聞名于世。不過,獅城亦有煩惱,每年總會有那麽一段時間,要忍受霧霾之苦。但霧霾消散之後,人們似乎又“好了傷疤忘了疼”,以爲霧霾過去了,就不用思考霧霾的問題了。
然而沒那麽簡單,這不,今年九月,霧霾又再度籠罩獅城。一切都再熟悉不過:令人窒息的橙色天空,煙霧彌漫的空氣,與鄰國之間不斷升級的政治糾紛——到底誰應爲霧霾負責?
無論霧霾起源于哪個國家,或者誰才是造成霧霾的罪魁禍首,很少有人討論刺鼻的煙霧和令人窒息的空氣,會讓戶外活動的人感到不適,甚至是危險。
霧霾不僅令人不適,還可能引發健康問題。然而,精確計算霧霾對金融和經濟造成的損失幾乎不可能,也正因如此,激勵人們積極應對霧霾也絕非易事。
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近期聯合國大多位學者合作開展了一項研究,著手調查在2015年重度霧霾襲擊新加坡期間,汙染對新加坡人和遊客行爲的影響。我們特別研究了風險規避行爲的影響——即避免暴露在霧霾空氣中的措施會給社會經濟帶來哪些影響。
教授簡介
Sumit Agarwal | 艾格華
新加坡國立大學劉德光傑出講座教授
商學院金融系主任
美國·威廉康星大學經濟學博士
研究領域:房地産金融、行爲金融學、家庭理財、金融法規等
汙染物風險
2015年的霧霾危機讓新加坡的空氣汙染指數創曆史新高,部分地區24小時汙染物標准指數(PSI)遠遠超過400的“危險”水平。
將水電消耗量以及酒店的客房價格與24小時PSI讀數進行對比,我們發現霧霾對日常活動有顯著影響。
例如,PSI每增加100% ,每小時平均用水量對應增加14.3% 。此外,當汙染飙升至500%,達到“非常差”甚至“危險”水平時,每小時用水量會劇增71.5%。
增加的用水量主要集中在工作日的晚上和周末,這意味著居民應對霧霾的方法就是在下班和放學後待在室內,減少戶外活動,以盡量避免暴露在受汙染的空氣中。
接觸霧霾以後,大家更加注重家庭清潔和個人衛生,這可能是造成用水量增加的原因。
根據2015年公共和私人住宅的月度用電量數據,我們發現了更多風險規避行爲的證據。其中最顯著的是:當24小時PSI增長了100%時 ,平均用電量對應增長了7.9%;而PSI飙升至“非常差”的水平時,用電量隨之上漲39.5%。
習慣的形成
這一現象很可能是空調、風扇以及空氣淨化器的使用量增長所致。
此外,數據顯示這種水電消耗增長現象,在最嚴重的霧霾過後仍然會持續。霧霾完全消散後,使用量增長仍持續了兩個月。
這種習慣形成效應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此前的研究表明,政府發起的節能項目雖然成效有限,但的確起到了作用。
例如,我的另外一項研究是關于政府相關節能活動的,研究發現在活動結束後的幾個月裏,平均每月節省1.6%的能耗。然而,即便是輕度霧霾也會導致用電量激增,使得這些努力化爲烏有。
總之,我們估計以目前的耗水量增長速度計算,爲期一個月的中度霧霾將造成1,482萬美元的額外支出,重度霧霾則高達7,411萬美元。對應的電力使用額外支出分別爲403萬美元和2,013萬美元。
另一方面,我們發現霧霾對到訪新加坡遊客,也産生了重大影響。旅遊業是新加坡經濟的重要支柱之一。
根據酒店每日房價和入住率與每日 PSI 讀數的對比,我們發現當汙染水平翻倍時,酒店平均房價將下降1.99%至1.54%,不同的酒店略有不同。這相當于該行業每天損失20多萬美元,或該行業年收入的十分之一。
酒店房價下降反映了外國遊客的需求減少。這意味著在霧霾的影響下,不僅本地人會出現風險規避行爲,外國遊客也會取消赴新加坡旅行計劃,由此給新加坡造成了進一步的損失。
到底怎樣治理霧霾問題?
2019年,全球範圍內火災發生數量達到新高。從亞馬遜雨林到非洲中部、印度尼西亞和澳大利亞東部,雖然尚未進入火災高發季節,這些地區卻頻頻爆發大火,創下曆史新高。
與此同時,森林火災也引起了前所未有的全球關注,特別是它對環境、野生動物和人類健康等方面的影響,無一不導致群情激奮。然而,盡管激烈的政治討論一輪又一輪,卻始終未觸及問題的根本。
幾年前,東盟各國部長制定了2020年實現無霾東盟的目標。然而,事實上厚厚的陰霾再一次籠罩在我們的城市,實現這一目標的可能微乎其微。
解決霧霾危機需要合理的激勵措施,最有力的方式不外乎投入資金支持。
希望我們這項量化研究——霧霾對經濟實際影響,可以推動相關人士尋求有效且持久的區域性解決方案。
該研究也有助于政府及政策制定者證明使用公共資金對霧霾采取預防和保護措施的合理性。
盡管相互指責和推诿責任可能在短期內獲得政治加分,但事實表明,它對于真正解決霧霾問題毫無幫助。
文章英文版原載于Think Business
原題爲A burning issue: Calculating the cost of the haze
作者:艾格華(Sumit Agarwal),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劉德光傑出講席教授,金融系主任
翻譯:陳思敏
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本文觀點不代表新加坡國立大學商學院機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