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本地24所小學也開始了母語輔助計劃(Mother Tongue Support Programme),其中14所小學提供華文輔助計劃,幫助有需要的學生,讓他們跟得上進度。(聯合早報)
我國教育制度爲了配合因材施教及有教無類的宗旨,一直就有各種不同的課程、程序、計劃,以讓程度不同、興趣不一的學生,得以有更多適合個別情況的選擇。
其中一項小學的輔助計劃,就是爲了輔助有需要的學生,讓他們跟得上進度,目前小學有提供英文和數學的輔助計劃。
去年,本地24所小學也開始了母語輔助計劃(Mother Tongue Support Programme),其中14所小學提供華文輔助計劃,有約230名學生參加;另五所小學提供馬來文,五所提供淡米爾文,對象都是小三的學生。參加母語輔助計劃的學生,並非在課後“補習”,而是在正常課堂時間進行,節數與其他學生一樣。
教育部也宣布,這項計劃將在後年擴大至本地所有小學,2022年擴大至小四學生。
輔助計劃課程比較有趣?
教育部願意花心思幫助母語程度欠佳的小學生,讓他們重拾興趣和信心,當然是令人欣慰的行動。不過在了解了所謂的母語輔助計劃的種種之後,又難免心有戚戚焉。
怎麽說呢?
在聖嬰女子小學(良言)負責華文輔助計劃的謝老師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說:
“華文輔助計劃的每項活動和遊戲,背後都有它的目的,提供不同框架,讓學生在玩樂中學習,我發現學生的專注力變得比較好。”
負責聖嬰女子小學(良言)母語輔助計劃(Mother Tongue Support Programme)的華文教師謝秀彬展示字卡教具,這些教具以顔色突出漢字的部首,幫助學生識字。(聯合早報)
這話乍聽似乎很具啓發性,但想深一層,又不禁要問,“每項活動和遊戲背後都有它的目的”,那不是所有教案都該有的基本原則嗎,似乎不該只是輔助計劃才特別強調這點把?難道教育部或教師會設計出沒有目的的活動和遊戲?
至于在進行了輔助計劃後,“學生的專注力變得比較好”,那是不是也等于說,平時的課程無法提高學生的專注力?如果如此,那是不是該檢討一下一般的課程教學?
小學班級人數永遠都太多
教育部長王乙康于8月24日出席母語學習論壇時說,目前小學的英文和數學輔助計劃,是以五至八人小組形式進行,母語輔助計劃也會采用相同模式。
但根據報道,受訪的聖嬰女子小學(良言)和恒力小學的華文輔助計劃班都是12人,人數上與王部長所講的,差了一倍左右。
雖然不清楚爲何有此差別,但總算還是以小班進行,跟本地一般的一班小學40人上下還是有著顯著的區別。
其實我國小學班級人數,一直就爲人诟病,40多人一班,課室擠得滿滿,試問教師要如何兼顧不同的狀況?
我國小學班級人數多數爲40多人一班。(TodayOnline)
而且這也涉及教師的工作效率,試想,一個老師教三班,就有約120個學生,每一次的聽寫、習字、作文及其他作業,同一個老師都要批改120份,能不累嗎?還能120份每一份都詳加備注嗎?
小班的學生因爲平均分配到的受關注時間增加,自然會從中受惠,這根本就是毋庸置疑的情況,不應該當作是輔助計劃略見成效的證據之一。
如果我國小學的班級人數,都控制在不超過15-20人,會不會就連實行輔助計劃的需要也沒有了?
到底誰的教學比較好?
內容方面,教育部會提供負責輔助計劃的教師,一套包括字卡、圖卡、電子簡報等的教學資源,會以顔色突出漢字部首,讓教師更有效地幫助學生認字,有別于一般小三教師所用的教具。
負責輔助計劃提供教師的教學資源會以顔色突出漢字部首,讓教師更有效地幫助學生認字。(聯合早報)
如上述受訪教師所說,輔助計劃教學時會進行更多活動和遊戲,簡單來說,就是更加貫徹“寓教于樂”的“樂”的部分。就如前文提到的,如果這套輔助計劃的教案,確實提高了學生對華文的興趣,那是不是該檢討一下,爲何目前實行的一般教案做不到呢?
就像本地四處可見的教育中心,甚至獨立補習老師,很多都會標榜他們擁有一套“更好”的教學方式。且不論是不是真的更好,但只要是被他們教過的學生,真的考取了更好成績,或確實對相應科目提高了興趣。
那主理和統籌整個國家教育機制的教育部,是不是也該問一下自己:由課程發展署設計的課程,到底哪裏“不夠好”?
教師心態至關重要
我們也知道,我國小學是有根據學生程度,區分爲正規班和基礎班。
我國小學是有根據學生程度,區分爲正規班和基礎班。(聯合早報)
接受了孩子小學就讀基礎班(Foundation)之後,就等于接受他未來在中學甚至更往後的教育路徑,走的都會只是水准比較低的那一條。所以要不要接受孩子就讀基礎班,一直也是很多家長心裏頭的一根刺。
而母語輔助計劃等于是給了這批家長一個新希望,因爲接受輔助計劃的學生,就可以繼續留在正規班。但潛在的問題是,輔助計劃畢竟名額有限,要如何確保輔助計劃和基礎班之間的分配公平公正公開,將是學校要著眼、家長要認知的部分。
目前所知,輔助計劃是教師會根據對學生的觀察與學習表現來評估,以找出他們認爲適合及需要進行這個計劃的學生,所以老師的心態就很舉足輕重了。
想起一個朋友的經曆,他孩子的小學是一律一開始都念高級華文,除非學生高華成績真的不理想,才會被要求往後轉念普通華文。
朋友在孩子小四年終面見老師的時候,華文老師第一句話,就是“鼓勵”朋友的孩子隔年放棄繼續讀高華,因爲孩子高華成績剛及格(並沒有不及格哦),老師“語重心長”地認爲“長痛不如短痛”,對孩子日後的母語發展會比較好。
朋友本身也教過華文,對該名華文老師的心態非常不解:學生成績不好,不是應該積極地從不同方法和角度,去鼓勵學生提高興趣,更有效學習嗎?爲什麽卻是消極地要求學生和家長一起放棄呢?更何況孩子沒有不及格,按照教育部條例,是可以繼續讀高華的。
而且孩子的智能發展隨著年齡也會改變,誰知道孩子會不會在隔年開竅,這麽早就論定孩子不是讀高華的料,會不會太武斷了?
最終,朋友還是極力爭取孩子繼續讀高華,但是校方和老師卻要求朋友寫信,“保證”繼續讀高華的決定,不會影響孩子其他科目的成績。
反正,學校及母語教師的心態和想法就真的很重要,因爲一個小學生的未來,隨時都會在學校和老師的一個(正確或錯誤的)決定,而改變。
母語教師的心態和想法對小學生的未來非常重要。(聯合早報)
回到母語輔助計劃課題,總而言之就是平時做得不夠好,才來亡羊補牢,趕緊補一補破洞的政策,卻似乎就是沒想到,爲什麽不一開始就把牢先弄好?
這也像足我國政府一向來的方針,當稅收、物價、水電、交通費等等都相繼漲漲漲之後,爲了安撫民心,才來宣布給你一點回扣和輔助卷一樣。
對啦,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先打斷你的腿,再給你拐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