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個匿名先,小P我從大學期間接觸金融(tou ji)市場,算到今年2019年,已經有7年經驗了,坐過多次過山車,幾乎經曆P2P網貸爆雷,也算懂得了風險與收益的關系,不是什麽高風險高收益,而是那些憑運氣掙來的錢,到最後也還是靠本事還回去。
小P我2015年7月到新加坡就讀master,適逢A股崩盤,之前很多興高采烈的”股神”一下子都安靜了許多,身邊不乏虧損二三十萬的師兄前輩。而我在那一年,憑借著在露笑科技上翻倍的資産,安安心心的撸了P2P網貸一年的羊毛,總覺得是自己聰明才智助力躲過了這一劫,一心一意地撸著羊毛准備留學,完美錯過了千古跌停的盛況。而人就是這樣,總喜歡將成功的所有因素歸結到自己的大腦上,早就抛棄了蘇格拉底的名言: 認識你自己,過山車坐了一趟,才明白山頭之外有山頭,山谷之下有山谷。
聽懂了羅文,甄妮的世間始終你好
問世間是否此山最高 或者另有高處比天高
論武功俗世中不知邊個高 或者絕招同途異路
回憶當初,躲過了千股跌停韭菜的內心自然是無比歡喜,這也就爲日後茁壯成長日後的收割埋下了伏筆。
回到時間線上,2015到2016年Master期間,憑借著我傲人的商業嗅覺,主動申請助學貸款去國內套利,一共申請到10K新幣(4.5萬人民幣),打回國內熟悉的p2p市場,10%年化怎麽著也能有1K新幣(4500人民幣)的收益率,多好!不過該付的學費一份未少,折騰了一年,新幣對人民幣彙率硬是從4.5的曆史低點漲到了接近5的曆史均值,想像中10%的收益一點都不剩,都被彙率吞噬了,至此明白彙率的存在。
題外話在2015年那一年,開始關注比特幣的我有一個念想,就投資一個比特幣,資産多元化組合(買一個裝裝逼),那是一個比特幣一個500新幣左右。後來,過了許久和朋友以6000新幣的價位入手,坐了一輪高達20000新幣的過山車,如今也還有少許盈利,但是也是慢慢離開了以前那種生死看淡,不服就幹的精氣神。
2017年4月,雄安新區藍圖發布,對標上海自貿區,第一時間行動,連續追了5,6個漲停,最後買在了曆史高點,2年多T下來,嗯,也就差30%就回本了,當然這都還沒算上機會成本。這一折騰,徹底的將之前露笑科技上掙的利潤全都換了回去。不要問我爲什麽這麽傻,5,6個漲停還去追高,在A股這樣一個搏傻的資本市場,我曾經也不認爲我會成爲這搏傻接力棒裏的最後一棒。
俗話說,吃一塹,長一智,期間安穩居家的我開始探索投資,真正的投資。。才知道新加坡存銀行最大年年化收益率可達3.75%,于是就隨手開了DBS multiplier account,開始了銀行投資之路。偶然聽周邊朋友將存款換成美金,很認可美元的強勢,但一直沒行動,不知不覺遇到了7的高點,就一直拖著至今直到遇到Lu Global,後面再說細節。
韭菜的心終究想著被市場割,習慣了大風大浪的我怎麽會安于銀行理財的現狀?2017年底小P我就開通DBS銀行 Vicker股票交易賬戶,這一次不一樣,香港,美國,日本,加拿大,英國股市均可交易。一不小心成爲了外資,當然也就開始了我這個小韭菜的全球化被割之旅。開空美股,做多中芯國際,小P我的兩大投資主線,聽完有沒有人安慰我一下?和股友調侃時,時不時的冒出一句話,人生賽道很重要,一個是永不見頂的美股,一個是永不見低的A股。哈哈哈,你選擇誰?
2018年,新加坡Changi機場偶遇Lu Global的,遂想起來4年那段快樂的撸羊毛生活,于是果斷開通,美金賬戶投資,年化6%多一點好歹也是銀行的倍數,而且新幣換成美金,現在看來人民幣破7,這運氣掙來的錢,又不知道何時會還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