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公認的花園城市,也是全球最宜居城市之一。新加坡的城市規劃建設也是值得學習和借鑒的典範!
聚焦“路橋”,新加坡有哪些獨特設計?又有哪些潛在問題?快來看看紐約城市大學皇後學院社會學系徐宏偉副教授如何解讀?注:本文是徐宏偉副教授在新加坡國立大學(以下簡稱“國大”)訪問期間,以國大位于Kent Ridge的主校區爲落腳點,走馬觀花新加坡部分區域之後,特記錄的對新加坡的路橋設計的一些個人觀察與體會,與大家分享。
美國布朗大學博士紐約城市大學皇後學院社會學系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包括人口健康與老齡化、社會調查方法、空間分析
01 行人遮陽
我最先注意到的新加坡道路的奇特之處是,人行道頭頂有遮蓋。
如圖1所示,左側是我們常見的人行道,與之平行的右側有一條幾乎一樣、但是加蓋了頂棚的人行道。我問新加坡的朋友,人行道爲什麽要建有遮蓋?朋友回答道,因爲新加坡爲赤道多雨氣候,而且是來得快、去得快的陣雨,有頂棚的人行道便于行人避雨。
圖1. 與普通人行道(左側)平行的、有頂棚(右側)的人行道
有趣的是,我在新加坡的近兩個月中,並沒有遇到太多次的突然降雨,這種人行道頂棚的避雨功能,我只利用過一次而已。實際上,陣雨迅猛,加上風勢,雨點很容易斜斜地“繞過”頂棚,打到人行道上。所以,單純就避雨的功能而言,這種帶頂棚的人行道充其量只能保證行人不濕上半身罷了。
其實,人行道的頂棚更有效的功能也許是遮陽。
新加坡位于北緯1度18分,赤道近在咫尺,長夏無冬。如果人行道上沒有頂棚遮陽的話,地面氣溫30攝氏度可以輕易地上升爲體感溫度37攝氏度。好在新加坡的城市綠化很好,人行道旁常有巨樹遮蔭,所以頂棚的遮陽功能更有力地體現在過街天橋上(圖2與圖3)。
如果你在7、8月份的北京、上海,爬上沒有頂棚的過街天橋、橫穿6車道的寬闊馬路,你就能感受到夏日陽光曝曬的可怕。圖2所示的過街天橋橫跨一條雙向六車道、中間有綠化隔離帶的主幹道(Alexandra Road);圖3所示的過街天橋只橫跨了一條雙向單車道;但兩座天橋都有頂棚遮雨避陽。
圖2. 橫跨主幹道及綠化隔離帶的過街天橋
圖3. 橫跨兩車道的過街天橋
02 地勢起伏與人口老齡化
新加坡的地理最高點——武吉知馬(Bukit Timah),海拔不過163.63米。根據維基百科的說法,新加坡大多數地方的海拔不超過15米[1]。 但是行走在新加坡,很容易注意到連綿起伏的地勢。圖4與圖5均攝于國大校園內,類似的長坡在新加坡市區各處並不罕見。
圖4. 從坡底仰望
圖5. 從”半山腰”俯瞰
雖然網上各種介紹新加坡的資料經常用“地勢平緩”之類的詞語,但我個人感覺用“丘陵起伏”更爲合適。我利用谷歌地圖作了一個未必恰當、但量化的例證。如圖6所示,谷歌地圖推薦的從位于新加坡西南海岸的國大校園,步行至位于市區的新加坡總醫院(Singapore General Hospital)的三條線路,距離約9公裏,海拔高度既要上升87米,又要下降109米。
圖6. 從新加坡國立大學步行至位于市區的新加坡總醫院
與之相比,如圖7所示,谷歌地圖推薦從位于北京市西北二環與三環之間的白石橋,步行至天安門的三條線路,距離也是9公裏左右,但海拔高度只上升10米、下降19米而已。
圖7. 從北京的白石橋步行至天安門的海拔變化
也許是爲了應對地勢起伏可能加劇行人汗流浃背的問題,新加坡的共享出行公司Grab推出了電動滑板車(e-scooter)服務。圖8所示爲一個典型的電動滑板車租用點——地面標注的矩形區域內停放著供租用的電動滑板車,旁邊的鐵架子上提供頭盔。圖8中只有1輛滑板車,但是架子上有4頂頭盔,說明很多租用滑板車的人並沒有良好的安全意識。
圖8. 掃二維碼租用電動滑板車與頭盔
圖9所示的滑板車租用點提供了更多的提示。放頭盔的架子上既提示戴頭盔的安全意義,也提示了頭盔是供免費使用的。一人多高的說明牌上,以漫畫的形式,簡潔明了地介紹了使用電動滑板車的交通規則。
圖9. 帶有更多標識提示的電動滑板車租用點
盡管如此,我在街上依然輕易拍攝到了未戴頭盔的電動滑板車“駕駛員”(圖10)。
圖10. 未戴頭盔的電動滑板車使用者
共享電動滑板車能滿足年輕人短途出行的需要,但是無法解決新加坡日益增加的老齡人口的公共運輸問題。
2015年,65歲以上的老年人占新加坡人口的11.8%[2]。我最初注意到新加坡起伏的地勢對老年人的負面影響,是在去荷蘭村(Holland Village)——一個餐飲、購物、旅遊中心——的路上。
我坐公交車抵達Commonwealth Ave與Holland Ave相交的路口,然後順著Holland Ave步行前往荷蘭村。圖11是站在路口,順著Holland Ave朝荷蘭村的方向望去,這是一段約500米的緩坡——谷歌地圖的數據顯示海拔上升13米、下降13米。在我步行的過程中,看到一位年紀約摸70歲的老太太,手裏拎著購物袋,在上坡的途中走著走著,便停下來休息。
圖11. 站在Commonwealth Ave與Holland Ave的路口,順著Holland Ave延伸的方向望去
新加坡政府顯然意識到了人口老齡化對公共運輸提出的新挑戰,並開始采取對策。一個明顯的例子是,過街天橋的兩端開始加建電梯了。如圖12所示,左側被樹部分遮擋的白色‘之’字型結構是上過街天橋的步行台階;右側直立著、被腳手架包圍的結構是建設中的電梯。
圖12. 過街天橋加建電梯
03 人行島
與我在中國、美國所見到的相比,新加坡另一個比較有特色的道路設計涉及到圖13所示的這種人行島。
圖13. 人行島
圖14是圖13中的人行島的近景。與中國、美國相反,新加坡的機動車是右舵駕駛,靠道路左側行駛,所以新加坡左轉彎相當于在中國右轉彎。這種人行島基本出現在道路左轉彎處。
圖14. 人行島近景
除了方便行人橫穿馬路的功能之外,這種人行島起到了提早分流左轉彎車流的作用。
想像一下我們在中國、美國常見的一個場景:一輛行駛在最右側車道(相當于新加坡的最左側車道)的車輛,開近路口,其本意是穿過路口、繼續直行,但此時最右側車道忽然變成了只允許右轉的車道;于是司機試圖強行換到左側的車道,從而造成了交通擁堵。
如圖15所示,新加坡的這種人行島的設計,一方面提醒司機區別左轉彎與直行是兩條不同的車道;另一方面,迫使那些本欲直行、但錯誤地轉進左轉彎車道的司機無法強行變道,避免了不必要的交通擁堵。
其實中國、美國也有類似的人行島,但常見于交通主幹道的十字路口。新加坡的人行島更爲普遍——圖15所示的人行島便出現在雙向單車道的“小路”上。
圖15. 人行島分流左轉彎車輛
我在新加坡停留的時間不長,平日以步行、搭乘公交車爲主,對新加坡道路交通的所見所感有限,並且基本是個人的思考。
總體而言,新加坡的道路設計比較成熟,細節上有不少巧妙之處,但是也有改善的空間。尤其是人口老齡化對新加坡已有的道路交通提出了新的挑戰。中國的城市發展很快,人口老齡化的問題也初露端倪,所以新加坡道路建設的經驗與不足都是我們可參考的。
尾注:[1]https://en.wikipedia.org/wiki/Geography_of_Singapore[2] Thang, Leng Leng, and Johan Suen. 2018. “Singapore’s approach toageing policies: Tackling the limits of the family in supporting seniors.” Pp.131-149, Chapter 7 in Family and Population Changes in Singapore: A UniqueCase in the Global Family Change. Edited by Wei-Jun Jean Yenug and Shu Hu.Routledge: New Yor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