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括地說,要給新加坡人的身份認同下一個定義,我們似乎不能單單考慮族群和語言兩個標准,換句話說,給新加坡人的身份特質定位時,應考慮到由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所融合的思想意識和精神品質等實質內涵,唯有這樣,“Singaporeanness”的含義才更圓滿和周全。
亞洲新聞台和新加坡政策研究所(CNA-IPS)最近對2000名國人進行一項有關國家和族群身份認同的調查,對象是華巫印和歐亞裔四個族群,年齡介于21歲和74歲。調查結果得出以下幾個重要的結論:
一、多數國人認爲國家身份比族群身份更爲重要,應占首要位置。
二、有90%的受訪者反饋,各族群在講、讀、寫方面掌握母族語文的能力,是國人族群的重要標志。
三、各族群的傳統文化意識並不會影響或削弱國人效忠國家的精神。
四、大約80%受訪者認爲,能說好英語是認同國家身份的重要依據。
以上的結論,除了第四個有些爭議外,其他三個可以說都是國人的共識。
但到底國人的國家身份,有什麽認同的標准?我想,答案可能無法取得一致,原因是國人的多元文化和移民社會的背景。因此,給不同族群擬定一個共同的國家身份標准,的確不是簡單的事。
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三大族群的國人,不論是華裔、印裔或巫裔,我們都無法跟其他地區的華裔、印裔或巫裔國民等同看待。換句話說,不同族群的國人有新加坡國家身份的特征。我們總是覺得,無論是在意識形態或者精神特質方面,都有自己的獨特性。
新加坡人對國家感到自豪
所謂意識形態和精神特質,我們不妨從以下幾方面來考察:
一、國家信念。獨立前,一波又一波的爭取獨立運動,說明了國人要求獨立自主的理念,早已植根民心。獨立後,每天所念的信約和所唱的國歌,更加強了國人的國家信念。出外旅遊,國人都會用“新加坡人”來表明身份。
二、歸屬感。新加坡雖是個移民社會,但大多數國人,尤其是土生土長的國人,都把新加坡看成第一故鄉,也不會把自己當成漂泊他鄉的移民。新加坡雖沒有什麽名山大川,也沒富麗堂皇的宮殿樓閣,但許多老街橫巷和一些稍有名氣的人文景觀,早已在國人心中留下烙印。
還有一些人即使旅居他國多年,仍有歸國定居以度晚年的強烈願望。就是這些由“關切”和“牽挂”一點一滴凝聚而成的“鄉土情”,具體凸顯了國人的鄉土意識和歸屬感。
三、自豪感。新加坡建國曆史不長,從一個荒涼的小漁村發展到今天的世界級金融和商業中心,還不到200年。這百多年來,值得國人自豪的事物確實不少,譬如:
二戰前,多少開國先驅在這裏披荊斬棘,爲當年的社會發展和文教工作作出巨大的貢獻。他們的表現和功勞,都令國人感到自豪。
二戰時,許多愛國志士爲抵抗日軍而捐軀,也有好幾萬國人無辜被日軍殺害,成了殉難的孤魂。我們爲他們的犧牲悲痛惋惜,也爲他們的殉國而強化國家意識。
二戰後,獨立運動如火如荼,文教工作波瀾壯闊。後來建國事業得以發展到今天的規模,無疑是全體國人努力的結果。我們對這段曆史的確感到自豪。
四、精神特質。新加坡是多元民族和多元文化荟萃的社會,但新加坡不是一個大熔爐(melting pot),不可能把多個不同的種族,融爲單一的民族。我們都知道,多元文化之間的確存在著不少的差異和歧見,但彼此能“和而不同”,互相包容和尊重,進而交流與磨合。這種文化的融合,遠遠比族群的融合有更積極的意義。
慶幸的是,往日一度發生的種族沖突事件,並沒有釀成無法收拾的戰亂局面。目前,不同族群之間在“和而不同”的社會氣氛中,得到寶貴的和睦及安甯。
由于地處東西交通的樞紐,新加坡人可說得天獨厚,一方面承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另一方面接受現代和西方文明的洗禮。東西文明的菁華和古今文明的荟萃,成就了新加坡人與衆不同的精神特質。我們的思想意識既有傳統文化的底蘊,也有現代文明的科學和創新精神,後者更是驅動我國社會向前發展的主要推力之一。
概括地說,要給新加坡人的身份認同下一個定義,我們似乎不能單單考慮族群和語言兩個標准,換句話說,給新加坡人的身份特質定位時,應考慮到由傳統文化和現代文明所融合的思想意識和精神品質等實質內涵,唯有這樣,“Singaporeanness”的含義才更圓滿和周全。
國家身份認同塑造是長遠進程
對于新加坡人的身份問題,有些觀點令人混淆,值得提出來談一談。
有人認爲,爲了凸顯新加坡的主體意識,我們應稱自己爲“新加坡華人”“新加坡馬來人”,不應該說成“華裔新加坡人”“巫裔新加坡人”。理由是,前者比後者具有更強的國家主體意識。
其實,從構詞的角度來說,“新加坡人”和“華裔”是兩個名詞,一個是主語,另一個是定語。它們有修飾和被修飾的主從關系。“新加坡華人”的主語是“華人”,新加坡是修飾語,指明地區或國籍。“華裔新加坡人”的主語是“新加坡人”,“華裔”是修飾語,說明哪個族群的新加坡人。以上兩個說法,跟是否能凸顯國家主體意識,扯不上任何關系。
另一個是有關國家身份的塑造問題。個人認爲,國家身份的認同是一個有既定計劃而又長遠的塑造過程。
首先,我們須在正規教育體制裏,繼續加強雙語和雙文化教學。在講授“自由”“平等”“人權”等西方現代理念時,也要重視傳統文化裏具有普世價值的理念,如傳統文化所強調的“仁義禮智信”及“公平”“正義”等,都是傳統文化的菁華成分。通過傳統和現代思想意識的長期熏陶,自然會塑造成新加坡人內在的身份特質。
其次,通過多樣化的非物質文化活動,來展現新加坡多元化的社會面貌。非物質文化活動是多層面的活動,可由不同的機構協同推動。例如,學術團體可以主辦各種專題講座,對年輕一代講述有關新加坡的發展和建國曆史,尤其是對社會有特殊貢獻的先驅曆史人物,以及對我國社會有重大影響的曆史事件,以提升國人對社會發展的認識深度,增強國人的國家意識。
文化機構和團體如博物館、報章傳媒、文娛組織等,可以制作、展覽、表演一些有特殊意義的課題,如抗日活動和獨立運動等,向國人闡述我們的先輩是如何一步一步走過來的。此外,我們也可以通過各種喜慶節日和演藝活動,如妝藝遊行、藝術節、音樂舞蹈等承載傳統和現代思想意識光芒的文創節目,來宣揚新加坡絢麗多元的精神面貌。
以上種種,國人年複一年耳濡目染,新加坡人的身份特質,自然會彰顯在世人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