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爲一個中國人,要正確理解客觀評價新加坡,首先一定一定要打心底清楚一個問題——新加坡是華人國家,但不是中國人的國家。
認識的蠻多在新加坡生活多年,哪怕和新加坡人結婚了,也一直只申請永久居民有機會入籍新加坡也不入的人,他們一般是真心喜歡中國或者看好中國遠期的,但又還沒喜歡到願意放棄新加坡生活回國發展的程度。
但接觸的新加坡人越多,你越會發覺,那些願意移民新加坡的人,對中國的“愛”是很淡漠的!特別是那些入籍新加坡的一代,他們原先生活在中國,後來才入籍新加坡的,他們對中國和黨的反感,遠甚于新加坡二代,而且他們對新加坡的迷之熱愛和對中國的全面鄙視,經常到了腦殘的程度,要不是因爲他們是客戶,我有時恨不得當場掀桌子把他們趕走!
以爲華人都愛國,屬于我們很多中國人內心的成見和一廂情願。
新加坡華人不僅不愛中國,而且某種意義上來說,看不起中國,是很多新加坡人真實的心態!他們的看不起,源自新加坡的富裕和福利好,相比之下他們覺得中國人民過得水深火熱。
“雖然你發展快,但你只是暴發戶啊!”
“雖然你北上廣城市建得比新加坡漂亮,但你百姓生活得沒我們好!”
“雖然新加坡家長式的管理大家都討厭,但總比你們中國政府亂作爲要強!”
——這就是接觸的很多新加坡人台面之下的內心聲音,特別那些自己作爲一代入籍新加坡的人,我發現他們基本都會選擇性看新聞——更願意關注中國的負面新聞,以此不斷強化自己對中國鄙視的正確性。
總之,並不是黃皮膚的就是你親戚,也不是華人就一定是愛中國華人!
有了這個心理准備,你再往下看,會更容易理解新加坡的做法。
1、中新的利益合作很多,新加坡是世界上對華直接投資最多的國家,超過了美國、日本等其他國家,阿裏巴巴、滴答、中國平安、工商銀行、交通銀行等等很多你所熟知的企業,都有新加坡國企淡馬錫的股份。
從中國的角度來說,中國企業想要國際化,一般都願意選擇新加坡作爲第一站、跳板,因爲新加坡是中西方文化的交彙點、轉換站,先在新加坡試水,再拓展到其他國家會更容易成功,
新加坡和中國這樣相互投資,不是因爲兩國是親戚,而是因爲能賺到錢,有利可圖。
2、蘇州工業園區是中國和新加坡合作的第一個園區,新加坡之所以選擇在中國建園區,並不是因爲愛中國,而是因爲那時新加坡正在謀求産業轉型升級,資本需要在全世界範圍內尋找好的投資機會,而那時的中國正處于上升期,投資有利可圖。
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時,創建沒幾年的蘇州工業園區招商引資遇到問題,原先作爲大股東的新加坡打退堂鼓,從中可見新加坡的國家性格——不做不賺錢的買賣。
那時中方順水推舟,一次性把初始投資還給了新加坡,讓中方財團做了大股東,新加坡做二股東,每年拿投資分紅,成了富貴王爺。
3、新加坡是一個華人的國家,根本不是中國人,但周邊的馬來西亞、印尼都是穆斯林國家,雖然新加坡不認爲自己是中國人,但印尼和馬來西亞卻覺得他是異族,各種刁難。
新加坡的國防主要依靠美國,他們自己的軍事實力只能扛三天,三天之後就得靠美國軍事援助,才能保命。
新加坡蔬菜、肉類、糧食都沒法自産,只能通過國外進口。
原先的淡水是馬來西亞給新加坡供應的,每當遇到兩國關系緊張,馬來西亞就說你再逼逼,老子掐斷你的淡水供應——被威脅了這麽多年,新加坡自己通過淨化生活汙水、淨化海水、收集雨水,雖然馬來西亞的淡水因爲價格相對便宜還在繼續用,但新加坡已經有足夠能力能夠淡水自給了。
你以爲淡水能自給就結束了嗎?現在每年印尼和馬來西亞燒荒,新加坡至少有一個周會完全被濃煙籠罩,被迫吸毒。而且印尼政府還曾用這個威脅新加坡,你們不給我們投資(實際就是免費給錢),我們就要燒荒了啊!口罩真的准備好了嗎,小不點!?
新加坡政府天天用這些事實教育民衆,讓全民都知道新加坡是一個性命安全、吃、喝、呼吸都隨時會有危險的國家,你能體會到民衆那種焦慮的心情嗎?
如果你生活在這樣的國家,你覺得國家保命重要,還是爲他國利益發聲重要?
4、新加坡對美國人施加鞭刑、處死澳大利亞毒販、支持南海仲裁,其實並不是因爲不怕得罪美國、澳大利亞和中國。
而是因爲他們清楚,對一個金融中心而言,他必須要不惜一切代價讓法律樹立起權威,而不是爲了向某個大國妥協,就損害本國法律的威信——當然,具體到南海仲裁,還是抱資本主義大哥美國大腿爲主。
這給全世界資本傳達的信號是,新加坡的法律是可信的,除非人家敢真的動手直接滅了新加坡,要不然我就可以放心地把自己的資本放到新加坡,這樣新加坡才能成爲世界級的金融中心!
如果失去資本對新加坡的信任,資源貧乏的新加坡將變得一無所有。
孰輕,孰重?
5、很多人都知道新加坡講華語,以爲新加坡被中華文化熏陶了會更愛中國,因爲這個對新加坡有額外的好感。
可事實上,新加坡人學華語,並不是因爲愛中國,而是因爲愛中國的錢,學校教漢語,也教英語和馬來語,人家只是把語言當做純粹的商業工具來學!
他們之所以要學這麽多語言,是因爲他們國家的教育政策制定者認爲,同時通曉這三國語言的人,是多元文化人才,能成爲三者之間的溝通媒介,更方便和這些國家做生意,或者幫他們打理生意,也更容易知己知彼。
6、中國是一個愛學習的國家,向世界上所有值得學習的發達國家學習,派遣大量人才去學習。
可你們知道中國派到全世界哪些國家學習的領導幹部最多嗎?第一是美國,第二是英國,第三就是新加坡。新加坡的學習項目中的20%左右,是新加坡國企淡馬錫下面的基金部分或全額資助的。
他們之所以願意投錢,也不是因爲和中國關系好。
而是因爲,如果中國地方政府接受了他們理念,想深度合作自然會找他們的咨詢公司來咨詢,一次培訓付出的成本可能只是100萬,但一個咨詢項目可能收到上千萬咨詢費。或者像上面蘇州園區的例子,中國接受了新加坡建設園區的理念,更容易答應讓他們仿照新加坡裕廊工業園,在中國建園區,最終新加坡新加坡從中賺得缽盆滿盈。
人家說,世界上最難的兩件事,一件是把自己的想法裝進別人腦袋;一件事把別人的錢裝進自己口袋,但新加坡兩者都做到了。
當然,通過培訓成交咨詢和建園區的概率概率很低,靠這個模式盈利難度還不小——但這並不妨礙新加坡把想法裝進中國人腦袋的積極性,因爲還有其他一些概率更小,也沒直接收益的“回報”,比如下面一個案例,如果不是前面中國通過培訓、咨詢等服務對新加坡港口運作能力建立起了信任,新加坡要運作成功難度會翻N倍。
7、爲了鞏固自己的利益,新加坡不僅不怕得罪中國,而且還會不遺余力地給中國挖坑。
當年上海洋山港項目因各種原因被擱置,中國轉而去打造天津港,想把天津港建設爲亞洲物流中心。
新加坡政府智囊敏銳捕捉到中方有這個意願,通過各種運作、公關,極力促成這個構想變成計劃、再實際落地。
但天津港一方面位置偏北,另外冬天會結冰,地理位置和天然條件完全是無法彌補的短板,根本不可能成爲亞洲物流中心。
新加坡之所以這麽賣力促成,不是真的爲了中國,而是因爲他們知道,上海洋山港一旦建成運營,必然損害新加坡的國家利益。
幸好,中國之後還是回來發展洋山港了,現在洋山港已經連續多年排名世界貨櫃吞吐量第一名。
這麽說,很多人可能意識不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有的重大的機遇,如果過了窗口期,你想再抓住就不可能了,幸好這次中國雖然被耽誤了幾年,但並沒有最終錯過。
結論:
所以啊,與其在新加坡讓中國不滿的時候問“新加坡爲什麽針對中國”,不如轉而去問“新加坡在謀求什麽利益?我們能通過什麽方式和他們共贏?”而不是強行要求人家爲了你的利益犧牲自己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