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是世界上最大中轉港,
通過“轉口貿易”和“貨物中轉貿易”
發家致富!
馬六甲海峽是一條國際公海水道,途徑這裏的船只是不用繳納任何過路費用的,新加坡也無權收費。目前世界上所有的海峽都是不收費的,這涉及到海上航行自由的權力,可以收費的只有運河。
例如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這兩條運河就是收費的,並且費用還不低,運河的過路費已經成爲埃及和巴拿馬主要的財政來源。相比之下新加坡雖然不是收費站,但卻是一個得天獨厚的服務區。
新加坡地處馬來半島的最南端,其南部海域就是馬六甲海鮮的主航道,是通過馬六甲海峽的必經之地。
得益于天賜的地位位置,新加坡政府因地制宜,從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開始,做起了“轉口貿易”和“中轉貿易”。(“轉口貿易”和“中轉貿易”不是一回事)
新加坡位置極佳
先說一下“中轉貿易”,這個比較好理解。顧名思義,“中轉貿易”就是指貨物在新加坡進行中轉。
由于東亞地區和西歐距離實在太遠,一艘貨輪從東亞到西歐需要20-40天時間,效率太低了。後來受益于貨櫃的出現,貨物的卸載和運輸變得非常方面,于是在東西方航道的關鍵地點,一些中轉港就出現了。
舉個例子,例如中英之間有一筆服裝生意,這批服裝要從中國運到英國銷售。但由于路途遙遠,一艘貨輪單獨往返花費時間太長,而由兩艘貨輪接力運送則效率就會大大提高,所以就要找一個港口作爲中轉站,交接這批貨物。找來找去,新加坡的位置最適合做中轉站。
新加坡地處東西方交通的必經之路上,其地理位置獨一無二的,並且新加坡坐落于一個四面環水的小島上,是一個迷你型島國,雖然面積不大,但也算是港寬水深,吃水線在13米以內的巨型貨輪可直接入港停靠,依仗著這個巨大優勢,新加坡的中轉貿易是風生水起!
新加坡港
再說一下“轉口貿易”。新加坡的“轉口貿易”是通過“中轉貿易”發展而來的。
轉口貿易是一種國際貿易形式,指的是在國際貿易中,生産國和消費國不直接交易,而是通過一個第三方進行貿易,而新加坡港口就充當這個第三方,也就是所謂的“中間商”。
通常情況下在轉口貿易中,商品的出口國是不與進口國直接交易的,而是先將商品賣給設在新加坡的轉口公司,然後再由轉口公司賣給進口國。
轉口貿易說白了就是增加一個中間商,這種貿易看似是提高了商品的流通成本,但是卻可以最大程度的躲避貿易壁壘,規避許多發達國家所設置的各種貿易限制和歧視性政策。
例如許多發達國家都會針對發展中國家商品進行反傾銷調查,動辄就會加征反傾銷稅。爲了規避反傾銷調查,轉口貿易就成爲一個很好的選擇。因爲在轉口貿易中,進口國是從“中間商”手中購買的商品,跟出口國沒有關系,就算是貿易調查,也查不到出口國頭上。
當然現實中的轉口貿易是非常複雜的,甚至需由專門的公司去操作,但是鑒于轉口貿易的優勢,許多國際貿易往來都是通過轉口貿易。
需要說明一點的是,在轉口貿易中,有時候商品根本不需要在中間商的地盤上停留!可以直接從出口國發貨到進口國,這筆買賣只需要在賬面上過一下手就行,說白了就是一種貿易遊戲。
不過有時候,商品也需要在中間商的地盤進行一些貼標的工序,因此新加坡作爲中轉港的優勢就體現了出來。
總的來說,新加坡是靠著無與倫比的地理優勢發展起來的,但新加坡政府卻並沒有一味的靠山吃山。在完成最初的原始積累之後,新加坡政府則大力扶植高科技産業,確立了科技立國和制造業立國的戰略,例如新加坡的半導體産業就非常厲害,而高科技制造業也逐漸成爲新加坡的支柱産業。
新加坡裕廊工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