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新加坡醫學界傳出消息,最快在明年,新加坡將會制定一套全新的醫療准則,以此修複醫患之間的緊張關系,減少醫生爲求自保而進行防禦性醫療的次數。
而就在本月24日,北京民航總醫院急診科的楊文醫生就遭到病患家屬的惡性傷害(割喉),不治身亡——轟動全國的大案瞬間讓人們把“醫患關系”這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再次擺到台前。
在社會輿論一邊倒地譴責凶手惡劣的手段時,我們也同樣會感慨,醫患關系緣何走到如今這一步,圖窮匕見呢?
小編以個人之拙見,爲大家分析一二,看看醫療糾紛、醫患糾紛究竟是我國特例還是世界難題,未來的醫患關系又將走向何方?
不是醫患糾紛,本質是凶殺案件
首先,我們要明確一點——楊文醫生遇害案,已經不是單純的醫患糾紛事件,其本質是性質惡劣的凶殺案件!凶手的殘忍、無人性以及漠視生命的程度,已經不是能夠用所謂“糾紛”或者“沖動”來解釋。
發生沖突,我們可以調解,不服調解可以上訴對簿公堂,但傷害他人生命,任何理由都是蒼白無力的,而凶手最終也會受到我國法律的嚴厲制裁!
醫患關系緊張的問題存在嗎?是我國特例嗎?
醫患關系緊張的概念,在我國的醫療系統已經存在了數十年,可以說是頑疾了——
一方面是因爲我國早年人口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不信任醫生、將病患病情惡化完全歸咎于醫療、不遵醫囑、在救治無效的情況下,家屬失去理智對醫生實行暴力的情況時有發生。
另一方面,一些職業素養欠佳的醫生依靠身份大斂其財,與醫療器械供應商、藥店沆瀣一氣賺取外快,收取紅包,醫療態度不佳,導致一些人身利益受到損害的民衆失去對醫生的信任。
可以說,醫患關系緊張的問題不但存在,而且在我國,曾經是嚴峻的社會問題,而隨著近年來社交媒體的興起,以及各種事件的多維度曝光,大多數民衆已經認可醫患關系並不是兩個人群的對立,而是信息的不對等。
而需要注意的是,醫患關系在我國並非特例!新加坡近日計劃出台的緩解醫患關系的行業准則更是說明了這一點——醫患矛盾,不但是我國的社會問題,同樣也是世界醫療系統之中無法回避的問題。
爲此,無數富有真知灼見的領導者們發動智慧,卻也沒有找到最終的答案。
我國的問題和新加坡、歐美等發達國家問題是一致的嗎?
我國醫療界存在的問題,和歐美、新加坡、日本、韓國等,是完全不同的!
首先我們要明白,我國的醫療系統,和世界大部分國家是完全不同的,其運作思路、盈利思路是完全不同的。
在我國,醫療系統並不完全處于市場經濟的範疇,比如挂號費用就是物價局規定,而由于其在醫療費用中的占比極小,往往十分廉價,所以不論大病小病都要挂專家號、生病最好去北京看這樣的情況也成爲了常態。
我國的醫療系統,可以說是在壓榨醫務人員的勞動力的情況下保證了極高的效率,保證了大部分人能夠在第一時間及時就醫,“大病小病不能拖”的思想也深入人心。
而許多國家的醫療系統,是建立在市場經濟下,依靠高稅收進而轉化爲醫療福利維持醫療系統運作,醫生普遍是高薪行業,是社會的頂層職業,比如在美國,收入最高的十大職業之中,大多數都是醫療行業。
這就意味著,雖然世界普遍存在著醫患糾紛問題,但我國和其他國家面臨的問題並不一致。
新加坡明年計劃發布的准則有何啓示?
根據新加坡醫學界的信息,新加坡的這項醫療准則,主要針對“闡明常見專科治療的風險與副作用,協助醫生爲病患提供有用信息,減少溝通不良導致的投訴,希望借此避免醫生爲求自保而進行防禦性醫療”而設立。
通俗些講,就是消除醫患之間的信息不對等。
爲了免除責任,有些新加坡醫生會選擇在實行手術、治療行爲前,給患者下發條目繁多“面面俱到”的後果聲明,在病患或其家屬簽字同意後,就將醫療行爲造成的一切後果責任全部轉嫁于患者和家屬身上。
這種“防禦性“的醫療,是醫生爲了保護自己而做出的規劃,而實際上由于專業性強,條目太多而許多患者根本沒有分辨能力,導致這樣的免責聲明形成了”信息轟炸“,對患者來說極不公平。
而在我國,這方面的問題,則還沒有發展到這一地步——許多患者由于受教育程度低,對醫療系統的信任度不夠,沒有自主思考能力,本質上對醫生的任何說法、聲明都持懷疑態度。
也就是說,在我國醫療資源極度緊缺,醫患關系緊張的背景下,醫生甚至無暇出具“信息轟炸”式的免責聲明,往往一封“同意書”了事。
在出現醫療事故或者無法挽救病患時,也采取息事甯人的態度,導致在很多時候,醫生既不能“自保”,也不能“還嘴”,加劇了雙方人群的矛盾。
醫患關系爲何走到今天?
實際上,得益于如今社交網絡的盛行,楊文醫生被害案件得以廣泛傳播,引起大衆的重視——然而近些年,其實針對醫生的暴力事件從來沒有缺少過。
2010年到2016年間,我國針對醫生的暴力事件已經發生不下百起,其中,施暴者往往是患者家屬,而施暴原因,多是患者無法得到有效救治身亡的類似事件。
醫患關系緊張,在小編看來並非兩個人群的對立……而更多的是黑心醫生和醫鬧者們對正常病患、謹遵醫德的醫生權益的單方面侵害!
我們要知道,暴力,在解決糾紛的過程中,往往是使事態更加糟糕的導火索,這實際上反映出我國人民的文化素養亟待提高,對醫療系統的信任也要逐漸培養,而對許多醫療過程中的需求也要有所了解。
比如有些民衆常常抱有的“頭疼腦熱拍什麽片子”、“動不動就要上CT上B超,錢都被醫院掙走”的思想,從根源上就是不合理的——許多隱形疾病,癌變前兆,或者腫瘤、髒器的異變,通過傳統思想中的“望聞問切”是不能了解的。
而許多民衆並不在意其合理性,反而將不滿對醫生宣泄,進而轉化成“醫鬧”,設靈堂、搭帳篷,在醫院打、砸、毀,破壞公共秩序,這本身就是並不理智的做法,這是需要轉變觀念提升文化素養才能真正解決的問題。
實際上,超過百起的醫療暴力事件中,由低學曆人員引發的事件,超過九成。
完美無缺的醫療系統並不存在,至少現在不存在
我們需要承認的一點,是目前我國高效率的醫療系統,是在壓榨醫生們的勞動力的情況下維系的。
醫療,原本就是價值昂貴,需求極大的事物,而事實上任何國家在解決醫療系統出現的種種問題時,也不能做到讓所有人滿意。
甚至連讓大多數人滿意都做不到。
比如加拿大是醫療完全免費的國家——然而實際上因爲完全免費,一個正常病患想要預約醫生,需要極爲漫長的周期,許多病人在預約過程中也許疾病就已經痊愈。
而有些病患則在漫長的預約周期中,錯過了治療的最佳時機。
而在美國,問題同樣嚴峻——由于醫療系統負擔極大,醫生占據極多的社會資源,導致許多病患無法正常預約到醫生,于是減少疼痛的藥物風行。
這些止痛藥以及其背後的廠商,甚至與政界、商界的上層來往密切,控制著整個美國的醫藥市場,阿片類止痛藥物以及其高度成瘾性已經成爲美國的社會問題!
阿片類藥物成爲美國醫療系統中的“毒瘤”,甚至有美國高層抱怨,許多醫生離開了止痛片,根本無法正常行使醫療職責。
而阿片類藥物成瘾的人群也逐年龐大,藥物濫用正在摧毀一些普通人的生活,這種問題比起我國的抗生素濫用問題,簡直是大巫見小巫。
如果不想懸壺濟世,哪有理由做這白衣天使
懸壺濟世、妙手回春……我國傳統文化中,自古以來都對師、醫、文懷有尊敬,不乏有扁鵲、華佗這等古今爲人敬仰的神醫,可如今,醫生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現實與理想是差距極大的,醫學生們前赴後繼地走入醫療界,花費漫長的歲月培養經驗、學習知識,但在終于勝任崗位時,還要面臨諸多危險,面臨來自病患的壓力,這不得不說是令人心酸的。
醫生們面臨的挑戰之中,來自患者的各種壓力,甚至還都是輕微的……實際上,許多問題更加嚴峻。
比如醫學生的培養普遍比大多數行業要艱難得多,許多醫生在崗位上不斷摸爬滾打,甚至而立之年收入才能相對符合投入,而一旦入行,轉行的代價則更大。
比如目前我國的傳染病預防機制仍然不完全,不時有傳出醫務人員因接觸病患血液感染HIV、梅毒、乙肝等疾病的報道,一旦患病,醫生的健康不但會遭到威脅,工作也會丟掉,可以說作爲醫生的生涯已經結束。
比如醫生的普遍工作時間長,加班時間長,工作壓力極大,一些三甲醫院的專家每天要診治上百名病患,挂號費普遍便宜也導致病患向大城市流入,導致基層醫院空置,忙的更忙、閑的更閑——醫生們之間的競爭也極爲激烈。
而即便面對這些問題和挑戰,許多人也願意去做醫生——這不單單是因爲醫生是某些人眼中的“鐵飯碗”,更因爲許多醫學生們,是懷揣著懸壺濟世之心的!是想要以拯救他人生命爲職業的!
這個世界並不缺乏“鐵飯碗”的職業,醫生也遠沒有許多人想像中那樣光鮮,而他們面臨的惡意,卻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不合理的事情我們可以嘗試抵制,但無端的惡意與醜惡的殺意,只能衍生出仇恨,我不想未來醫生與患者全面對立,我們都是努力生存的一群人,我們應該協力對抗社會的不公,走向未來,而不是圖窮匕見,拔刀相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