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光耀一生有很多預言,如他在上世紀九十年代預言,中國在30年後一定會很強大;中國一定會比新加坡做得更好;日本、歐洲將會衰退;台灣一定會與大陸實現統一等等。但是他對“中國傳統儒家文化將會大放異彩”的預言,知道的人卻很少。他說這話的時候,中國的文化大革命運動如火如荼、正在批判傳統文化,後又開展了“批林批孔“、”批儒家”、“批四舊”等等運動,使很多古迹被毀之一旦,很多文物被付之一炬,而李光耀當時就看到了中國傳統儒家文化的不朽價值。
文革注定要失敗
如果現在有人說,文革注定要失敗,人們一定會說他是事後諸葛亮。但是,李光耀在文革一開始時就說:“文革注定要失敗。”
1967年,中國的文化大革命剛剛開展不久,美國時任總統尼克森訪問新加坡,他問李光耀,中國現在到底發生了什麽事?李光耀回答說:“據我了解,毛澤東要改造中國,正如中國第一個皇帝秦始皇焚書坑儒,要徹底消滅過去一樣,毛澤東也要擦去舊中國,描繪一幅新中國。然而毛澤東卻試圖在鑲嵌著舊中國畫面上畫畫,雨水一來,毛所描繪的畫面就會被沖走,鑲嵌在瓷磚上舊畫面,又會重新浮現。毛澤東只有一生一世,沒有時間也沒有力量足以抹掉4000多年的中國曆史、傳統、文化和文學。哪怕所有書籍都燒光,俗語、俚語還是繼續活在人們的記憶中。他注定要失敗。”(見《李光耀回憶錄1965–2000 p514》)
李光耀的這段話,後來被尼克森收錄在他的著作中。經過時間的風雨洗刷後,這些水彩畫已經被風雨沖刷掉了,凸顯的仍然是瓷磚的底色,即中國的傳統文化。風雨過後,中國傳統文化又大放異彩。
儒家思想是大中華文化圈的精神支柱
中國和周邊的一些國家和地區,如港澳台新等地,基本上都屬于大中華文化圈,這個地區受中國的傳統文化影響最大,海外華人一直把中華傳統文化當作精神支柱,奉行的是儒家的“忠孝仁義、克己複禮”。
1994年,李光耀在接受美國雜志《外交》訪問時說:“美國人對亞洲同西方的價值觀辯論很感興趣,我卻談的是儒家理論,中國、新加坡、日本、韓國、越南,凡是使用漢字系統,儒學經典流傳的國家,都深受儒學價值觀的影響,而散居在東南亞的近2000萬名華裔,所推崇的也是儒家思想。”
李光耀說:“沒有所謂的亞洲模式,但是東南亞儒家社會同西方自由放任的社會,有著根本差異。儒家社會相信個人脫離不了家庭、大家庭、朋友以至整個社會,而政府不可能也不應該取代家庭所扮演的角色。新加坡依賴家庭的凝聚力、影響力來維持社會秩序,傳承節儉、刻苦、孝順、敬老、尊賢、求知等美德。這些因素造就了有生産力的人民,推動了經濟增長。”
“全盤西化”在中國行不通
針對中國曾經發生的“全盤西化”的思潮,李光耀還說過:“中國不會變成一個西方式的自由民主國家,否則就會崩潰。對這一點,我相當確定,中國的知識分子也要清楚這一點。如果你認爲中國會發生某種形式的革命以實現西方式的民主,那你就錯了。”“5000年來,中國人一直認爲,只有中央強大,國家才會安全;中央軟弱則意味著混亂與動蕩。”
李光耀還說:“當代美國社會的一些東西,完全不能爲亞洲人所接受的,槍械、毒品泛濫,暴力犯罪活動,人們居無定所,野蠻的社會行爲,處處反映了社會的崩潰。美國不應該不分青紅皂白地把它的制度強加于別的社會,這一套在別的社會根本行不通。”他強調說:“自由只能存在于一個秩序井然的國家,一個鬥爭不斷,處于無政府狀態的混局,自由不可能存在。在東方社會裏最重要的目標是建設一個井然有序的社會,這才能讓每一個人都享有最大的自由。”
儒家文化是新加坡立國之本
李光耀不僅自己堅信儒家思想在當代能發揮巨大作用,多年來他還連同支持者們一起,致力于向新加坡的年輕一代灌輸儒家價值觀。李光耀把中華的傳統文化,看作新加坡的立國之本,他認爲新加坡的高速發展,離不開中國的傳統文化,他用儒家思想治理新加坡 ,整個社會把社群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成功地創造出了一個中西文化相結合的典範。在新加坡的政治犯,只要誓言放棄暴力就應該獲得釋放,新加坡從獨立到建國幾十年來,沒有殺一個政治犯。
李光耀說:“什麽對我們最重要,首先是人民的幸福,然後才是民主式的規矩和程序”。在新加坡有中國廟宇幾百座。天天都在宣揚中國的傳統文化,“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思想深入人心,全國尊重老人、愛護兒童蔚然成風,國家鼓勵子女和老人一起居住,鼓勵子女盡孝,並且配套出台一系列政策,提倡鼓勵人們這樣做。 在新加坡的著名公園裕華園內,豎立有孔子塑像,以及中國傳統的民族英雄,如:關羽、嶽飛、鄭和、林則徐等等民族英雄的塑像,公園內還設有中國傳統的12屬塑像,隨處可見中國傳統文化。新加坡還建立一座包公廟,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學內還專門設立“孔子學院”,宣傳推廣中國的傳統儒家文化。
“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在李光耀推崇儒家文化思想的影響下,新加坡全國尊師重教蔚然成風,公辦的中小學教師都屬于公務員,和國家官員一樣的待遇。新加坡的華商中,也以誠信爲本,非常重視教育,成功後紛紛捐資助學,或者自己辦學校,如著名的華僑陳嘉庚、陳六使、李光前、胡文虎等等。新加坡之所以現在社會風氣良好,基本上做到了“路不拾遺夜不閉戶”,人人都文明禮貌、禮尚往來、助人爲樂、充滿愛心等等,這些都得益于中國傳統儒家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
儒家文化的價值會越來越大
新加坡早雖然實現了現代化,但是仍然隨處見到中國的傳統儒家文化。可見現代化與傳統文化不是互相排斥,而是是相得益彰。中國實現現代化後,不但不能抛棄傳統儒家文化,反而要越來越多地發揮傳統儒家文化的作用。
李光耀曾說過:“中國要實現現代化,不一定就得把基本的文化價值觀和信仰全部抛棄。看看台灣、韓國、香港和新加坡,大家都在想方設法保留勤儉節約、刻苦耐勞的傳統價值觀,強調注重學問知識,效忠家庭和國家,讓社群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正是因爲這些儒家價值觀,才有社會的凝聚力、高儲蓄、高投資,進而帶來高生産力和高增長。”李光耀堅信:中國越發展,傳統的儒家文化的影響力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