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在新加坡保險的從業過程中,見到過不少本地朋友在挑選儲蓄險時面臨“選擇困難”的問題。這主要是因爲市場上的儲蓄險産品既多且雜,並且産品形態多樣,遠不像壽險或重疾險那麽容易進行橫向比較。
與此相反的是,筆者接觸過的很多海外(主要來自中國)客戶對于儲蓄險的認識則較爲單一,絕大多數都只局限于趸繳或期繳的終身型儲蓄險,對其他類型的産品則少有問津。這也許是拜香港地區常年熱銷的“隽升”、“充裕未來”等同類産品所賜。
寫這篇文章,一方面在于對新加坡市場上的儲蓄險做一個大致的歸類,希望幫助大家在挑選這類産品時更加有章可循。另一方面,通過淺析不同類別的儲蓄險産品,筆者也希望大家可以看到,不同的需求其實有各自最合適的不同類別的産品來滿足,而不應該用某一類産品去嘗試“一刀切”地解決所有問題。
新加坡儲蓄險的類別
我們大致可以從三個維度上對新加坡市場上所有的儲蓄險做一個分類。第一,從保單時限,可以分爲中短期儲蓄險和長期儲蓄險。第二,從保單現金價值的支付方式,可以分爲年金險和非年金險。第三,從保單的貨幣種類,可以分爲新幣保單和美元保單。
下面我們一一來看。
01 中短期儲蓄險 vs 長期儲蓄險
新加坡儲蓄險的保單時限大多較長,絕大多數産品都是10年以上期滿。偶爾有保險公司會推出2-5年即期滿的短期儲蓄險,保證年化收益略高于新加坡本地銀行的定存利率,通常在2.1-2.2%左右。由于這類産品承諾的收益較高(考慮到那麽低的定存利率),所以保險公司往往會設定一個總的購買額度,額度滿了就會停售。對于投資期限較短,或風險偏好非常保守的本地客戶,這種短期産品是不錯的選擇。對于大部分海外客戶來說,百分之二點幾的年化收益則吸引力不大。
中期儲蓄險和長期儲蓄險是新加坡市場上的主流。中期儲蓄險的保單期限大多在10年至25年之間,長期儲蓄險則主要以受保人年齡爲准,最長期限可以達到受保人100周歲、120周歲或者終身。
在挑選中長期儲蓄險時,有以下幾個方面可以考量:
自身的投資期限:換句話說,就是自己什麽時候需要用到保單裏這筆錢。舉個例子,比如說客戶A的孩子10年後到讀大學的年齡,他希望到時用這筆儲蓄來支付孩子的大學學費。對于客戶A來說,理性的選擇就是期限爲10年的中期儲蓄産品,或者在第10年允許部分提取的較長期儲蓄産品。另一位客戶B的需求是在自己身後把這筆錢傳承給孩子,那麽選擇長期的終身儲蓄險則比較適合。
對取錢靈活度的要求:通常來說,較短期的儲蓄險會比長期的儲蓄險更加靈活,不僅因爲前者較快期滿,也因爲前者的産品設計往往允許客戶能更早地進行部分提取。當然,某些長期儲蓄産品也有非常靈活的設計,所以需要就具體産品而論。
期望的年化收益:一個普遍的規律是,持有儲蓄險保單的時間越長,整體的年化收益率越高。也就是說,一份長期儲蓄保單與一份期限爲10年的中期保單,都持有到保單期滿,算下來前者的年化收益率往往(遠)高于後者。然而,如果兩份保單都持有到第10年,那麽後者的年化收益率則往往(遠)高于前者此時的收益率。這主要是因爲不同期限的保單設計理念的不同。所以,不要太執著于某個産品長期的收益率多麽吸引人,而應該結合自己的投資期限,綜合考量。
02 年金險 vs 非年金險
年金險指的是客戶在繳納保費後,保險公司在一定期限內按月或按年給付客戶年金的儲蓄産品。這種定期給付年金的設計是這類産品的關鍵。非年金險則是沒有這種定期給付年金設計的儲蓄産品,在保單期滿時將累積價值一次性付給客戶。有很多非年金險産品允許客戶在需要時進行保單的部分提取,有的保險代理便利用可以“部分提取”的功能,將其包裝成年金險的樣子,推薦給客戶,但它在本質上跟年金險是不同的。
年金險又根據開始給付年金的時間早晚而有所區分。最早的比如繳納保費後,第2年起就開始領錢。較晚的如新加坡常見的退休年金險,類似于很多國家的養老金。這種産品往往設定在某一個退休年齡(比如55歲、60歲、65歲)才開始領錢,而在此之前是不能領錢的。由于中間有較長的強制累積期,因而退休年金險的收益往往要略高于其他的年金險産品。
選擇年金險或非年金險,最重要的考量是是否需要持續的現金流。如果希望從保單中得到持續、穩定的現金流,那麽就選擇年金險。如果對于現金流並沒有要求,更看重長期的累積,那麽非年金險更合適。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往往年金險産品也允許客戶不領取年金,而是存在保單中賺取一定的利息,像非年金險那樣累積。但如果去計算實際收益,領取年金情況的收益往往要高于不領的收益。同樣的,很多非年金産品也允許客戶在中途進行部分提取,然而提取後的保單,長期收益也幾乎一定會低于完全不提取的情況。這是不同類型産品的設計理念不同使然,在一方面較強,必然在另一方面弱一點。
03 新幣保單 vs 美元保單
到目前爲止,新加坡的儲蓄險仍然以新幣保單爲絕對主流,這主要因爲新加坡保險業長期以來主要倚重本地客戶,對外幣需求不大。然而近幾年來,隨著國際形勢的變化,以及海外客戶群體(主要以中國客戶)的增多,越來越多的保險公司在推出新的美元儲蓄産品,以滿足這一部分需求。
在保單層面,新幣和美元的區別主要體現在預期收益率的不同。新加坡金融管理局規定,凡新幣儲蓄保單,每家公司必須使用最高4.75%的投資回報率來做預期分紅,對于美元保單則沒有類似限制。因此,較保守的保險公司會使用最高5%來做預期,激進一點的保險公司則會用到5.5%甚至5.75%來預期分紅。從過往經驗來看,美元保單的收益也的確普遍略高于新幣保單。
對于新加坡本地客戶來說,考慮到使用的便捷和規避外彙風險,新幣保單通常都是第一選擇。而對于海外客戶,筆者的經驗則是大家往往對美元情有獨鍾,畢竟美元相對更爲大家熟悉,也是全球主導貨幣。
不過,在以下幾種情況,海外客戶或許可以考慮購買新幣保單:
將來希望來新加坡長期居住,或者有送小孩來新加坡留學的打算。
已經配置了一部分美元資産,考慮用其他貨幣來分散外彙風險。
現有的美元儲蓄産品沒有非常合適的,如保單期限不符,或門檻太高等。
寫了這麽多,希望能真的幫助大家更容易、也更理性地挑到最適合自己的産品。
最後,一點思考
在同一個類別當中,不同的儲蓄險産品在設計上仍然可能有諸多差別,很難直觀地判斷孰優孰劣。一個比較好的用來做橫向比較的標准是“內部收益率(IRR)”,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參考筆者之前這篇文章:怎樣用excel來計算儲蓄險的收益率?
由于政策監管的限制,新加坡儲蓄産品的投資渠道整體偏向保守,分紅基金絕大部分投向固定收益類資産,只有一小部分投向權益類資産。因此,新加坡儲蓄險的收益可能不會很高,但長期以來分紅都比較平穩,收益穩健,比較適合風險偏好中等或較低的海外客戶。
隨著全球範圍內利率走低,保險公司想要找到收益較好的固定收益類投資渠道也會越來越難。爲了維持目前的分紅收益,或許將來會允許保險公司放更大權重到權益類資産投資。
對于風險承受能力很低的客戶,在購買儲蓄險時,除了關注保單的總預期收益,也應當適當關注保單的保證收益,以及在總收益中的占比。雖然新加坡保險的分紅一直比較穩定,但畢竟是非保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