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煙火味,最撫凡人心
地攤經濟受疫情影響,再一次登上城市舞台! 路邊小吃攤更被稱之“隱于市的美味” 新加坡路邊攤美食文化同樣源遠流長 我們一起回顧新加坡百年前的路邊攤的樣子吧
“擺攤文化”
上世紀二十年代
新加坡一百多年的路邊攤文化
01 路邊攤打造的美食文化
麥士威路熟食中心 1992.圖片攝于新加坡美食展
新加坡後來路邊攤都被“趕”到小販中心去,才正式向古早的年代揮別,爲傳統街邊攤販畫上休止符。早在19世紀的英殖民地時代,路邊攤已經出現在本地街頭,大街小巷擠滿了一排排的小販攤位,爲大家帶來價格廉宜的美食佳肴。這些路邊攤成爲現代新加坡的“傳統”。
1860年代,旅遊記者John Cameron的觀察:
“看來全世界沒有一個城市像新加坡那樣,混雜著各族人群。隨眼望去,盡是流動小販,銷售五花八門的美食。馬來人售賣本地出産的水果,華人和印度人則林林總總,從奶油蛋糕到各式各樣的花生果仁。他們挑著扁擔,將物品分置在兩端的箱子裏。印度人更可愛了,食物是放在頭頂上的。
印度小販 圖片來源:NAS
馬來小販 圖片來源:NAS
華人小販 圖片來源:NAS
現代美食家蔡瀾談起他對過去與現在本地食物的印象:
“我認識的新加坡很安靜,很小,還有馬來人的甘榜,到處有老老實實在炒和焖的小販。我現在來新加坡,想吃美食要很努力地去找,不是沒有,所以我是永遠抱著希望。”
早期的路邊攤多數由自己一家人打理,而且專注在一兩道私房菜,以畢生的功力來完善這些菜色,代代相傳。這些傳統美食不單只是好吃,還融合了感人的民間曆史、互助與傳承的精神。對我們更多人來說,路邊攤私房菜的滋味就是那麽有感觸、有回憶。
這類路邊攤一直持續到1980年代 圖片來源:NAS 1965
02 一百年前的新加坡
那個時候,小販過生活也不容易,他們必須向私會黨繳交保護費,甚至爲了謀生爭地盤而發生格鬥,傷亡事件層出不窮。殖民地政府著手管制街邊流動攤販,規定必須領取營業執照。不過,政府認爲有必要給街邊小販留一條活路,來解決社會民生問題。
吃午餐 圖片來源:NAS 1930s
老巴刹外 圖片來源:NAS 1930s
殖民地政府曾經嘗試將路邊攤聚集在同一帳篷下,除了方便管制,也可以教導小販衛生常識。1922年,第一間能夠遮陽擋雨的有蓋食堂落成。所謂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有蓋食堂並不能立竿見影,達到預期的效果,沒多久就被淘汰了,但卻在無意間成爲後來的小販中心的雛形。
03 戰後到獨立的年代
戰後的年代,百業待興,許多失業人士爲了謀生,只好走上街頭,擺賣路邊攤,重現戰前的光景。1959年新加坡自治的年代,人口激增,非法小販達到3萬名。這些非法的路邊攤沒有適合運作的場地,相關的衛生問題十分嚴重。Singapore Free Press (1957)報道:
沙爹攤販煮好一鍋沙爹醬,擺在桌面,幾乎每個食客都會將同一串沙爹放進鍋裏,沾沙爹醬兩三回。這串沙爹就這樣在他們的嘴巴和鍋子進進出出好幾次。賣廣東燒臘的攤販蹲在發出惡臭的溝渠邊處理食物,蒼蠅在他身邊和食物上停下來,有福同享。
實際情形比報道的還要糟糕。絲絲街、直落亞逸、克拉碼頭等人口衆多的地區還在使用糞桶公廁,每天由挑糞夫清理一桶桶的夜香(糞便)。熟食小販在公廁外擺賣,大只的青頭蒼蠅在糞桶嘗盡美味後繼續在路邊攤共享美食,食物衛生可想而知。
草地上擺沙爹攤 圖片來源:NAS 1940s
新加坡獨立後,政府嚴厲管制路邊攤,並爲兩萬多名非法小販發出營業牌照,強制注射預防針等。到了1969年,那些在大街上執業的路邊攤都遷移到後巷、空地、停車場等。
新加坡河畔 圖片來源:NAS 1960s
福南街美食天堂 圖片攝于新加坡美食展
1972年,政府在裕廊Yung Sheng Road建立了第一個小販中心(後來的Taman Jurong 小販中心),俗稱“六十攤”。顧名思義,剛開始營業時,這裏有60個熟食攤位。1975年,政府在皇後坊(Empress Place)、惹蘭勿刹(Jalan Besar)、德明路(Dunman Road)、錫安路(Zion Road)以及其他地方興建10個小販中心,安置七千名熟食小販。
Scotts Picnic Food Court: 新加坡第一家冷氣食閣
圖片攝于新加坡美食展
此後十年間,小販中心如雨後春筍,全新加坡設置了113個熟食中心。到了1986年底,牛車水大廈落成後,最後一批路邊攤正式向新加坡街頭揮別。自此以後,那種充滿生命力的沿街叫賣的情景,走入只能回味的曆史中。